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出自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相关的经方为《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腹满、寒疝、宿食,这是三种病。趺阳脉就是脾胃脉,候脾候胃,微者是虚,弦者是寒实。弦脉和紧脉一般差不多,主寒又主实,是寒实。那么,胃既虚,而寒又盛,法当腹满。我们讲《伤寒论》太阴篇,腹满而吐这是虚满,虚满有寒;假如要是不满,这句话的意思是,假设寒不在胃里,胃是虚,这寒不在胃里,也必从下往上攻,所以大便难,​“两胠疼痛”​,两胠就是两侧两胁,道理呢?虚寒从下上,因为胃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寒在底下乘着胃虚就往上攻,所以两胠疼痛。气往上攻,不往下行,所以大便难,这是寒从下而上的一种现象。​“当以温药服之”​,这“温药服之”是双关语,​“法当腹满”也要用温药,那么这个“腹不满”病也要用温药了。

  这一段分为两节,一个是趺阳脉微弦,微者胃虚,弦者寒盛,胃虚又有寒,依法当腹满,这是虚满的样子。​(另一个是)不满者必便难,如果不满,胃虽虚,寒当时不在胃里头,当时就是不满,光是虚而已。可是它虚,下面有寒啊,不然脉不会弦的,下面的寒也必乘虚而上攻,所以大便难、两胠疼痛,其中的道理,就是寒从下上,就是由于胃虚而寒从下上。这两种情形无论是胃虚而满,或者是大便难、两胠疼痛、寒从下上这种情形,都应该用温药来治疗。那么该用什么温药呢?他这儿没有具体讲,只是原则上论述,当然应该因证而施。

  这是第一段,说腹满啊,上面讲的都是虚寒,​(实际上)有虚有实有热有寒,不是一样的,所以底下对腹满又做了发挥。

  倪海厦: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趺阳脉就是胃经的冲阳脉,冲阳脉 应该是缓的,比较洪、比较缓,代表胃气正常。现在是『微弦』,代 表里面有寒。如果只是寒,应该是腹满,没有腹痛的,胃因为寒而胀 满,肠子因为寒而没有蠕动。此时如果病人没有胀满感,就一定有排 便困难,是食物堵在肠子里面,大便没有排出来。如果病人有持续胀 满的症状,这就是实满,代表有东西阻在里面。现在病人有腹满,但 是病人感觉是『两 痛』,两 ,就是我们背后肾脏的输尿管输到膀 胠 胠 胱这两边叫做两 ,如果这两边痛,这是虚寒症。如果是热实,肚子 胠 一定是持续的痛,而且拒按,舌苔是黄的,大家现在都会了。如果是 寒实,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这两种都会有持续胀满的症状。如果 是虚寒,两 就会疼痛,没有大便,因为根本没有东西在里面,虚寒 胠 也会痛,但是是喜按。造成这个虚寒的原因,是因为下焦太寒,一直 没有治好,于是寒就一直往上走,走到胃上面去,张仲景就是这个意 思。『当以温药服之。』哪些是温药?像大黄附子细辛汤,甘草干姜汤, 附子汤等都是温药。张仲景第一个条辨的意思就是由趺阳脉来决定这 个病人如果是虚寒的,我们就要用虚寒的处方。

  连建伟:

  趺阳脉指的是在脚背上冲阳穴的地方有脉搏搏动。趺阳脉是胃脉,主中焦。​“脉微弦”可以理解为脉微而弦,“微”,指中焦脾胃的阳气不足;“弦”,主寒主痛。主要是脾胃虚寒,寒气上逆,产生腹满,所以叫“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肤疼痛”,有的人不一定有腹满,但是会出现其他的症状。一者是大便难,考《脉经》卷八、​《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在“必”字之下有“下部闭塞大”五个字。如果结合《脉经》​、​《备急千金要方》来看,就是说如果腹部不胀满,必定有下部闭塞,大便困难,其病因病机跟腹满一样。二者是“两肤疼痛”,即两边腋下胁肋部疼痛,这跟肝气上逆有关。因为厥阴肝经肝寒气逆可以造成“两肤疼痛”​。总的来说,本条“脉微而弦”,脉微可理解为脾胃虚寒,脉弦主寒主痛,脉弦也主肝病,厥阴肝经有寒,肝寒而气上逆,所以说“此虚寒从下上也”​。肝肾都居于下焦,虚寒从下而上,则出现“两肤疼痛”​。正因为脾胃虚寒,厥阴肝经也寒,故“当以温药服之"。温药能温脾胃,暖肝散寒,使腹满缓解,大便通畅,两肤疼痛也能减轻。本条讲了腹满、寒疝总的病机是与寒气有关。腹满、便难、两肤疼痛,都是寒邪为患的表现,所以要用温药。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指腹中胀满,腹中胀满实际上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个病症。腹满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以要分清它是属于实证、热证,还是属于虚证、寒证。具体的辨证到具体的...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