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汉。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大黄䗪虫丸方(肌肤甲错,干血劳,小腿胫骨外侧像鱼鳞一样掉皮。䗪虫即土鳖虫) [原文] 大黄十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䗪虫半升 [用法]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大黄䗪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䗪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胡希恕:
五劳虚极之病,底下有证候: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羸瘦,瘦得厉害;可是肚子满,这个满就是中虚,不能吃东西,不能饮食。这种情况就是这一段要讲的五劳虚极之证。怎么得的呢?原因不一,“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等,食伤、饮伤,吃东西不检点,饮食无节;忧伤,多忧善愁的人,都足以伤啊;房室伤,即男女不节制;劳碌“饥伤”,饱一顿,饿一顿;劳伤,过劳。这统统都可以是五劳虚极之症,这几种伤的结果,“经络营卫气伤”,结果没有不影响到营卫之气的,营卫之气哪来的呢?在经络。古人视大血管为经,小血管即为络。营卫在哪儿呢?在血管里头血液的作用叫作“营”,在血管外的作用即气的作用叫作“卫”,那么最终这种伤损都能使营卫之气伤,由营卫及气血,最后伤及经络而形成干血,就是积久的瘀血。干血有它的证候,“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就是干血之候,这很准确,肌肤甲错,就像鱼鳞似的。“两目黯黑”,黑眼窝子,眼睛也无光泽。
大黄䗪虫丸有“缓中补虚”之效,怎么提了“缓中补虚”?从方名来看有大黄、䗪虫,应该是攻的药,怎么缓中补虚呢?你看方剂就明白了。这个方子很好,也很常用。这个方子是大力祛瘀啊,既合水蛭、虻虫、蛴螬、䗪虫,诸虫祛瘀都相当有力量,又配伍干漆、桃仁,这两个药也是祛瘀有力量。大黄药量用得不重,而且又蒸,它的攻破的力量就差了。桃核承气汤虽然没有搁虫类祛瘀药,但是往下攻破有力量啊,大黄、芒硝一起用,桃核承气汤是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大黄䗪虫丸(则相对而言)攻下的力量小,“大黄十分”,十分,拿古人的分量折算就是二两半,你看方中生地用多少,十两,而大黄是二两半,那分量差多了,而且大黄又蒸了,大黄要是九蒸九晒,它不泻肚子。大黄䗪虫丸做药的时候,按照古法它不会泻;不按照古法,才有可能泻啊。本方“缓中补虚”主要在地黄、芍药这两个药上,大量用干地黄,干地黄这个药也有祛瘀作用,你要知道,同时有强壮滋补(作用),治干血嘛,它是干血,干地黄起强壮滋阴的作用,它补虚,与芍药合用更有这个作用。
另外,用丸药,丸药最缓了,每回吃得很少,小豆大的丸子,每回才吃五丸。我们现在的大黄䗪虫丸,丸子大,大到一钱,我就让他一天吃一丸。这个药做蜜丸,蜜也是补中的药,大量生地、芍药配合蜜,所以这个药是攻之中有补,所以叫“缓中补虚”。配药的时候,要是搁些生大黄面子,那就不行了(是错误的配制),肯定要泻肚子,虽然(生大黄)少,也要泻。这个药很好,要是有“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些症状,用之最好。要不然的话,现在一般用来治顽固性瘀血,治肝病最常遇见了,像脾功能亢进有瘀血的话,暴攻是不行的,用这药挺好使。我曾治一个(病例),在“文革”以前吧,一个年轻人得了肝炎,怎么治也不好,后来有一天我问他了,身上还有哪儿不好,他说每天身上都要掉一层皮,我让他挽起裤子,一看像蛇皮,就是肌肤甲错,后来,我说你别吃汤药了,就吃大黄䗪虫丸这个丸药,那后来是一天比一天好。所以古人对药物有种特殊证候(才能方证相应),这个方子治干血,就是积久的瘀血。凡劳(痨)病,都不是一天造成的,它都是积年累月积累的这个病,不是一时能够去掉的,用缓治的法子,这个方子还是很好的。
