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胡希恕:
这是正论,上边那两句话可能从哪儿错放在这里,不好解释,咱们先搁在这儿留待以后再研究,我看它有问题。“脉沉而弦”,脉沉,胃有水了;弦者主痛。弦脉啊,咱们讲过小建中汤证的脉弦,一方面主少阳,一方面主里急而痛。少腹急痛,腹急痛,脉也弦。“悬饮内痛”脉也弦。“脉沉而弦”不是说脉沉在里,脉弦主水,注家都这么注的,我看不是这样的,一个脉沉就够了,脉沉就是有水饮,“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嘛。弦就是主痛,所以后面跟个“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就像我上面说的悬饮证候,就用十枣汤没错。
十枣汤虽然看着挺剧烈,甘遂、大戟、芫花这三个药都是下水的峻药,也都有毒,但配伍的方法非常好,“三味药,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肥大枣不是那个小枣,肥大枣十枚,分量也不轻了,“取八合”,先把枣煮了,用一升五合的水,就是现在的一碗半水,煮剩八合,剩一半了,把这个滓子去了,然后把药末搁里面,强人搁一钱匕药末,羸人可搁半钱。“平旦温服之”,平旦就是一早,“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不让你一天连着吃,所以这个药剧烈,今天早上吃,吃了它不下,药还是不及病,第二天再稍加点。吃毒药应该这样的,这个地方都好,古人慎重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不要一下子给人弄多少,当时治坏了,你傻眼了。一点点增加嘛。
“得快下后,糜粥自养”,不要连着吃了,就要喝稀粥,胃因“下”也受伤了。这是原书所讲,我就因为这个(糜粥自养),把大枣加大量,大枣我用过一斤,起码也要用半斤,我也不是搁药末子,我把几味药也都搁二三钱重,三钱我也搁过、二钱我也搁过,都行。大枣多,拿大锅、砂锅。一斤大枣也这么吃,搁大砂锅,小砂锅搁不下啊。那个枣不要有虫子,好好挑一挑,要把枣煮到什么份上呢?煮得烂熟,枣核、枣皮都不要了,就留汤,这个汤很多了,连枣肉都搁里面,然后把药下到里头,煎一会儿,把药捞出来也不要了,拿枣汤子当饮,一会儿少吃点,一会儿少吃点,“下(利)”了就不要吃啦。这个非常好,肝炎腹水我也这么用这个法子,太顽固的、用一般药不行的我就这么用。这于人没伤,吃来吃去,肚皮就发皱纹了,一发皱纹就要好了,很好,尤其(治)胸水最好使。它不是治悬饮吗?饮在上头,对胸水尤其有效,这我用过了多少次了。所以本来是个毒药,因为大量用枣没问题,像现在我们(甘遂、大戟、芫花)用6克,一个药搁6克,问题不大的,先把大枣弄好了,把它搁里头,煎一会儿把药捞出去扔了,我治几个都挺好。
倪海厦: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悬饮的意 思是指我们肺的下方都是水,就是水已经入肺了。肺是华盖,在我们 人身上最上面的脏就是肺,水停在肺里面,会让肺泡里面充水,于是 就悬在空中,所以被称做悬饮。肺本该像个气球,里面充满了气,可 是气里面却有很多的水分在里面,正常的肺水是气化的水,就是像蒸 气一样热,而不是冷水,一旦成为冷水,就会成为水饮停在里面。有 时是外伤造成的肺积水,就是肺受伤以后引发的积水,还有一种是因 为内伤造成的,一个人思虑太重。思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思,我们 在读书时多思考,问题都可以解决。一种是坏人的思,一天到晚给儿 子制造问题的妈妈,要儿子选择是妈妈重要?还是媳妇重要?然后这 个婆婆一天到晚就在那边想,日久就会变成十枣汤证。还有喜欢到处 搬弄是非的人,这种人非常的多,这种人也会得到十枣汤证,原因是 坏心思造成的。伤寒论里面有介绍过十枣汤,十枣汤是甘遂、芫花、 大戟等份使用。这个药要在清晨六点钟,卯时的时候吃。因为卯时就 进入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清晨的时候吃,不要晚上吃,吃的时候 一定要用红枣炖浓汤给病人空腹吞下。以我们现在标准的剂量来说的 话,用我们吃饭的汤匙来量,瓷的汤匙一平匙就足够了,不要一高匙, 太过了会让整个肺水都被排除。十枣汤我们平常壮汉喝的剂量是一个 平匙,如果遇到老太太比较瘦比较小的,差不多半匙就足够了,介于 老太太跟壮汉中间的就用四分之三匙量,余依此类推。差不多六点钟 吃完后,到十点半、十一点钟左右药力就没有了。