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见下。

出自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相关的经方为《越婢加术汤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见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除那五种水(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之外,另有一种叫“里水”​,在这儿说水的原因不一了:这个水(里水)是由于小便不利、发之于里而来的。​“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脉沉就是里有水,主要是“小便不利,故令病水。​”这是针对“风水”说的话,风水不是风气相击嘛(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那么这个(里水)呢,由于小便不利而发生的水,所以起名叫作“里水”​。这个里水面目不但肿,还比较黄,蒸发日久,这种水大多指的是我们现在的慢性肾炎这种水肿。

  “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假如小便自利,外边没有其他的外证,则不会得水肿的。那么小便自利呢,这是亡津液,只能病渴而不能病水。要是病水呢,也可以用越婢加术汤主之。所谓里水,是冲着病的原因说的。由于小便不利而发生的水肿,这叫里水。这一节很重要!在《医宗金鉴》给改了,改的我认为没有道理。他把这“里水”改成“皮水”​,不对!大家要注意,里水,不只是身肿,里头有腹水也一样治。肾脏炎很多这种情况,外边也肿,里边也肿,主要的是小便不通,这我在临床上也治过,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的水肿。可是这东西(编者按:疑似指后面所说,越婢加术汤能治肾脏炎腹水而不能治肝硬化腹水)现在我也闹不清楚。肾脏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你们要是遇上的话尽管试验。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我倒没这么试验过。那时候在红楼呢,一个住院的病人,来咱们这里住院,他就是挺厉害的肾脏炎的腹水,后来他们找我会诊,我就开了越婢加术汤,吃了就好了。后来又有肝硬化的腹水,他们试验就不行,他们说这方子(越婢加术汤)也不好使啊。这东西奇怪,肾脏炎的腹水,吃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他们(编者按:指在病房的医生)试验的(患者)有很多人了,我还没试验,但他们告诉我,我知道了。

  这一段很重要,它特别提出里水。里水我认为是一个最大的眼目,给改个皮水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越婢加术汤也可以治皮水,但是要有渴,这个方(越婢加术汤)不行,那就得用防己黄芪这一类的,这个它用来发汗。越婢加术汤,麻黄六两,现在我们用起码也是六钱,以公制来计算就是18克了。这个方子很好。里水不光在这儿提,后头还提。里水很有道理,​《医宗金鉴》他们都给改成了皮水,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里水这一段挺重要,里水是由于小便不利而发生的水肿。所以“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这个说明它(里水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小便不利,就原因上说里水(里水病因在里不在外)​,不是说在那五种水之外还另有里水,不是的。这一段,有些大家都给改了,里水说是皮水,​(他们说)里水哪有用麻黄发汗的道理啊?说得挺合乎道理,​(我认为)其实不对!这个(里水或越婢加术汤证)正是说明肾脏炎的这种浮肿。

  一会儿呢,底下就有五脏的水了,水在五脏,你看唯独“肾”​,肾水是小便一点不通,它这个(病因)纯粹由里边来的。那么外边呢,络脉空虚,所以里头(编者按:似指外边络脉之里头)有停水。哪儿虚往哪儿去,皮肤络脉就是潜在的毛细血管,那个地方空虚,水就往那儿来,就变成外边的浮肿。里边也是腹水。

  对越婢加术汤我很有经验,我不断地用这个方药。我们在临床上,尤其肾炎并发腹水,外边浮肿得相当厉害,用这个方药非常好使,你们可以用用试试,我在临床上不断用的,可是麻黄量小不行,​(原方中麻黄六两)六两就相当于现在说的18克,我们不用搁那么重,但起码要搁12克,所以原文中的“里水”还是对的,这是冲着原因说的,冲着风水说的(拿里水的“原因在里”和风水的“原因在表”进行对比)​。风水咱们前面讲了,风气相击,外边既有表邪,同时有水气,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叫风水。里水是冲着那个风水(的对比)来说的。水气篇下边有些地方讲得不好,讲得不好的地方大概不是原书的(原文)​。后来就论脉,这大概是王叔和搞的。不过这一篇相当重要。

  倪海厦:

  像我们如果身体里面有水,出现『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 不利』。这里脉沉代表里面有病,这里提到小便不利,诸位可以使用 肾气丸。假令小便正常,人还是出现全身面目黄肿,我们就知道这个人里虚掉了,所以说『此亡津液』也,因为里面津液不足,所以我们 要用越婢汤加白术。越婢汤里我们重用石膏,它能够把肺热去掉,里 面有生姜、甘草、大枣,能够补足肠胃失去的津液。

  连建伟:

  本条所说的“里水”,应作“皮水”​。按照《脉经》注:“一云皮水”,所以这黄肿”,这“黄”,是脾之色,因为水湿往往伤脾,所以可见“面目黄肿”​。脸黄黄个“里水”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皮水”来讲。水在皮中,所以出现了“一身面目的、肿肿的。​《脉经》这个“黄”字作“洪”字,也可以解释,就是脸肿得很大。我的观点还是“黄肿”,因为“黄”是脾之色,水湿伤脾,所以面目黄肿。​“其脉沉”,脉沉主里,所以叫“里水”,里有水。​“小便不利,故令病水",为什么“病水”?因为小便排不出去,排不出去所以“一身面目黄肿”​。后面又是一个倒装句法,就是“越婢加术汤主之”,应在“故令病水”之后。就是如果碰到了皮中有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者,可以用越婢加术汤,亦即越婢汤加白术。越婢汤的组成是麻黄、石膏、甘草、姜、枣,再加白术,通过发汗,利小便,可以使面目黄肿退掉,小便可以通利。​“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如果说小便自利,就是小便很通畅,这小便通畅会亡失津液,此时病人会感到口渴。又有小便利,又有口渴,说明津液亡失,就不能够发汗、利小便,也就不能用越婢加术汤了。因为张仲景在上一条也说了:“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这里又再一次强调:“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