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出自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相关的经方为《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这个书讲脉证太多,人到五六十岁,​(身体健康)走回头路了,血气逐渐不足,脉不应该大。脉大,不是好现象,你再使劲按里头,大而无根,肯定是虚劳。底下讲的这些病,都是虚劳这一类的。“痹侠背行”​,这个“侠”字,通“挟”​,和“挟”是一样的,古人是通用的,就是两个东西夹着。​“痹”就是前面讲血痹的痹,麻痹不仁。哪个地方啊?就是脊背两溜,这也是个慢性疾病。“若肠鸣”​,​“肠鸣”就是稀屎痨,肠鸣泻肚。再不然他就得“马刀侠瘿”恶疮,​“马刀”就是两腋下这个地方,​“侠瘿”就是脖子两侧,就咱们说的瘰疬。这都是恶疮。

  这一系列病也都属于虚劳一类的病,不是当时能好的。所以人到五六十岁,爱生恶疮。到年老的时候,不是光得这个病,达背(等病)都容易生的,所以他这也不是说空话。人到五六十岁,脉大而无根,就容易得这些病,那么后背两侧肌肉麻痹不仁,或者天天一早起来就拉稀,肠鸣泄泻,我们平时叫“稀屎痨”了,再不然,就是“马刀侠瘿”这类恶疮,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属于劳(痨)​,也都是与这个脉相应的。

  倪海厦:

  五、六十岁以后的人,如果被摸到脉是大的,也代表是劳症,这 种中年以后得到劳症的人会有哪些症状出现呢?就是『痹侠背行』。 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中年以后本身气血开始衰了,结果又有劳症在 身上,会让整个脊椎骨,就是整个督脉,一直麻木下来,跟西医讲的 「脊髓神经麻 」很类似。而中医是说病人的整个脊髓都麻掉,由于 痺 督脉是诸阳之会,当阳虚时,就会产生这种症状,所以劳症我们要赶 快治好,不要等到五、六十岁以后再治疗就更麻烦,有时劳病人还会跟有『肠鸣』的症状。什么叫『马刀侠瘿者』?马刀是弯型的,像个 蚌壳一样弯的,而这个外面像马刀形状的坚节,在腋下淋巴节聚集的 地方,可以摸到一块块的肿疖,侠瘿就是甲状腺腺体都肿起来了。中 医说:「劳症要不早治好的话,等到五、六十岁就会有这种现象。」所 以这种病起因就是因为劳症没有治好后而得到的。因为劳症的人大部 分都是虚热症,虚热在上方一直蒸热,直到津液干掉,当我们人体的 正常水份被消耗掉以后,就会造成许多坚块慢慢的累积在三焦系统 里,而腋下部位是胸阳刚出来的地方,下巴就是指甲状腺,如果阻塞 到就会成为硬块,中医就叫做『瘰历』,如果已经破掉了,流脓出来 的话,中医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鼠 』。为什么叫鼠 ?因为它 瘻 瘻 整个像老鼠一样,很大,绷起来了,已经不规则,然后破个洞,一直 流脓出来。这种症状归其原因,中医认为是因为长期有劳症未被治好 而得到的。所以很多这种病过去没有被认定是疾病,因为西医学根本 没有劳症之说,凡有劳症的人去检查身体,千篇一律都是「很好啊, 你没有病。」「可是我每天都很累啊?」「你没有病啊?」这种对话是 很常见的。实际上此时中医就已经认为有症状了,摸他的脉就可以知 道,还有看一些外症也可以知道。

  『外证见马刀侠瘿,则脉见弦大,时医以为小柴胡证,其实不然。 马刀之状,若长形小蚌,生于腋下,坚硬如石。』『成脓溃烂』,这个 中医就叫做鼠 。『侠瘿生于颈项,连连如贯珠。』『初起用旱烟?中烟 瘻 油涂之』过去是用旱烟?里面的烟油涂之,三天就好了。 内服的药,多施以小柴胡汤,如果遇到坚块很大时,就没有什么 用了。但是我们可以用小柴胡汤来做一个加减,后面会跟诸位介绍, 有很多特殊攻坚的药,可以加进去,尤其像是牡蛎就非常好用,凡是 堵在淋巴系统内的肿瘤都可以用它来攻坚。

  连建伟:

  人年五六十”,人到了五六十岁,年过半百,精气渐衰;“其病脉大者”,脉大为劳,必定是大而无力,为精气不足之征;“痹侠背行”,即脊柱两旁的肌肤有麻木感,“痹”者闭也,经脉闭阻使得肌肤麻木不仁。由于精气不足,易被风寒之邪侵犯,脊柱两旁为太阳经脉所过之处,所以有麻木之感。​“若肠鸣”​,​“若”与“或”同义,肠鸣为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所致;“马刀侠瘿”,瘰疬生于腋下、形长者名马刀;“瘿”同“缨”,《说文》:“缨,冠系也”,古人帽子两旁各有一根带子,即是缨,是用来系帽子的,瘰疬生于结缨之处,即颈侧名侠瘿。​“皆为劳得之”,如果出现以上“脉大”​、​“痹侠背行”​、​“肠鸣”​、​“马刀侠瘿”等症状,都是由于虚劳所致。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本篇讲了血痹、虚劳两个病。汉《易纬通卦验》中就有“太阳脉虚,多病血痹”一句。所谓“太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太阳...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