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出自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相关的经方为《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这是说可下的里边的水,它是概括正水、石水而言的,指上边的胸水、下边的腹水。病水的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这全是有水的一个要证。“脉伏”​,是有水的脉应。脉沉、脉伏,脉伏比沉还厉害,沉伏嘛,伏脉就是沉脉的甚脉,比沉脉还沉,叫作伏。“其人消渴”​,水一点都不能够变成津液了,水整个在里头,所以人要消渴。这都是指实证,这人消渴,所饮的、所有的水都伏在里头,而不生津化液,所以人反倒感觉水的营养没有,生理上的反应就是消渴,老想喝,渴得厉害,所以不赶紧下水是不行的。“病水腹大”​,就是现在说的腹水,腹要大得很。这都是说水的实证有这种情况。“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脉沉绝就是说伏象了,沉,脉非使劲推着按才能有一点儿,就叫伏。沉,几近乎绝,就是沉之甚也,这是有水,可以下之。

  不是说凡是腹水都要下,但是这样的腹水是可下的。不下的话,人不行,水一点都不化气,所以人的消渴不止,肚子受不了,所以这是可下的腹水证。

  倪海厦:

  水病人有几种特徵,第一个是『目下有卧蚕』就是眼睛下面的眼 袋浮肿起来,有点半透明的现象,表示此人有水病。相书上说如果眼 袋肿起来很光润,像珍珠一样,出现在左边主有贵子,在右边主有贵 女,千万不要说错,以为是水肿病。第二个是『面目鲜泽』,脸色会 变得很光泽,实际上是积水的颜色。第三个现像是『脉伏』,所有的 水病脉一定是伏脉,因为水很盛而把血脉压下去造成的。第四个现像是『其人消渴病水』,水病之人一定会口渴,喝水下去水又排不出来, 结果造成『腹大』肚子胀大、『小便不利』。我们身上排水系统,一个 是小便,一个是流汗。如果这个人会流汗,会小便,根本不会水肿, 就不叫做水病,叫做消渴。『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治水原则 是,肚脐以上我们采汗法,肚脐以下采利尿法。像这种情形如果小便 不利,大便跟着不通,这个条辨就变成了大黄附子细辛汤证。

  连建伟:

  “夫”,是个语气助词。​“水病人”,指水气病的患者。​“目下有卧蚕”,在眼睛底下好像有一条蚕横卧着,说明眼睑浮肿。​“面目鲜泽”,正因为病人面目浮肿,所以看起来肤色很光亮。水肿病本来应该脉沉,本条所说的“脉伏”​,就指脉沉得很厉害,要推之着骨,才能按到这个脉,说明水肿很严重。本来已患水病,还口渴要喝水,表示津液不能四布,所以病人会有“消渴”的问题。嘴巴渴,要喝水,越是喝水,水肿就越厉害。所以下面讲“病水腹大”,本来就是一=水肿病,再加上喝水多,使得水邪愈盛,腹部也就胀大了。​“小便不利”,指小便不通畅。​“其脉沉绝者”,这个脉沉取很微弱,就好像按不到脉一样,这是有水的表现。​“可下之”,可以用逐水攻下的办法来治疗。所谓“可下”,只是一种斟酌之词。就是建议医者可考虑给病人用攻下的方法。张仲景用字严谨,各种语句都不一样,当面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痞满燥实,仲景建议“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即马上用大承气给病人攻下。这里“可下之”,也说明病水腹大,面目肿,小便不利等病情是比较严重的,医者应考虑急者治标,也就是《内经》所说的“小大不利治其标”及“中满者泻之于内”​。小大不利,就是大小便不通畅。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治其标,即先去水邪。还有就是“中满者泻之于内”​,这个“中满”是指腹部胀满很严重,这是由于水邪在体内不去的结果,此时医者也应先考虑给病人攻下以去水邪。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