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方: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三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洗)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射干麻黄汤方(实寒,痰水在气管,呼吸有声音,如同一种水鸟叫声;舌苔发白现象的咳嗽+紫苑+款冬花+五味子;治肺癌+桔梗汤+千金苇茎汤;金匮有紫苑款冬花) [原文] 射干三两 麻黄三两 半夏半升 五味子半升 生姜四两 细辛三两 大枣七枚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方射干十三枚(一云三两) 麻黄四两 生姜四两 细辛三两 紫菀三两 款冬花三两 五味子半斤 大枣七枚 半夏(洗)大者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这个方子用得很多了。水鸡就是青蛙,田鸡就是这类的东西。​“喉中水鸡声”​,就是痰鸣,喉中痰鸣就像青蛙叫唤那个声。我临床遇到过这么叫唤的,我们用这个方子,​(患者的痰鸣)不必准要像青蛙鸣那么厉害。所谓“咳而上气”​,这指的是外邪内饮,内里头有痰饮,外边感外邪,有表证,按咱们现在话来说就是有表证。那么,外邪激动里饮,两方面的问题:一个外邪,一个里饮。表气不通,它要上气,那么勾动内饮更厉害。咳逆上气,咳逆,气只有上而无下,就是喘喽,非喘不可!不过是,呼易而吸难,大概都这样子。一般咱们遇到外感性的喘,全是这样的,都是的,你们问问病人就知道了,全是吸气困难。如果喉中有水鸡声,凡是喉中嘶鸣、痰鸣,我们就有用射干麻黄汤的机会,这个方子最好用了,但是咽喉挺利落,用这个方子不行!我们一般对有外感、有表证的哮喘,只要没有热,这个方子就可以放胆用,因为它温药多啊。那么如果有些热呢?可以加石膏。

  这个方子我常用,挺好使。我们分析分析这个方剂。射干、紫菀、款冬花、五味子这四味药,都治咳逆上气,全治上气,也治咳。尤其是射干,它是一个微寒的药,能够去热清咽,祛痰的力量相当好,能够开咽,古人《本草》上说是“咽中结气”​,搁个结气。所以咽喉不利,有些痰鸣,用这个方子最好,它是以射干为主药的。那么另外呢,半夏、细辛、生姜这都逐饮,就是祛饮,祛饮降逆,呕逆、咳逆都治嘛,不祛内饮也不行,它用半夏、生姜、细辛。五味子也祛饮啊,但是它是收敛药,没有半夏、细辛这些药有力量。这个方子(射干麻黄汤)外解表,它用麻黄;内祛饮,用(上面说的)这些药。同时正面它治咳逆上气,用射干、紫菀、款冬花、五味子,所以这个方子很好。不过要注意,细辛若少用就没多大作用(可能不起作用)​,细辛原方是用三两,咱们现在用就是三钱,其实,三钱用四钱也没关系啊,我们一般用搁二钱就行。尤其是对初学的人呢,细辛你要太多了,​(药房的人)他不给你,说细辛药死人,纯属瞎扯。细辛这个药是个芳香药,它通窍,怎么能憋死人呢?它这个药通关窍,治关节疼嘛,通利关节;它祛水,但是没有水你用它是不行的。

  这个药,辛,细辛嘛,名儿就叫辛嘛,辣,拿舌头一舔,麻舌头。因为麻舌头,就说这是有毒的,哪是这回事?细辛它没有毒,这个药列入上品,可以久用。​《本草》里头上品药都可以久用,没有害处。​(我估计)这也不知哪一个人拿这个药药死人了,药死人不一定是细辛,什么药都能药死人,不对证都药死人,哪能针对细辛呢?把细辛规定不能过钱,过钱能把人憋死,真是瞎说!我用这个分量都是普通量,常用。我这岁数也算不小了,我没有遇到过这个麻烦,尽管用,准没错!但要是真正的热证,不行!别说你用细辛这类的大热药,就是你用姜枣都差劲(不妥)​,是不是?真正的白虎汤证你要那么用(热药)​,行吗?​(不行,​)辨证是最要紧的。它搁一个“喉中有水鸡声”​,有水、有痰、有饮,痰饮就是水啊。胃里头有这些东西,你不用这个(细辛)哪行呢?你得辨证,不是随便哪一个药就治喘,​(要是这么想)那就糟糕了。如果我们遇到这个喘挺厉害,这个痰呢,嘶鸣,用这个方子(射干麻黄汤)没有什么大错误的。

