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出自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相关的经方为《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一般的饮是多弦,但肺饮不弦。这个可以看出来,咱刚才讲的都属于肺饮,肺饮都有外邪的关系,它都是咳逆吐涎沫等,所以就是浮而不弦了,但苦喘、短气,他怕你不明白,​(特意标注: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苦喘短气都是有外邪的关系。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支饮与肺饮是一个,咱们前面也讲了,支饮也喘而不能卧,这不还是“内饮外邪”嘛,加上再短气,​(支饮)它这个脉和肺饮一样,​(支饮)它就是肺饮嘛,也有外邪,​(支饮的脉)也不弦。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另一节了,​(和上面)不是一大块,他这个书都放在一起了。病痰饮者,指“四饮”的第一个不就是个痰饮嘛,是痰饮都由于胃虚,胃虚才能停饮,胃要好就不停饮,所以痰饮大概都是胃不好,所以才停饮啊。饮是性寒了,再虚,所以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不能随便吃泻药吧,应该以温药和之,这是原则上(的法则)​。咱们平常治痰饮病,差不多都用温药,想法调理胃,胃不好痰饮病好不了。

  倪海厦:

  如果是堆积在肺里面的饮,这个饮跟水不一样,饮是黏答答的黏 液像痰一样,如果是在肺里面,脉就不会弦,但是呼吸很困难,气会 很短促。『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我们讲的支饮是 在我们的胸肋这边,并不在肺里面,在肋膜外面。所谓渗透现象就是 肋膜间有积水,叫做支饮。支饮也可以让病人喘不能卧,但水饮并不 是在肺里面,而且非常短气。但是支饮的脉却是很正常的脉,摸到是平脉,摸不到那种饮的弦脉。

  所有的饮大部分都兼有痰。痰的来源是因为一个人湿太盛,湿久 会生痰,所以无论是寒湿、热湿都会生成痰。最初就是水气的湿没有 被排除掉,慢慢就变成痰,痰饮会造成堵塞,如果有一层痰积在一处, 会让水停下来,于是水就跟痰混在一起,变成黏液。所以我们治饮病 的时候,攻水的同时病人除了会吐出水来,还会吐许多白色的黏液、 白津出来,这就是痰饮。所以张仲景说『当以温药和之。』所有的饮 病张仲景认为都是寒湿造成的,所以说要开温药给病人,这是一个基 本原则,就是我们刚刚讲我们开温性的药来利水。

  连建伟:

  本条论述痰饮病的治疗大法。饮为阴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反之,往往阳气虚弱的人,体内最易停留水饮。所以只有振奋阳气,痰饮才能消除。故仲景提出了治疗痰饮病的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就是通过振奋阳气来行水化饮;和之,指温药为从本论治、缓去饮邪的王道之法,而非峻汗、涌吐、逐水的霸道之剂。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本篇主要讲痰饮。痰饮是一个病名,咳嗽是一个症状,往往咳嗽是由于痰饮所引起的,所以仲景把痰饮和咳嗽放在同一篇来论述。古代“痰"字和“淡”字是相通的,...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