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出自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相关的经方为《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上面说的是虚实,底下说的是寒热。​“腹满时减,复如故”​,这是属于寒。言外呢,要是不减,就是属热不属寒。这个寒,有时候这个寒一去,​(腹)就不满了,可是病还是没好,仍然是有寒的,只不过是寒减一点,胀消一点,有时候寒加重,满也加重,所以时满时减,但是它又满了,跟以前没什么差别。那么这一类大概都属于寒,寒当然要用温药来治疗。“实与热、虚与寒”这东西啊,有的时候在里边的病不可分,虚就(易)生寒,实就(易)生热,所以,实热与虚寒,有的时候不是只是寒而不虚,胃固它不会寒,总是胃气虚衰才会寒,寒才乘之嘛。

  倪海厦:

  『腹满时减』就是有的时候不胀满,有时候又胀满,这就可以确 定病人是寒,我们『当与温药』。这个条辨就是要提醒我们在攻坚的 时候,一定要确定他里面有实才行,如果没有宿便,我们若就这样攻 下的话,会让病人的里更虚寒,因为攻下的药都是寒凉的药,如果确 定是虚寒造成的腹痛腹满,这时候就要使用温药。如臬真是实的胀满, 里面是大便堵到了,结果你看错了,你以为是虚寒,于是你开温药给 病人,结果会让大便更硬,大便从肛门出来就很痛,有时甚至连芒硝 都攻不破,病人本来是实热,结果误给温药才会这样的。所以我们要 攻下之前,最好先看看舌苔,再压压病人的肚子,张仲景就是告诉你, 不一定要去摸脉,还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诊断。

  连建伟:

  腹部胀满,有时减轻,有时发作。​“此为寒”,这是由于脾脏虚寒的缘故。​“当与温药”,应当用温脾的药物来治疗。我们可以联系《伤寒论》,《伤寒论》的太阴病就有腹满,是脾脏的虚寒证,温脾补气散寒就可获效,可以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 以上两条条文都讲辨证,都有临床实际意义。后一条的腹满肯定是按之不痛的,因为没有真正的宿食、热积,主要还是内脏的虚寒,是脏寒。​《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脏寒造成的胀满,“当与温药”​。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指腹中胀满,腹中胀满实际上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个病症。腹满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以要分清它是属于实证、热证,还是属于虚证、寒证。具体的辨证到具体的...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