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汉。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厚朴三物(厚朴大黄汤)汤方: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注:厚朴大黄汤方: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胡希恕:
怎么叫痛而闭者?他的话都简(单)得很。痛,腹满痛,腹胀满而痛,大便不通,就是这样啊,用厚朴三物汤。你看看这不就是小承气汤嘛,厚朴、枳实、大黄这三个药就是小承气汤,但是厚朴与枳实的量,你对着《伤寒论》小承气汤就看出来了,都增量了。也就是这个方剂以厚朴为主,而小承气汤以大黄为主,厚朴三物汤把大黄搁到次要地位。厚朴三物汤这个方子咱们在用的时候,大黄的量还是相对较大。不过它这个“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五升就五副了,五副要是四两,那也不算大。有几副,拿几除,(四两除以五副)不到一两,拿现在说不到三钱,我们用大黄一般若不是真正的大实大热,用6克蛮好啊,把厚朴、枳实增大量就行了。这都是说实满。
倪海厦:
厚朴、大黄、枳实,这厚朴三物汤的三味药看起来就是张仲景讲 的小承气汤,其实不是的。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同样是用到厚朴、 枳实、大黄,但是功能却不一样。小承气汤证,是大便闭而无痛。一 但大便闭到,但是肚子会痛,就是厚朴三物汤证了。厚朴三物汤重用 厚朴,就是因为有腹痛。如果枳实用二钱,厚朴用二钱,大黄用四钱, 大黄比厚朴、枳实量多,这个就叫做『小承气汤』。因为只是闭到而 无腹痛,直接重用大黄把宿便清出来就好了,但是如果我们把厚朴加 重到五钱,因为病人便秘而又有腹痛,所以需要加重到五钱,枳实也 加重到四钱,比厚朴少一点,或者跟它等量都没有关系,大黄用的最 少,用两钱就足够,这就是有腹痛而便秘所需要用的『厚朴三物汤』 了。厚朴润肠,能够打开气结腹满的现象,这个痛不是有瘀血的腹痛, 所以不用芍药,芍药的药性跟厚朴正好相反,所以不可以用它。这个 是里实比较重的时候用的,所以说我们在开厚朴三物汤跟小承气汤的 时候,方剂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剂量却不一样。这两个汤方目的是不 同的,小承气汤让大便很快的排出来,这厚朴三物汤是让大便慢慢排 出来的,但是吃下去,肚子马上就不痛了。还有一种现象,需要重用 厚朴,因为厚朴可以去腹满,此处的腹满就是腹胀气,这个气就是放 屁,因为肠中湿气过多,所以厚朴下去以后,屁就不断的打,胀气就 会被逼出来。所以如果你老是觉得肚子里有气胀胀的感觉,想放点屁, 吃点厚朴就可以了。
连建伟:
“痛而闭者”,指腹痛且大便闭结不通,用厚朴三物汤来治疗。我们刚才说了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是厚朴七物汤中的三味药,与小承气汤用药完全一样。但它不叫小承气汤,叫厚朴三物汤,点明了是以厚朴作为君药,厚朴用八两,《伤寒论》小承气汤中厚朴只用了二两。大黄用量相同,小承气汤是四两,厚朴三物汤也是四两。小承气汤枳实用了三枚,厚朴三物汤用了五枚。说明厚朴三物汤重用了理气药,厚朴八两,小承气汤只用二两;厚朴三物汤枳实五枚,小承气汤枳实只用了三枚,枳实的剂量也大了将近一倍。说明本病主要以气闭为主,而不是热结为主。大便要通,所以在原方后面有“以利为度”四字,大便通畅以后,“痛而闭”的病就好了。这个方剂关键在行气通便,通过行气促进肠蠕动,使大便畅通。刚才讲的厚朴七物汤证是有发热,有表邪,所以在厚朴三物汤的基础上加解表药。这个方剂很好,据我的临床经验,就是腹痛、大便不通,而舌苔又不黄燥,说明里热不重,这个时候重用厚朴行气为主,方简效捷。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满指腹中胀满,腹中胀满实际上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个病症。腹满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以要分清它是属于实证、热证,还是属于虚证、寒证。具体的辨证到具体的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小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