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酒黄疸一般说都是心中热、足下热,也有不那么热的,就是热不显了。说话也“了了”,“靖言”应该是“了了”,靖言了了就是了了的意思。这个“靖”字,本来治理谓之“靖”,治国安天下,治安搞好了,治理好了就是“靖”。它搁个“靖言”就是言语治,就是言语没病而了了:明白,不说胡话,就是说心中没有热的一种意思。“腹满欲吐,鼻燥”,腹满者,里实的证候;欲吐者,湿热壅逆往上,所以它欲吐;“鼻燥者”,里有热也。“其脉浮者,先吐之”,其脉浮,病有上越之机,所以寸脉特别浮,那么应该先吐。“沉弦者,先下之”,沉为在里,沉弦就是里实,弦跟紧是一样的,沉紧、沉弦就是偏于里实,那么这个要下。
总而言之,酒黄疸是以热为显著证候,所以心中热、足下热,那么这个热,当然当攻。看这个病机,它要脉浮,病有上越之机,所以要先吐;脉沉弦就是偏于里实,那么要下之。
倪海厦:
『酒黄瘅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 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这里说的是喝酒喝多了以后造成的,其 实这两个条辨讲的都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是肝癌的症状。如果是 没有热。『靖言了了』,『靖』就是神情很安静,『言了了』,讲话慢慢 的,这种人『腹满欲吐』,是因为湿很盛,堵隔在中焦里面造成的。 我们为什么常常要去中焦的湿?因为湿很盛的时候会影响到肝脏和 脾脏的作用,胃在中间被挤得小小的,就会想吐,所以急性胆管阻塞、 急性肝炎的人一下肝指数马上升高,就是肝肿起来顶到胃,造成这腹 满欲吐的症状,中医称之为木克土,利用木克土来形容它的症状。『鼻 燥。其脉浮者,先吐之』,鼻子干燥代表湿热阻塞在中焦,湿本身的 起因是水停留很久以后成为饮,而长久的饮积才会变成湿。我再讲一 遍,刚开始是水气在身体里面,水气病时没有被去治好而停积在一个 地方,日久以后就变成饮,此时中医称为饮病。所以水病要赶快去治 疗,不然会变成饮病,饮病再没有治好,就变成湿,湿就会梗阻隔在 体内。如果湿梗阻在中焦,于是上焦就会干燥,所以口会很渴,就是 所谓的阳明燥热症,阳明燥症时鼻子会很干。
『其脉浮者,先吐之』,脉浮代表湿热隔在胸腔这里,所以我们 采用吐法。如果是『沉弦者』,沉弦者代表湿热的邪是梗在下焦,我 们就用攻下法。湿热如果梗在中焦,就是我们讲的乌梅丸证了,建议 大家吃乌梅丸就是这个目的。
连建伟:
酒黄疸也有一些人是没有热的。上一条讲有些人“心中热、足下热”,但是也有的人没觉得热。“靖言了了","靖",即古代的“静”字,就是安定的意思。“靖言”,就是说话很安定;“了了”,就是说话很明了,《伤寒论》里有一句话叫“目中不了了,精不和"。“目中不了了",就是眼睛看东西不清楚。为什么不清楚?就是因为高热,阳明病高热的时候就是眼睛看东西不清楚,叫“目中不了了”。这里“靖言了了",就是说话一点都不糊涂,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反过来就说明,如果有热,那就是肯定说话很多,胡言乱语。虽然没有热,说话也很清楚,不糊涂,但有“腹满欲吐”,即肚子胀满,想吐,而且“鼻燥”。鼻是属于太阴脾的,实际上是喝酒伤了脾胃,热毒使其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因为腹满欲吐,而且脉浮,说明病邪有向上向外的趋势,所以先因势利导,涌吐其邪。如果脉不浮,而是“沉弦者",就说明病邪在里,可以先用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