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奔豚汤方甘草 芎䓖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汉。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桂本奔豚汤方(受到惊吓引起的持续心动过速,从腹部两侧向上冲逆至咽喉;金匮有甘李根白皮一升) [原文] 甘草二两(炙)川芎二两 当归二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半夏四两 生姜四两 葛根五两 桂枝三两 [用法]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注】宋本有甘李根白皮一升,宋本无桂枝三两。
胡希恕:
奔豚汤这个药不常用,因为奔豚病很少见少阳病。这一段说的是少阳病,“往来寒热”是柴胡证四个主要证候之一,腹痛也是属于柴胡证。奔豚没有不“气上冲胸”的,一直到咽喉,发作欲死。气上冲胸,胸胁也没有不满的,对吧?所以这个病证的反映,整个是柴胡证。柴胡证本身不是奔豚,所以这个方子变了,用甘李根白皮,就是李根白皮,甘的,李子这东西,有甘的,有偏苦涩的,这里讲的是甘李根白皮,这个药解热作用跟柴胡差不多,但它有下气治奔豚的特能。那么这个方你一看就明白,半夏、黄芩、芍药、生姜、甘草,它也是柴胡剂的加减方子,但是以李根白皮来代替柴胡了,因为什么?它治奔豚。这个(奔豚汤)既能治奔豚,还是能治上面这个少阳证,胸胁满,往来寒热。这段说明什么呢?还是要辨证,辨什么证?方证。它现哪个方剂的适应证,就用哪个方剂就行。这个(病症)现柴胡证,但柴胡汤不能治奔豚,你变化变化方药就行了,李根白皮治奔豚,这个书上也有的。
另外我们来看看这个方药的组成,我们还能看出些问题来。它用大量的生葛,生葛就是葛根,用五两,要用五两的话这个人非“项背强[插图][插图]”不可,这是肯定的。它另外又用当归、川芎这些补血的药,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奔豚病,现的是柴胡证,往来寒热,腹痛。同时它有项背强,强得厉害。而且有血虚的一种证候。用这个(奔豚汤)就对了,是这么一个方剂,但他话说得不够明白,就说“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我们从药物上分析还应有这些:项背强,项背拘急得厉害,另外有血虚的证候,用当归、川芎嘛。其他是柴胡证,他用的也是柴胡汤的方子,但是没用柴胡,用的李根白皮,为治奔豚。这个方剂我们还没用过,因为奔豚病不多见,(即便)见着了(奔豚病,但)现这个证候的情况少。
连建伟:
病是奔豚气,发作时“气上冲胸”,气往上冲到胸,严重的甚至到咽喉;而“腹痛”,指少腹痛,因为气从少腹冲上来,所以冲上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是相当的不舒服,疼痛;还会出现“往来寒热”。这个病就叫奔豚病,用奔豚汤治疗,依这个病名作为方名,说明奔豚汤是主治奔豚气病的。从这个方也说明奔豚气病从肝得之为多,主要与肝血不足、肝郁有关,与情志有关,所以多从惊发、惊恐得之。奔豚汤这个方,我认为就是小柴胡汤的加减。小柴胡汤是调畅肝胆之气,奔豚汤保留了半夏、黄芩、生姜、甘草等四味药,而不用柴胡、人参、大枣这三味药。为什么要去掉这三味药?因为气往上冲,而柴胡是升提的,所以柴胡必须去掉,柴胡虽然可以疏肝解郁,但却可使已经在上冲的气再升提,因此用柴胡是不对的。去掉人参、大枣这两味补气药,因为气已经往上在升了,气已经太过了,所以把升气的、补气的药去掉。尽管去了这三味药,但这个方还是保留了小柴胡汤其他的药。在此基础上,再配合了当归、芍药、川芎,就是后世的四物汤去了一味地黄。当归、芍药、川芎主要能养血调气,当归、芍药养血,川芎调气。因为情志不遂,往往可导致肝血不足与肝气不遂,所以用了当归、芍药、川芎。另外再加葛根和甘李根白皮,葛根能够清热,甘李根白皮是有一种水果叫做李子,李子跟桃子一样,长在树上,李树根的皮,把外皮去掉,里面的白皮叫做李根白皮。李根白皮入肝经,功专清热泻火,而且具有降逆的作用,可以治疗奔豚气。但是很遗憾,李根白皮药房里配不到。因为若把李根白皮去掉,李树就会死,所以药房里配不到。但是没有李根白皮也没有关系,你把这个方用上去就会有效的。 因为这个方剂我刚才跟大家解释过了,它就是小柴胡汤的加减,而针对的这个病主要是肝胆之气不畅所引起的,西医认为是属于神经性的,因此只要调整气机,冲气就不会上逆。正因为气往上升得太过,所以把小柴胡汤中的柴胡、人参、大枣等药去掉。这个病不是气,而是血的问题。往往这种病人肝气比较郁,肝血比较虚,所以又配了当归、芍药等补肝血的药;配川芎则为了调肝气。再加葛根清热;李根白皮也是清肝经之热,而且能治奔豚气。所以这个方剂叫奔豚汤。因为这个病发作的时候会伴随腹痛,故这个方子里有芍药配甘草,还可缓急止痛。因为病人有往来寒热的表现,所以这个方有小柴胡汤的意思在里面。往来寒热就是肝胆之气不舒,少阳之气不能舒畅条达,所以产生了往来寒热,还是跟肝郁有关,跟情志有关。张仲景说这个病“皆从惊恐得之”,“惊发得之”,实际上不仅是惊,是各种精神的刺激导致奔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类似于癔病。癔病也叫歇斯底里,类似于这种病,也是精神神经上的一种疾病。它发作时很可怕,但实际上没有生命危险。我们再学一下《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要略心典》是历代《金匮要略》注本中较好的一部书。书中说:“此奔豚气之发于肝邪者”,主要是发于肝受邪,是肝经的病;“往来寒热,肝脏有邪气而通于少阳也”,“往来寒热”就是少阳证,肝胆相为表里,由于精神的刺激,肝胆之气不舒,所以产生了“往来寒热”。“肝欲散,以姜、夏、生葛散之;肝苦急,以甘草缓之;芎、归、芍药理其血,黄芩、李根下其气,桂、苓为奔豚主药,而不用者,病不由肾发也”。主要由于奔豚汤所针对的病机与情志有关,而这与肾无涉。奔豚汤是专门治疗奔豚气的,奔豚气多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发作的,跟肝经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主藏血,冲为血海。当情志受到刺激以后,肝郁化火,气循着冲脉上逆,而产生了奔豚气。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本篇主要是讲奔豚气病。这个病叫奔豚气,“豚”,就是小猪的意思。古人观察小猪,小猪是笔直走的,它不会回头走。这个病发作时,病人感觉有气从少腹冲上来,一直冲到喉
仲景之伤燥的条辩:相关经方《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
仲景之伤风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小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