今天讲的方子都是极有用的方子。底下都是附方了,林亿当时校对《金匮要略》,也到处翻阅,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肘后备急方》都要翻阅,见有治虚劳的,都拿来放这儿了。头一个就是炙甘草汤。
倪海厦:
虚劳里还有一种症状,比较麻烦严重的就是『五劳极虚羸瘦,腹 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 伤劳伤』,这段可以知道做运动 飢 要慢慢做,不要做成劳动,成为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 造成『肌肤甲错』。『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 蟅 之』。大家可以将『肌肤甲错』写成第一,将『两目黯黑』写成第二, 有这两个主要症状,就代表说体内有干血。张仲景说的『内有干血』 内指的是在肝里,只要体内有干血,不管是在哪个位置上,病家都会 两眼圈黑黑的,还有『肌肤甲错』,就是皮肤上面出现脱皮,掉下白 色粉末状的皮屑,一拍就好像干面包屑一样掉下来。有时候出现在妇 人小腿上面,也有的人生在背后面,皮肤会像蛇皮一样脱落下来。只 要冬天一到,就开始脱皮,春天夏天就此较好,这就是所谓的『肌肤 甲错』。张仲景写『内有干血』这是非常高明的解释词句、因为临床 上看的时候,体外症状都一样,在身体结构学上,比如说胃、脾脏、 肾脏、肝脏、赡、小肠、膀胱,所有的脏,它的下方都是静脉血管聚集最多的地方,上面就是动脉。而病人的内有干血,有时候堵在这边, 有时候堵在那边都不一样,还有一种状况是内脏都没堵,全部的瘀血 都是积在下腹腔内,我讲的是曲骨位,下焦腹膜的地方,有时囤积许 多瘀血在此,而这是在脏腑之外网膜之内,血瘀在这里以后,慢慢的 就会累积起来,这些瘀血是来自内伤,像五劳七伤之类。仲师前面写 的『食伤忧伤』,如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等都是伤,有 时候是被打伤造成的瘀血,而这些体内的瘀伤,我们在身体外面可以 看到一些症状。比如说,人虚掉的时候反而会流鼻血,血会因阳虚而 逆经走,外症就是流鼻血,流鼻血就是表面上可以看到的症状。但如 果是在身体里面血离经的时候,就没法看到身体里面是哪里出血,可 是身体里面有出血,并不是像大动脉血管出血那么危险,只是一些脏 腑下面的血自静脉中渗出来。渗出来的血到血管外面以后,会到三焦 网膜,或者停在腹膜的下方,或者在脏的下方,此时张仲景就判断是 内有干血,他没办法讲出是在何处出血,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 无论干血停在哪里,你只要看到体外的这些症状,如眼睛周围黑黑的, 或是皮肤干燥,一到冬天就开始脱皮等等,都表示内有干血了,此时 就要吃些『缓中补虚』的药物了。
这个大黄 虫丸有攻、有补,是攻补俱兼的药物,大家看看处方 蟅 内容,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是补血的,芍 药 血,所以病人有肚子痛,或者是需要破血时,我们一定会用到芍 歛 药,病人如果有劳伤在,身体里面就会有瘀血,此时一定会有内热的 现象出现,治疗内热我们需要加一点去热的药在里面,比如说阴虚内 热,当你遇到病人正好是六味地黄丸证,而此丸剂是补阴用的,此时 增加补阴的药就不会有反作用。但是如果要用到桂附八味丸,病人同 时又有热症出现时,你就要在桂附八味丸里面加一点黄芩、黄连,就 是去热的药跟补虚的药同时使用如此就不会热了,大黄在此的作用是 通瘀,后面的药像 虫、水蛭、蛴螬、虻虫,这些都是攻瘀破血的药。 蟅 过去中医称这种病,叫做『干血劳』,主因是身体里有干的瘀血,日 久而成劳症。这个药是丸药,采用丸药的缓性,让药物慢慢进入人体 内,把已经成为血块的瘀血慢慢让它化掉,化成血水以后,就可以渗透进肠壁管里,或者是进入膀胱。由小便或是大便排出来。此方里用 的干漆是毒药,干漆是漆树的树皮『一两烧令尽』,干漆拿起来是黏 答答的,如果用手这样摸它,再张开时手指就黏住了,干漆必须要烧 过才能用,烧的时候要使用瓦片或是铁板之类放在火上来烧的。将干 漆放在上面一烤,就会有青烟冒起来,此时千万不要去闻它,很毒的。 