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胡希恕:
历节病,(得病原因)不止于上边这几项,饮食不节也容易造成,底下都说这个。“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酸入肝,过食酸就伤肝。肝主筋,筋伤了就缓而不收,弛缓、松弛了,失去收缩作用,所以他起名叫“泄”,“泄”与收缩是对峙(对立、对应)的。“咸则伤骨”,平常爱吃咸的,大量吃,咸入肾,吃多则伤肾,肾主骨,也就伤骨,骨伤则痿而不能行,咱们说“下痿”,就指痿废,所以名曰“枯”。“枯泄相搏”说有两种情形,由于食酸而伤筋,筋伤了,缓弛不收,就是“泄”;另一方面,又好吃咸,咸则伤肾,也就伤骨,骨伤了,就痿而不用,所以名曰“枯”。“枯”“痿”一个意思,筋泄与骨痿两种情形结合到一起,名曰“断泄”,“泄”还是上边那个意思,“断”者就是不通的意思。血液是通彻全身的,尤其我们拿现在的循环学说来说,它到四肢,再从四肢静脉回来。把这两个(筋泄与骨痿)结合在一起,由于症的方面,骨痿缓弛不收,筋骨这个地方不是说不通血液了,通,但是困难了,所以叫“断泄”。
“营气不通”,也不是绝对不通,要是绝对不通的话,拿现在的话说,就要坏死了,因为一点血液不通了嘛。通,但不是畅通,由于营气不得畅通,卫气也不能独行。营卫,营之所至,就是卫之所在,就是血管的通透作用,这在古人是很渺茫的,看得不清楚。近代医学则说得很清楚,尤其在表面的毛细血管有通透作用,里头水分多,它往外出,内外保持恒量,若里头水分少,外边的津液往里头去,所以古人说“卫在脉外,营在脉内”,里头是血液,可是与外边是通的,出了血管外头就是津液,津液就是气,古人说的气就是津液。你看《内经》说的“如雾露之溉”,灌溉的“溉”,所以气在人之周身是无所不在,就像雾露一样的,灌溉全身,不是咱们常说的“呼吸气”的那个“气”。
那么血管不到那个地方,去跟谁通透啊?卫也就没有了。饮食入胃,血管吸收,组织细胞需要营养啊,那么怎么去啊?就是从血管渗透出去的,把营养成分输送到周身各个细胞组织,细胞组织的废物,血管再把它吸收回来,所以血管内外它就有通透作用,这是正常的生理。古人也知道一点,但不是那么确切,有时候在这里这么说,在那里那么说。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也不必给古人打掩护,也不必对古人说他们的错误,当时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够知道那些。毛细血管得在显微镜下瞅,那时没有显微镜,怎么能看到毛细血管呢?可(古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只是粗(粗略)。营卫都不通了,三焦行津液啊,所以“三焦无所御”,就是无所使的意思,这样子“四属断绝”,就四维不张了,它不能灌于四旁,所以身体羸瘦。人身体水分最多,就是津液,如果没有水分的灌溉,形体就要消瘦。所以人身上一百来斤,六七十斤是水分,人瘦与缺水是很有关系的。那么湿浊之气呢,因为人太虚了,它就下注,所以唯独脚肿大,身上都瘦。“黄汗出”,尤其是下肢爱出黄汗,皮肤虚不能收涩,它就出黄汗,我们后头要讲的“水气篇”有黄汗。“胫冷”指的小腿冷,“历节”不是胫冷而是发热,“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胫冷指“黄汗”说的,水气病也肿也出黄汗,但是“胫冷”。“历节”呢?还是有风邪,有热的关系,所以它不冷反而发热,这是历节。这一段,在这个地方将黄汗与历节做一个鉴别,历节也出黄汗,所不同的是一个是胫冷,一个是反发热。这一段就是饮食偏嗜酸咸的人,也容易影响(导致)肝肾虚,肝肾虚就影响筋骨弱了,就能造成筋缓骨痿这个情况,也能够导致历节。这些应该放前面,(因为)这每条全都说的是历节病的原因。
倪海厦: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就是如果长期都吃太酸的食物会伤筋,如果长期都吃太咸的食物会伤骨,『骨伤则痿』就是四肢 会萎缩掉,这个名曰『枯』。如果是筋伤到,加上骨又伤到,就是『枯 泄相抟』中医叫『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就是气 血两虚,『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结果造成『身体羸瘦,独足肿大, 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所以说,如果没有发热, 只发黄汗,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黄汗,它与此处说的历节的病因是一样 的。如果病人燥热,关节很热很痛,病人跟你陈述说脚好像放在油锅 里面炸那么热,这就是但热不寒,一定是历节了,这些都是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历节的原因,是出在肝肾两虚的状态,寒湿下注下来,才会 造成这样的,可以治疗历节的汤方就是现在要介绍的『乌头汤』。
连建伟:
这段文章基本上是四个字一顿,所以汉代的文章实际上是很好的,比如《史记》,相当的精练,但要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很不容易。“味酸则伤筋",“酸人肝”、“肝主筋”,所以饮食过于酸,就会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筋伤了就会弛缓,不能随意地运动,所以叫“泄”,“泄”就是漏泄的意思。筋的作用以收缩为主,现在弛缓不收了,所以称之为“泄”。“咸则伤骨”,“咸人肾”、“肾主骨”,所以味过于咸,就会伤骨。“骨伤则痿”,骨伤就走不动了。“名曰枯”,“枯”,干枯之意,骨不得滋养,故谓枯。“枯泄相抟,名曰断泄”,肝血、肾精、筋骨都损伤了,称之为“断泄”。以上讲到饮食不当对身体的伤害。适当的饮食是养人的,反之就要出问题。所以现在提倡吃淡食是有道理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营气就是血气,血气不通,卫气也不能正常的流行,这样营卫都虚弱了。“三焦无所御”,“三焦”,指一身上下,“御”,作统治讲,营卫气血虚弱了,就不能统治全身。“四属断绝”,“四属”,徐彬《论注》:“四肢也”,四肢得不到气血的营养;后藤慕庵《金匮要略方析义》:“皮、肉、脂、髓也”,皮、肉、脂、髓得不到气血的营养。“身体羸瘦”,于是就导致身体瘦弱,“羸”,就是瘦的意思,桂枝芍药知母汤这条就讲到“身体尪羸”。“独足肿大",光是脚上的关节肿大。联系上文可以看出历节病的关节肿痛和营卫、气血、肝肾的不足大有关系。“黄汗出”,并且在关节肿大的部位还会出黄汗,我们可以联系第四条条文“历节黄汗出”一起来看。“胫冷”,就是下肢冷,说明有寒湿。“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假如有发热,这个病就是历节。历节病就是由于肝肾不足,筋骨损伤,营卫气血不足,导致了寒湿之气的侵犯而造成的。本条讲述了历节病产生的原因及其与饮食的关系。下面是讲具一些具体的方剂。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历节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为什么叫历节呢?因为这种病往往出现疼痛遍历全身关节的症状。古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