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出自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相关的经方为《防己地黄汤
防己地黄汤方: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上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插图]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上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连建伟:

  “病如狂状”,指病人就像发狂一样;“妄行”,就是指病人行为反常,比如有些精神病人会乱跑乱走,一下子跑到哪里去,找都找不到;“独语不休”,就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无寒热”,说明病在里,非表证;“其脉浮”,这里的脉浮不是指表证,而是指阴血不足,仲景在中风历节病篇前面讲脉学的部分,就讲到“浮者血虚,络脉空虚”,是一种浮而无力的脉象,他认为这个病是由血虚生风造成的,把病狂作为风病来讲,所以放在中风篇中。后世医家把这种病称为“狂风”​、​“风狂”​、​“心风”等等。​“心风”一词,早见于《素问·风论》:“心风之状,……善怒吓”,就是指这种病人往往容易发怒,有时候又胆小,容易受到惊吓。仲景认为这种病和血虚有关,因此治疗以养血为主,佐以祛风。​“上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先把防已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放入一杯酒中浸泡一晚上,绞出汁水;“生地黄二斤,㕮咀”,重用生地二斤清热养血凉血,用牙咬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伤寒论》桂枝汤的煎服法中就有“吹咀”一词;“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蒸地黄就像用蒸米饭那么久的时间,大约半个到一个小时,把铜器放在下面盛取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蒸好后再绞出地黄的汁水,与前面四味药的汁合在一起服,能够起到凉血清热、养血祛风的作用。

  高齐民:

  高齐民先生对防己地黄汤认识深刻和临床使用经验丰富,把高先生的相关研究和论述记录如下:

  防己地黄汤探秘

  防己地黄汤,是不是仲景方,在唐代就开始争论。孙思邈在论著《千金翼方》中认为,防己地黄汤是仲景方。争论的焦点是,​《金匮要略》398条,体例都是先证后方,而 防己地黄汤则是先方后证。按习惯,先方后证的方,都先把出处放在最前面,如抄自 《古今录验》一书的续命汤,则写成《古今录验》续命汤;抄自《千金方》的苇茎汤, 则写成《千金》苇茎汤。此方若不是仲景方,则不知抄自何处。正因为,不知谁的方, 加之药证不符,几味治风寒湿的药怎么会治癫狂症呢?殊不知此方之妙,妙就妙在“不 安神而神安,不治狂而狂自愈。​”

  1960年,宋老向我传授《金匮要略》经方的用法时,告诉我,他在广州行医时不止 一次用此方治疗“失心风”​,奇怪的是,病人痊愈后告诉他:​“你这个药能’开悟’,我比 吃药前聪明了好多。​”

  1962年春节,我应邀到怀柔黄花镇村做客。当天晚上,村支部委员来找我,请我给 看一个狂躁型精神病病人。我问他,什么原因疯的,他说,秋天收板栗的时候,此人从地里回来,衣服鼓鼓的,村外站岗的民兵告诉我,他偷了板栗,因此人是个老前辈,不好问他,可在全村流传开来,说他偷了板栗。老前辈听说,向村委会说明,是他从板栗沟回来时,又拐到自留地拔了几个萝卜,还摘了一个小南瓜,根本一个板栗也没偷。不管老人怎么解释,满村人怀疑他偷板栗之言风愈传愈烈。老人一生耿直,一气之下疯啦。 晚秋每天晚上出去,谁家自留地菜都给拔掉。为了防止他再祸害村里人,派民兵用铁链 把他锁起来,直到大年三十才把他放出来。初一,他到别人家拜年,把祭祖的馒头装在 裤裆拿走,害得全村人都怕他。我说,我现在是一个未毕业的学生,但父亲善治精神病, 我学得不好,你带来我看看,能治我就给开药治疗。不一会,两个民兵把病人押来,我 让病人坐下,诊完脉,我说:​“我给你开个方试试”​,病人马上说:​“我没病,不吃药,只 想喝酒”​,我笑着回答:​“我给你买酒喝”​。病人走后,我开了防己地黄汤:防己9g,防风 9g,桂枝9g,生地黄100g (另煎)​,甘草9g, 5副。告诉病人家属,把防己、防风、桂 枝、甘草泡在酒里一宿,把生地放入大碗里,蒸一顿饭功夫,然后找个铜盆洗净,将两 种药汁倒在盆内混合,温服,1天1副药,还只吃1次。病人家属后来告诉我,吃完5副 药,疯病就好啦。我先后用防己地黄汤治“失心风病”好几例,都很快能好。

  防己地黄汤原为酒浸水煮法,我改用水煮法,温服时加酒1杯,疗效不变。防己地黄的方解:失心风,多发生于肝郁难以疏解,卒然暴发,失去理智。防风疏 肝解郁,疏所郁之肝气。防己利湿,湿去则痰不生,先防痰迷心窍。桂枝通心阳、伐肝气;肝木最怕桂枝,所以有“木得桂而枯”之说。生地甘寒养心阴,安心神,心安,神才能藏住;生地大剂量能清肝郁所化之热,热泄,神欣然而安。甘草调和诸药。所以,防己地黄药能“不安神而神自安”​。我常用它治疗肝郁不疏引起的失眠,配百合地黄汤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合酸枣仁汤 治难以入眠症。若在防己地黄汤中加半夏秫米汤,都是安神定志、促进睡眠的好方药。从药论该方之功用,确能治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但非防己地黄汤之主治。直到1984年《河南中医》刊登丁先生用防己地黄汤治疗4种精神病的报道,读后让我敬佩不已。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历节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为什么叫历节呢?因为这种病往往出现疼痛遍历全身关节的症状。古人认...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