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汉。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胡希恕: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这都是就黄疸的轻重、治之难易来分析的。“疸而渴者”,渴就是有热了,津液也伤了,热深,正已经虚,这种黄疸是不好治的。“为难治”,可不是绝对不能治。“疸而不渴者”,虽热而不深,而且正也无伤,这没有什么问题的。在临床也是这样的,遇到黄疸不管怎么厉害,他不渴,那么这种黄疸比较好治。黄疸而渴,它本来是湿热的病,按理说不应该渴的,他要是渴,热也盛、津液也伤得厉害,所以他是不好治的。
“发于阴部,其人必呕”,这个阴阳是指表里说的,发于阴部就是湿盛于里,那么其人必呕,里头停湿、停水嘛,人也就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热盛于表,热盛于外,阳部是指的表说的。发于阴部是湿盛于里,湿盛于里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就是热盛于表,其人一定是恶寒发热,振寒就是恶寒的意思。那么到这儿,在原则上大致都讲得差不多了,底下要讲具体治疗了。
倪海厦:
『瘅而渴者,其瘅难治;瘅而不渴者,其瘅可治。』为什么会这样 子呢?我们每当看到病人发黄,或是阴黄黑黑的,都会先问「先生, 你口渴不渴?」诸位,中医的问诊「你渴不渴?」很有道理的,「好 渴」表示里面热,「不渴」里面就不热,就是这么简单,现在是『瘅 而渴者,其瘅难治』就是病患里面热得很厉害。发炎得很严重就会燥 渴。如果是『瘅而不渴者』,很简单,是因为里湿比较盛造成的,此 时我们把湿去掉就好了,所以说易治。 『发于阴部,其人必呕』你不要说什么阴部,其实就是发在里面, 发在脏上面。如果湿热在脏上面,代表脏是湿盛,而经过腑消化后的 营养没有办法交给脏,于是就吐出来了,故『其人必呕』这就是是小 柴胡汤证。如果病是在阳部,就是还在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代 表这只是表症,没有什么大间题。这种瘅讲的就是湿和热。
连建伟:
上一条是讲疾病的预后,黄疸病一般来说治十来天以上,就会好转,如果越来越厉害,就比较难治。接下来就是,黄疸病如果口渴的,黄疸就比较难治了。口渴说明邪热很重。黄疸而不渴者,说明邪热较轻,里热较轻,病较浅,所以黄疸就可治。“发于阴部”,这个“阴”,不妨认为是“里”的意思,就是病发于里。呕吐是胃气上逆,病发于里,就有呕吐。如果病发于阳部,即发于表,见到表证,会有振寒而发热的情况。本条也是讲黄疸的预后,“疸而渴者,其疽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仲景从渴与不渴来辨黄疸病重还是病轻,热重还是热轻,难治还是可治。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黄疸病也是古已有之,在《说文解字》中就讲到:“疸,黄病也”,即指全身的皮肤、面目发黄,所以黄疸是以身目发黄为主证。这个“疸”字,古代本作&ldquo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
仲景之伤燥的条辩:相关经方《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