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胡希恕:
这也是辨证。因为腹乃脾所主。脾水,腹要大的,就是要有腹水。脾主四肢,所以四肢要苦重,特别沉。因为脾胃是一家,脾胃气虚,津液不生。咱们前面讲的肝水也是腹水,肝水还津液时时微生,虽然也影响脾胃,但脾胃不是根本的本病啊。真正要是由脾胃而来的水肿,则“津液不生”。“但苦少气”,水在里面,所以水盛了一定要少气的。“小便难”,上边都说小便难。脾水者,小便难;肺水者,小便难;肝水者,小便续通,尤其肝病说小便续通,不说小便一点儿没有。你看,肾水它就不是(小便续通)了(而是小便一点儿也没有,“不得溺”)。
倪海厦: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表示完全没有津液 了,像肝积水的话还有津液,脾脏积水肚子也是胀大,但是四肢沉重, 嘴巴里面很干。『但苦少气』就是呼吸很短,此时小便也是很难,像 肝积水时小便还是有通的,所以以后你看到病人人肚子胀大,先问: 『先生,你小便有没有?』『小便我还有一点。』就是肝积水,小便没 有了就是脾积水。脾积水比较轻,肝积水比较危险。
连建伟:
脾脏有病引起的水肿,也是腹大。脾又主四肢,所以也导致了四肢极其沉重,所谓“苦重”,说明四肢沉重得相当严重。脾虚不能散布水谷精微,所以“津液不生”,嘴里头一点口水都没有。因为津液来自于水谷的精微,若脾气虚不能散精,就可以使得津液不生。“但苦少气”,正因为脾虚较严重,所以少气也较明显。这种少气,往往与脾虚关系很密切。为什么呢?从“氣”这个字的结构来看,下面有一个“米”,代表气就是要靠每天吃进去的饭,经由后天脾胃的腐熟运化,才会产生“气”。又如“精”,也是如此,也要靠后天水谷的精微来补充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父母给的,遗传来的。但是为什么小孩子生出来以后马上就哭着要吃奶呢?就是要靠后天的饮食来补充先天的精气。若不吃饭,没有胃气,则人很快就会死亡。这就是为什么脾气虚会导致少气的原因了。在此,我特别强调“氣”与“精”这两个字,其实还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刻意地去节食。特别一些女孩子,为了身材苗条,刻意地去节食,连饭都不吃,实际上这无疑是在伤害自己身体。身体不好,再瘦也没有用!身体好才是最要紧的。因为若不吃东西的话,精气肯定不足,精气不足,人就没有力气了。三年前,我在杭州看过一位病人,这位女孩是杭州杂技团的一位演员,经常出访世界各国,正因为这份工作,她希望自己漂亮、苗条,所以就吃得很少,到后来把身体搞得一塌糊涂,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因为她的胃已经饿得干瘪,所以只要她吃一点东西,胃脘部就会很难受,甚至胃痛,最后连月经都停止了。后来她的一位老师,也就是杭州杂技团的副团长把她带到我这儿来看病。我就告诉她老师,这女孩的病是由于长期不吃饭造成的。并且开了十全大补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芪、肉桂,目的就是补气血。不吃饭,自然气血就不足了,人也就会感到没有力气,最后连月经都没了。这女孩服十全大补汤两个来月,吃饭慢慢地多起来了,后来月经也来了。“精”和“氣”这两个字都是从“米”里来的。要靠后天的水谷之气,来养先天之精;要靠后天的水谷之气,使脾肺之气能够充足。所以脾有病时病人会“苦少气”,而且“小便难”。为什么小便难呢?就是有水邪,腹大水邪不去,所以小便难。这是脾病导致水邪为患的一些表现。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