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出自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相关的经方为《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这个“病人”大概都指伤寒病,这个书是《伤寒杂病论》嘛,都是大病,大病胃都不好,胃没整个恢复。虽然欲饮水,可以稍稍与饮之,在《伤寒论》讲了很多,依法救之,你给他一点一点喝,你别大灌,以水灌之亦喘,多喝水也一定要喘的,饮水要多,​“必暴喘满”​。因为胃不消化,不像好人(编者按:正常人)的胃,​(病人)饮多少都在胃里堵着、搁着,就满,心下就满;压迫横膈膜,阻碍呼吸就要喘。病人如果喝水,一次喝多了,必暴喘满,这种情况就是痰饮病。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食少,还是食欲不振,胃里消化不良。假设少食而饮多的人,饮也会流到胃里。因为食少,胃还是弱了,弱了不但消化不了谷,水也不消化,所以水停在心下,停在胃里。如果厉害,​“甚者则悸”​,就是影响到心脏了,心要跳;​“微者短气”顶轻了(编者按:即最轻了)也是要阻碍呼吸而短气。这个在仲景的书里常引用这两个证候,短气、少气全是有水饮,我们以前也是这么讲的,在胃里有停水就短气,这是微者;厉害的就要心跳,所以心脏跳多有水饮的关系,所以水在心,筑筑然跳动,心跳得非常厉害。食少饮多呀,可以发生两种情况,如果停水多那就是“甚”​,甚者就要心悸;轻的话,即水停在心下了,要短气。

  倪海厦:

  所有我们的饮病,多是大下后里虚造成的,就是病人被误攻下。 比如像误食十枣汤、误食大承气汤,或者是吃东西吃到腐坏的食物, 都会造成大下。还有的人是里虚掉,比如说女子生产手术开刀过后, 或者是长年吃抗生素的人都会里虚。抗生素千万不要吃,美国的西医 开抗生素给病人时会告知病人没有抗生素能杀死滤过性病毒的,所以 美国人感冒就在家里面多喝点开水,没有药,结果我们中国人还在吃 抗生素,还滥用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人在很虚弱的状态之下『饮水多』,这种饮的成因就是病人在很 虚弱的状态之下大量喝水下去。平常很强壮的时候,我们喝水下去到 胃就正常的气化了,但如果是在身体很虚的状况之下喝水过量,如此 慢慢就会产生饮的问题,因为病人本来就虚,当然无法将水气化掉。 所以我刚刚讲的要温阳利水,就是因为病人里阳虚掉,才会让水停留在身上某个部位。『凡食少饮多』就是吃东西吃的少,而喝水喝的很 多,这种人的水最容易停在胃里面,严重时就会产生动悸,轻微的就 会短气,呼吸微微的有点困难。中医的观念里面,喝水喝到胃里面去 和我们吃食物下去以后食物的水被人体吸收的管道是不一样的。一般 来说我们喝水一喝下去到胃马上就该气化上肺,就是正常。食物里面 的水下去才会跑到肾,这两个不一样。所以你喝一碗很浓的汤,跟喝 一杯白开水,在身体内是在不同的位置被吸收进去,中医的观念是这 样的。『脉双弦者,寒也』,我们摸到弦脉,如果两手都是弦脉,代表 这个人一定受寒了,如果只是一只手有弦脉,就代表有饮了,张仲景 就是这个意思。从摸脉也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饮,所以我们有时候摸 脉可以知道许多隐藏体内的问题,因为有饮在身上病人并不见得都知 道,因为当时没有外感,只有外感风邪产生的时候,就会引发原有的 饮病,所以我们在外面被风吹到或者雨淋到,身体受到风寒,结果有 的人是桂枝汤证,有的人是大青龙汤证,但是服用后都没有解决,有 时还有很严重的十枣汤证都会出现,这就是因为平常有伏饮在身上造 成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平常我们要随时保持身心健康,情绪很平稳。 比如说不满意就先开骂,不要闷着不说,如此肝就不会有问题,然后 情绪很快就回复平稳,如此就不会有内伤。这个时候你喝水多少,都 不会造成饮。一次、两次喝水是不会成饮的,只有在很虚的状态之下, 然后又暴饮暴食,如此饮就会停在身上。

  连建伟: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是说病人喝水太多,会突然出现气喘胸闷的症状。往往脾胃虚弱的人,吃的不多,而喝水较多,则水饮不能消,导致胃中停水越来越多,重者水气凌心出现心悸,轻者妨碍呼吸产生短气。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本篇主要讲痰饮。痰饮是一个病名,咳嗽是一个症状,往往咳嗽是由于痰饮所引起的,所以仲景把痰饮和咳嗽放在同一篇来论述。古代“痰"字和“淡”字是相通的,...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