虻虫、水蛭在伤寒论时都说过了。跻螬,过去我们用的跻螬,有人认 为就是『地鳖虫』,也有人认为是刚生出来的蝉,身体还在壳里面, 还没有蜕掉外壳的蝉,蜕掉后外壳就是蝉蜕,蝉蜕是我们拿来治疟疾 与皮肤病用的。如果它在壳里面就还会蠕动,这时就有人把它当成蛴 螬来用。还有人找它的方式是将我们以前灶里面的大锅子,翻转过来 底下一票黑黑的虫,长的像蟑螂一样跑得很快,这就是蛴螬,又名叫 地鳖虫,而谈到 虫时,也是这个说法。所以地鳌虫也有人说就是 蟅 蟅 虫。过去蛴螬跟 虫两种药,在本草里面扯不清楚,但是都是会咬血 蟅 的虫。在这里大家看看就好,因为这是汉朝留下来的药方,我们有时 候到这个药房去买 虫时,药房说就是地鳖虫,有时候我们要买蛴螬, 蟅 药房就会说没有统一使用的蛴螬。实际上临床用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用 这些药,因为张仲景不懂针灸,他不了解针灸的效果有多好。现代我 们需要使用虫剂时,不要说 虫跟蛴螬不容易弄到,光是虻虫、水蛭, 蟅 你想弄到真正的虻虫、水蛭都很难了。此时遇到有干血的时候怎么处 理呢?大家记住,当病人身体里面有干血时、在膈俞上面会有压痛点, 因为隔俞是血的会穴,所以第七椎有压痛点出现时,我们就知道此人 体内有干血劳,这是第一个症侯。第二个,如果病人是男子,你问他: 「你过去做什么的?」「我是练功夫的。」就可能有内伤在体内。再问 他:「你呼吸时会不会有痛,出现在固定的一个部位?」因为有干血 的地方一定有痛,表示里面有瘀血。得到干血劳的多半是女子,而且 大部分的女子都是在左腹下方这一带痛,因为人的左边是血,右边是 气。如果是在肚子左侧,我们可以用灸治,因为脾主腹,可以在脾的 募穴『章门』灸,然后在小肠的募穴『关元穴』再灸,近取穴部份完 全用灸治,不需要扎针,热灸产生的热一下去,干血就化掉了,任何 东西碰到热就化掉。脚下我们可以下针,有干血的人,三阴交一定会有压痛点,而血海可以消导瘀血止痛经。背上第七椎不要扎针,也是 用灸的,灸他的膈俞,让血液循环加速,这是我们针灸并治干血劳的 方法。
如果是胸腔有内伤,不要扎三阴交跟血海,需要用公孙与内关, 来打通病人的冲脉跟阴维脉。公孙与内关可以行气来治内伤的部分, 然后使用小柴胡汤加桃仁、红花。这是治疗胸腔有瘀血的活血化瘀法。 下焦部位的瘀血,就是指肚脐以下,如果是妇人科,就不需要用这些 药,可以选用大剂的白芍,如白芍一两、炙甘草一两,这样用药可以 强到连双腿的静脉曲张都可以把它收敛起来,然后再加一些和解的药 进去,像川芎等,这是我们经方家时常在使用的治疗干血劳的方法。 因为这大黄 虫丸的处方,我们历代经方家一直到现在,代代都认为 蟅 它不合用,因为找不齐药。以前在大陆上也不容易找到这些药,再加 上还有一些名称上的错误,产生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方言造成的,中国 人的方言繁多是举世皆知的。使用白芍、川芎就可以活血化瘀,但是 一定会加当归,加当归的目的是把不足的血再补足,然后靠白芍来破 血,绝对不能开很大剂的破血药,否则会造成瘀血被攻出来,但是却 停留在组织外面而没有排出来,于是内脏被药物伤到,所以此处用白 芍,再用当归、川芎,然后加些炙甘草下去,让瘀血慢慢的被和解出 来。其他破血的部分我们可以用针灸来行气活血,这是临床上用的最 简单的方剂。当然这个要用大剂的才有用,比方说川芎是一两,当归 就是一两,可以大剂的用。如果你问说:「老师,可以加桃仁吗?」 当然可以加桃仁,桃仁跟红花不一样,红花破血的力量很强,桃仁比 较着重走三焦,但是桃仁的油脂很多,所以女子吃多了就会长青春痘, 这是它唯一的缺点。红花比较着重在血分里面走,破瘀血的力量很强, 所以红花不能吃多,重用红花时可以堕胎。我们如果遇到妇女胎死腹 中,我们才会大剂的使用红花,也就是一两、二两的开。如果你开大 剂破血的药,却不同时开些补血的药,病人一吃身体就会虚掉,因为 它会把好的血也同时破坏掉。
中医使用很多虫类来做为药物,像虻虫、水蛭、蛴螬、 虫这些 蟅 虫的天性就是会咬破血,可以用做攻瘀血的药。瘀血干掉时我们靠白芍、干漆、桃仁,来把它破出来的。咬破血块的部分就是要靠虫的药, 当然像这个虻虫、水蛭、蛴螬、 虫是不会受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 蟅 护,使用它们没有什么关系,只是非常不容易取得真正的药材。大家 看看这里有二个也是很好用的处方。
