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汉。太阳病。麻黄汤方(高烧无汗关节酸痛的感冒;又叫还魂汤) [原文]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麻黄汤方(高烧无汗关节酸痛的感冒;又叫还魂汤)
[原文]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相关条文]
【3.18】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7.4】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7.5】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7.6】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7.1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7.20】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7.21】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7.24】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9.55】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涕,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9.59】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14.15】咳而气逆,喉中作水鸡声者,射干麻黄汤主之。
汉方应用】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发烧,腰痛,关节痛,流感,支气管哮喘,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疹,夜尿症。使用注意:身体虚弱之人不能用。
倪海厦版
处方内容是
麻黄5克 桂枝10克 杏仁5克 炙甘草10克,
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
这个处方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它的都可以服用。
有心脏记录的,郭生白先生的经验是 用西洋参代替麻黄
附:郭生白先生讲课记录
你别怕那个麻黄汤,我下头就要说,方剂是要有变化的,你可以少用麻黄,你千万不要用42克麻黄,我说你用麻黄最多,你要是开头用,要对它有一个认识过程,10克做两次吃,能出汗就好病。咱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的地学问。我要是用麻黄,我用100克也没事,那我就不实在了。我今天告诉你,你用10克分两次吃,一次的量是5克,能出汗它就好病,明白不?不要去追求那一个,你追求不得。
我听说有人附子用100克或者50克,我说我不愿意评价这个,做人不实在,做学问也不实在。用的着吗?用10克,最多15克附子,问题解决了,干嘛那么一斤一斤的用啊?这叫哗众取宠,这就是打广告,有用吗?我看着你吃100克附子,你要不死才怪呢。对于他用量的问题,你也不要介意吧,你也可以少用,他汉代张仲景用多少,不是你就非用多少。你要知道大匠诲人以规矩,他教给我们的是规矩,记住是规矩。比方说我们故宫,谁建的,这个图纸是谁画的,谁建设的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是谁,好象有人说是姓雷的,叫雷什么,世代叫匠作,世代做这个工程师。谁教给他做这个故宫,他师傅没教给他,他师傅教给的是什么,一个墨斗,一个直线,一个弯尺,一个画圆的,就学会了这么三样东西。一个工程,做一百个变化,一千个变化,尽在其中。所以今天我们要学的,我们要看到的是规矩,不是一个模子。刚才我给那一位朋友说麻黄你也可以少用,不要用42克,这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一样。你可以量人用药。量人是量病和量人体,个大的强壮的用药要多,少了不行;廋小体弱的用量要少,多了不好。不行是什么?治不了病,不好是什么?治了病了感觉不舒服。大家谁有问题?
学生:有些人在感冒以后会喘,会咳嗽,这种情况怎么判断是肺炎还是一般的咳嗽?
郭老:你这感冒了以后,退了烧了,是吧?有咳嗽,你这也是排异的时候没排好。或者没达到排出异物,或者说不彻底。出了一点汗退了烧了,你就没汗了。你留下的是什么?在肺里留下了一些东西没排出来。到你发烧的时候,排异最好的过程过去了,你失去了,你再想排出来排不出来了。留下了在肺里,咳嗽,老有分泌物,哗哗吐痰。多么明白啊这些事。我就在这个上面听糊涂话年头还少啊?不少啦,今天你就明白了,就是排异没排彻底留下的。怎么办?一个是治肺炎的麻杏石甘汤,麻黄不要多用,但你必须掌握一个标准,有时候没有汗,因为这个没有恶寒了,给麻杏石甘汤,麻黄不要超过10克。杏仁20克,石膏30-50克,甘草十几克,一副好不了,再吃一副。也许两副,也许三副,也许一副,好了就完了。如果说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要吃麻杏石甘汤,把麻黄换了,换成12克西洋参,效果比麻黄还好。听明白了没有?我说的都是百发百中的,绝不含糊。
编者按:
麻杏石甘汤,可用于肺炎。
症状是咳喘,汗出而渴,无大热。
郭生白治疗此证处方如下:
麻黄10克、杏仁20克(炒打)、生石膏40克、甘草13克、金银花20克、连翘30克
中药先用温水浸泡1小时,小火煎两次,每次30分钟,两次煎好药液倒出混合。
(成人两次分服,少儿酌减)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心脏病”这类基础性疾病,可以用西洋参代替麻黄。
[方义]
此散寒发汗,辛温解表之重剂。
[主治]
伤寒,太阳病,头项强痛,或身疼腰痛,或骨节痛,或单恶寒,或寒热并见,脉浮而紧,气喘无汗。但必须具有不喜冷性饮食,或不欲饮水,舌苔淡白而薄,或无苔而润,小便清白等。
[药品]
麻黄一至三钱 桂枝一钱至:二钱半 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至二钱半
[煎服法]
水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覆被取汁。
按:旧日先煎麻黄去上沫的煎法,我试验去不去沫,在疗效上没有什么差别,故改之。
[用药大意]
麻桂以散风寒;杏仁以利肺气,并助麻黄以定喘;甘草和中以助汗源。并调和诸药。
[禁忌证]
(1)阴虚或有内热者,如口渴喜冷性饮食者,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均不可服。
(2)虚而兼寒者,如身重、心悸、脉微者,尺中迟者,有汗或多汗者,素有寒者,均不可服。
按:以上各种病证,都指麻黄证兼见之证而言,深恐误发其汗,亡其津液,或热邪益甚。或亡阳厥逆,酿成种种事故.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汤:此治太阳病有汗之方。
(2)麻杏甘石汤:此辛凉解表之方。
(3)大青龙汤:此治表寒兼有内热之方。
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汉。仲景之伤暑。[原文]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一两 人参三两 芍药二两
白虎汤。汉。阳明病。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仲景之湿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去下焦湿)[原文]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麻黄加术汤。。仲景之湿病。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仲景之伤风。[原文]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地黄三两 牡丹皮二两 [用法]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仲景之寒病。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方(肺著汤;胳膊肘内侧疼痛,肺经络过之处) [原文]枳实四枚 橘皮二两 桔梗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