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出自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相关的经方为《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如果心要中寒,心是火脏,为寒所束缚,它这个热是内郁,不得放出,为寒所约束,热郁于内,所以才有下面的这种情况,感觉心如啖蒜状,热辣辣的,又热又辣,像吃大蒜的滋味,​“心如啖蒜状”​,热内郁而不得外出,如果再厉害,不光是吃大蒜的热辣感觉,而且还要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前后牵扯痛,就像虫子往来,蛊注,就是虫子往来,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往复不已而疼痛不止,是这么个比喻。

  这个和前面讲的胸痹相仿,胸痹与现代心绞痛差不多,尤其有几个方子,如桂枝生姜枳实汤、​(炙)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心悬痛”就是现在说的心绞痛,这个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也是,所以这种药都用温性药,用的薤白、半夏、白酒、瓜蒌,瓜蒌虽不是温性药,但也不是大苦寒的药。主要是薤白治疼痛。

  倪海厦:

  所谓寒就是心被约束了。刚刚说的是热症,造成心会加速,热力 会散出来。这段说的是心原本就是热,现在有寒束在外面,没有办法 将热完全的散发出来,结果造成出来一部分热,但也停留一部分热在 里面,这个时候病家就会感到胸口很辣,好像吃到大蒜般。不是吃到 辣椒时辣辣的感觉,而是『 蒜状』,就是无可奈何状,想吐又吐不 噉 掉,心口这边又很辣。当寒更严重的时候,就是『剧者心痛彻背,背 痛彻心』,这是鸟头赤石脂丸证。『譬如虫注』感觉到好像有虫在胸腔 里面跑动,其实是有湿痰在中间纵膈膜上,这就是由寒湿所引起的, 因此乌头赤石脂丸本身可以去寒去湿『其脉浮者』。如果摸到病家的 脉浮起来,代表寒湿走表了,因为是在胸膈上面,上焦病『自吐乃愈』, 寒湿会自口中吐出来,实际上吐出来的都是寒痰,这就是心中寒。

  连建伟: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当寒邪中伤了心脏,病人会觉得心里好像有辛辣刺激感,就像是吃过大蒜一样。这种辛辣刺心的感觉很痛苦,所以叫“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因心主血脉,当受了寒邪时,会导致心的血脉不通,而令病人产生心里很难受的感觉。​“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若血脉不通的情况较为严重时,病人会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表现,这种情况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里有更详细的描述。​“譬如蛊注”,仲景就举个比喻,比如跟蛊注一样。​“蛊”字,上面三个虫,下面一个皿,器皿的皿,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腹中虫也”,就是指肚子里的虫,这个虫是一种毒虫,古人称为“蛊”​。被蛊影响到的人,发作时会胸闷腹痛,就好像虫咬一般,而且这人病死了以后,这种蛊毒还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蛊注”,就是流注传染到人家那里去了。​“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如果病人脉浮,表明正邪相争,正胜祛邪外出,病邪有往上往外发越的趋势,将得吐而愈。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这一篇首先讲五脏的风寒,也就是说风寒侵犯五脏所出现的一些情况。其次是讲积聚。积聚是一个病名,也就是癃瘕。症瘕和积聚,实际上是一回事。积就是症,而聚就是瘕。​&ldq...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