  我们开始学(中医临床)​,细辛可以小点量用,用个四五克、五六克,没问题的!如果真正有点热,不太热,加点石膏,这个方子(射干麻黄汤)也能用,不是不能用。你看这个方子(射干麻黄汤)就看出来了,这个方子并不发大汗,它没有桂枝。你要搁上石膏,更不发汗了。不用看(方中)麻黄四两,四两现在就是四钱了,不发大汗啊。麻黄这个药,让温病(派的医家)吓唬得大家都不敢用了,其实该用就用,没事!我这回得感冒,就吃四钱麻黄,也没咋的,要不这么吃,恐怕我这感冒不会好得这么快。这方子很好,属于常用的方子。

  倪海厦:

  射干麻黄汤是小青龙的变方,跟小青龙很类似。小青龙汤专门治 疗气喘『寒喘』用,射干麻黄汤专门治疗『寒饮』用。肺里面寒,如果是虚寒,就用甘草干姜汤。如果是寒中带点『水饮』就是射干麻黄 汤证。什么叫做饮呢?饮就是已经有积水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症, 如果只是饮,就是还没有溢出来的水气,跟『溢饮』不同,只是『水 饮』,表示病人肺里水气很多,就好像一个碗里面有很多水气但是眼 睛看不到。如果肺里面已经有积水,这时射干麻黄汤就没用了,因为 用此药的时机已过。只是水饮的阶段,尚未成溢饮,这个时候我们肺 的气泡旁边充满了很多水,不是肺膜里面有水,也不是肺里面有积水, 遇到这种情形就是射干麻黄汤证。此时病人主要症状是呼吸时,可以 听到喉咙里面有水的声音,咕噜咕噜样的水声,张仲景形容说喉中像 水鸡声般,表示这类水饮尚未成为溢饮。怎么知道有溢饮呢?有溢饮 时眼袋都会肿起来,脸会有浮肿,这就是溢饮了,此时整个胸腔里面 都是水,溢饮不单单是水在肺里,甚至胸膜肋膜里面都会有积水,一 般西医只能直接在肋膜上抽水,但是抽完后水又会再来,肺里面有积 水光靠抽水是没有用的,只能应急,不能根治。像肋膜有积水就是所 谓的溢饮,溢饮时射干麻黄汤是没有用的。越重的病出现时,经方家 用的药反而就越少,溢饮是十枣汤证,此药吃下去三个小时之内就可 以将积水清除干净。这里说的是寒饮在肺里面产生的咳嗽,就是射干 麻黄汤证。大家看此方是将小青龙汤里的芍药与甘草取出,留下麻黄、 生姜、细辛、大枣、半夏、五味子,加入射干、紫苑、款冬花,款冬 花这个药,本身就是专门止咳用的,尤其是水饮的咳嗽,大部分都会 用到款冬花。如果是有痰的咳嗽,我们会用杏仁,杏仁只能祛痰无法 去水,要把水去掉,必须使用款冬花。溢饮的状况之下,肺的气泡会 呈现出持续扩张不收缩的状态,扩张就造成『咳而上气』,才会喘不 过气来,因为里面有积水,要把里面的水排掉,就要靠射干。射干能 够排水,紫苑能够降逆、下气,就是能让肺泡收缩起来,五味子能够 把里面的水气整个排下去,这几个药一直都是配在一起用的。细辛是 去寒咳用的,因为病人里寒很盛。肺里面的寒会盛,原因很简单,是 因为肠胃的功能不好了,才会这样,这时候加入生姜、红枣是因为肺 里面有留饮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来自胸膈,胸膈有湿气下去,就会造成 水气上下不交,于是水气就会慢慢累积起来,日久就变成留饮留在中焦一带,因此水气才会停留在肺里面。生姜能够把横膈这一带的水气 发散掉,所以生姜可以止呕散水。如果是脾胃中寒,我们就要靠干姜。 生姜发散,能够将中膈水气去掉,让上下焦能够通利,药性跟干姜是 不同的。大家仔细看,射甘麻黄汤中的生姜剂量,看用的有多重就了 解仲师的想法了。平常生姜二片就够了,而这里仲师特别加重生姜的 量,其目的是除了止呕以外,还要打散中焦水气用的。