连建伟:
何谓“五劳”?即五脏之劳,心、肝、脾、肺、肾五脏的虚劳。虚劳到了极点,人相当瘦弱,称作“五劳虚极羸瘦”。由于正气内伤,血脉凝积,以致有干血积于体内,所以其人主要的症状是“腹满不能饮食”,肚子很胀,饭吃不下。但在这里腹满的原因不是气滞,而是瘀血。瘀血的成因与“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有关,称作“七伤”。饥饱不节日久造成食,伤;忧愁过度造成忧伤;饮酒过度或喝冷水过猛会造成饮伤;房事太过会造成房室伤;饥饿造成饥伤;劳累过度造成劳伤;经络营卫之气损伤,也会造成血脉不通。所以“内有干血”,就是体内存在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为“内有干血”的外候,即皮肤粗糙、干燥,呈褐色,如鳞甲交错状;目眶周围呈黯黑色。这是由于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失却营养所致。五劳七伤造成“内有干血”,表现为“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何谓“缓中补虚”?
“中”,腹中也。大黄度虫丸能够使得瘀血祛、血脉通,使腹中的胀满得以缓解,故曰“缓中”;干血去、新血生,达到补虚的目的,故曰“补虚”。本方以大黄、䗪虫为君,大黄入血分,能够活血祛瘀,并且通过它的泻下作用使瘀血排出体外;䗪虫即地鳖虫,祛瘀作用相当好。还有虫类药虻虫、水蛭、蛴螬加强了活血祛瘀的功效。虻虫就是牛虻,牛的皮很厚,但牛虻可以叮入牛皮吸它的血;水蛭就是蚂蝗,也会吸血。 我们回忆一下《伤寒论》的抵当汤,是攻下逐瘀的著名方剂。我记得俞岳贞老中医提到过抵当汤的趣味记忆:将军带领海、陆、空去抵当敌人。“将军”指的是大黄,“海、陆、空”分别指的是水里游的水蛭、陆地上的桃仁和空中飞的虻虫。所以大黄度虫丸里包含了抵当汤,祛瘀作用很强。另外还有干漆活血化瘀;桃仁入血分,杏仁入气分,通畅气血,润肠通便,帮助大黄排出瘀血。芍药和生地能够养血、活血、凉血,有瘀血故要活血,血分有热故要凉血,五劳虚极故要养血。再用黄芩清热,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制成丸剂,用酒饮服,酒能够加强活血化瘀的功效,一天三次,一次五丸,使得瘀血慢慢地排出体外。本方峻剂丸服,意在缓攻,瘀血排出则“腹满不能饮食”得以缓解;干血去,新血生,也就达到了补虚的功效,所以称“缓中补虚”。本方在临床上多用于干血所致的妇女经闭,干血没有其他方法可治,就只有用大黄䗪虫丸,而且干血一尝如果不治好会有生命危险。 1976年我遇到过一个30多岁的女病人,她当时的症状就是肚子胀,吃不下东西,月经很久不来了。我当时年纪轻,缺乏经验,没有考虑到瘀血为患,可用大黄䗪虫丸治疗。只认为是气滞引起的,用了理气药,少量地加了一些活血药。治疗了一两次疗效不明显,病人也就不来了。后来我仔细地考虑了,当初是学问不到家,没有把《金匮》的这条条文学好,没有想到“腹满不能饮食”是干血引起的。所以做医生要不断地看书,不断地思考,遇到治不好的病要反复地考虑,甚至于过了十年、二十年还是要不断地去考虑。治不好病就说明本领不到家,就要提高本领。怎么提高本领?两个办法:读书和临床。做医生就是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看病,两者缺一不可。光看病,不能提高本领;光读书,没有实践经验,也不能提高本领。所以做医生是很苦的,真正需要全身心地付出。”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本篇讲了血痹、虚劳两个病。汉《易纬通卦验》中就有“太阳脉虚,多病血痹”一句。所谓“太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太阳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甘草干姜汤,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