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不饮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方 见前痉病中。。汉。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胡希恕:
下利,则有所去。一般下利应该能吃啊,下利而不愿饮食,那里面还是有东西,这也是有宿食的一种证候。但是这个我们要好好诊断,下利不愿吃,可能是有宿食,也可能是没有宿食而也有这样的(情况)。噤口痢就是不欲食,一吃就要吐。所以(仲景)这个书呀,不是说“凡不欲食的下利就是有宿食”,还是不对的,你还得就证候进行全面的观察。当然这个也“当下之”了,不一定得用大承气汤,但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所以他也搁个“宜大承气汤”。
倪海厦:
『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我们大承 气汤有时候可治下利。有的病人肚子一直在下利,我问他:「你想不 想吃东西?」为什么要问这个?因为病人下利时,会把营养都同时排掉,照理说他要吃东西的,但是病人不吃,为什么会如此?就是肠胃 有宿食堵到了。原因是大便非常的硬,一块一块的阻塞在大肠里,由 于塞满大肠,于是食物的残渣无法通过,只有食物里面的水顺着旁边 的缝隙渗透出来,所以会有下利的现象出现,这种下利的现象,是因 为宿食所引起的下利。以上的这三个症状都是大承气汤证。其实要确 定有无宿食的方式很简单,让病人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苔很黄又是干 的,因为阳明证一定会燥热,肚子里面有宿食的时候,午后一定会潮 热,心情烦躁,阙上痛,这就是大承气汤证,不用摸脉都可以知道。
连建伟:
如果能通过下利排出积滞,应该想进饮食。“下利不欲食”,说明宿食还停留在体内,所以“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这体现了“通因通用”的治法,就是使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通过攻下,把积滞、宿食排出体外,下利就好了,就能进食了。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满指腹中胀满,腹中胀满实际上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个病症。腹满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以要分清它是属于实证、热证,还是属于虚证、寒证。具体的辨证到具体的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仲景之伤风的条辩:相关经方《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加葛根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