  此处用麻黄是因为它能够让肺扩张,让表寒发表发掉,就是让很 多病毒被发汗发掉。所以说张仲景是个预防医学家,一点都不为过。 留饮留在身体里面,如果不赶快把它去掉的话,造成肺里面的水气过 多,于是病毒很容易滋生在里面,日久就会产生别的病变,反而更危 险。所以仲师用麻黄下去把将水气发表发出去,利用最近的路线将病 毒发出去,所以这个方子对『咳而上气』,类似西医讲的『肋膜炎』 或胸腔里有很深的咳嗽,或带有水气的寒性气喘特别有用。有浊痰的 咳嗽与热性气喘就没有用了。如果射干麻黄汤服下去,病人发汗,小 便也排出来,结果还是没有好,还有但坐不得卧,就是当你还在熬药 的时候,病人的病情已经变成十枣汤证。如果你认为药不对了,需要 赶快转用十枣汤,其实诸位也不要心急,病情不会变化得如此之快。 就是因为预防病情再进一步,造成失治,所以会再加入半夏来去水。

  连建伟:

  咳嗽气往上逆,实际上就是哮喘。​“喉中水鸡声”,喉咙中好像有水鸡声,就是青蛙的叫声,因为喉咙中有痰,所以发出一种哮吼声。按西医说法,就是哮鸣音。这种哮鸣音不断的连绵的发出来,所以叫“喉中水鸡声”,形容喉中痰鸣声连绵不绝,好像青蛙发出来的叫声。碰到这样的病,可以用射干麻黄汤来进行治疗。实际上射干麻黄汤的组成与小青龙汤有些相似,因为我们在学《伤寒论》时学过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都用麻黄,但小青龙汤是麻黄配桂枝,射干麻黄汤是麻黄配射干。射干能够消痰开结,把结在咽喉里的痰消掉,麻黄宣肺平喘。小青龙汤里还有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因为小青龙汤证有水饮,所以用半夏祛痰,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收敛止咳。在一般情况下,咳嗽有痰不能用五味子,但是配了干姜、细辛这些温散的药,就可以用五味子,因为过分的辛散会耗伤肺气,所以配五味子,五味子可以收敛肺气,所谓一散一收。射干麻黄汤没有用干姜,而是用了生姜,变成了生姜、半夏、细辛、五味子。主要能温肺散寒、化饮止咳,说明有痰饮在体内。正因为上气,气往上逆,哮喘比较严重,所以才加了款冬花和紫菀。款冬花和紫菀能够平喘下气化痰,而且也有温肺的作用。再有一味大枣,大枣配生姜,所谓调和营卫,调和诸药。因为这个方子里没有用甘草,所以调和诸药的药就是大枣。我这么讲,使大家比较明确,跟小青龙汤对比起来分析,小青龙汤是麻黄配桂枝,这个方是射干配麻黄。小青龙汤注重发汗,表证比较严重;射干麻黄汤注重平喘,发热不一定很高,而主要是哮喘,咳而上气,喉咙里有痰,有痰鸣的声音,“喉中水鸡声”,所以用麻黄配射干,射干能祛痰散结,但这个病人痰比较多,所以用生姜、半夏、细辛配五味子,类似于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化水饮主要是半夏、千姜、细辛;射干麻黄汤则是生姜、半夏、细辛。五味子是酸敛的,生姜、细辛、半夏是辛散的。散和敛配合一起用,使辛散的药不至于过分的散肺气,否则肺气要耗伤,而且五味子本身有止咳平喘的作用。正因为气喘严重,所以用了款冬和紫菀,降气止咳,平喘化痰。再加大枣,调和诸药。所以我们有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对照起来,这样就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病是痰饮比较多,本身有痰.饮,再由于感受了外邪,引起发作,类似于现在的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射干麻黄汤对于喉中水鸡声确有很好的疗效。我在二十多岁时曾经治疗过一个病人,他就是喉中水鸡声,且喉中痰很多,我开了射干麻黄汤,病人吃了三剂药,马上就好起来了,可见此方的疗效还是很好的。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本篇讲三个病。第一个是肺痿,“痿”,跟萎缩的“萎”是相通的,肺痿其实就是肺叶萎缩,现在用X线片拍出来有的患者确是肺叶萎缩。在仲景那个时代他就...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