悬饮的十枣汤证时, 病人大小便都很少了,此时病人已经但坐不得卧,就是只能坐,没有 办法躺下去了,整个胸腔里面都是痰和水混合在一起。十枣汤喝下去 以后,约半小时左右,你站在病人旁边,就会听到像打雷的声音般, 这样「轰!轰!」肚子里面好像雷鸣般的很大声,咕噜咕噜的。然后就看到他往厕所冲,要特别找一个厕所屁股可以坐在马桶上,嘴可以吐 到洗手台里的厕所,这样上吐下泻都可以同时被接到,因为服药后是 上吐下泻一起来的,不注意会喷的到处都是,吐完以后他会说:「啊! 没事了。」出厕所以后,过一下又要进去,大概一个早上跑个六次到 七次,跑完以后水就全部清干净了。吃完十枣汤以后,等药力过去就 要喝稀饭来养胃津,我们也可在稀饭里面放点红枣,让稀饭更黏一点, 可以较快的产生出胃的津液。一定要用红枣汤来吞服十枣汤,因为这 几味药是硷性的药。如果没有喝红枣汤,而直接吃粉剂下去的话,胃 一定伤到,因为它是强硷性的药,会跟胃酸中和掉,胃就会很难过。 悬饮的病人,脉一定是沉而且弦,沉脉代表病在里,弦脉代表是水也 代表是寒。所以如果摸到脉是沉又弦,就代表里面有水、里面有寒了。
连建伟:
悬饮是饮邪停留于胸胁之间,脉见沉弦,脉沉为病在里,脉弦主饮主痛。“内痛”,指胸胁内牵引作痛。本条条文论述悬饮的治疗。“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患了悬饮病,可以用十枣汤来治疗。本方中芫花、甘遂、大戟峻下逐水,都有毒。但不能用甘草来和中调药,因为甘草反芫花、甘遂、大戟。所以用了十枚大枣,甘缓安中而调和诸药,使攻邪而不伤正。本方也由此得名。悬饮属于急证、重证,跟其他的饮证有所区别,所以攻下不怕峻猛。本方的煎服法非常重要,方中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三药“捣筛”,即捣碎后用筛子筛取细末,然后用水煎煮肥大枣十枚,再把药末加入枣汤里。“强人”,指体质强壮的人;“服一钱匕”,相当于2g。“羸人”,指体质瘦弱的人;“服半钱”,就是半钱匕,相当于1g。剂量不宜·大,每天早上温服一次,所以叫“平旦温服之”。什么是平旦?平旦就是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旦,古代篆字写作“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意思。为什么要这个时候服药?这里有奥妙。因为人与天地相应,人是一个小宇宙,天地是一个大宇宙。水饮是阴邪,平旦是阳气升发的时候,大自然的天阳之气能帮助人体正气,更好地排出水饮。药物起效大约在两个小时后,太阳已经很高,这时候就要泻下,通过泻下把水饮排出体外。此时身体阳气较充足,故能承受攻下。假如在晚上服药,那就不好了。比如我们冬天晚上在教室里看书,会越坐越冷,因为晚上阴气很重。晚上服用这种苦寒泻下的药物,容易损伤阳气,大自然又不帮助你,人体就很难承受。所以必须早上温服,一天一次,谓之“平旦温服之”。如果服药以后没有出现泻下,第二天就加半钱匕,即从2g加到3g。中药一般没有耐药性,但是甘遂、芫花、大戟有耐药性,今天服用2g,如果无效,明天就得服3g,如果还是无效,后天就得服4g,这其中有很深的奥妙。“得快下后,糜粥自养",就是水饮泻出以后,要吃稀粥调养肠胃。下面我们来学习医案:张某,女,21岁,咳喘胸痛十余日,午后发热,咳痰粘稠。胸部透视为“渗出性胸膜炎”,经胸腔穿刺两次,但胸水没有减轻,转中医治疗。患者咳嗽气喘,胸胁引痛,脉滑实。此水积胸胁之间,名悬饮,宜峻下其水,投以十枣汤。服一剂,泻水约二痰盂。咳喘减轻,体温下降,饮食也增加了。过了三日再服一剂,又下水甚多,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第二个病案也是用十枣汤来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把甘遂、芫花、大戟等分,研末装胶囊,大枣5~10枚煎汤。第一天服五分,相当于1.5g,以后每天增加一分,加到一钱为止,一钱就是3g。甘遂、大戟、芫花的剂量一定要每天递增,才会有效。清晨空腹用枣汤吞服胶囊。六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以后,症状消失,胸透未发现积液。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本篇主要讲痰饮。痰饮是一个病名,咳嗽是一个症状,往往咳嗽是由于痰饮所引起的,所以仲景把痰饮和咳嗽放在同一篇来论述。古代“痰"字和“淡”字是相通的,
仲景之伤风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