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汉。太阳病。柴胡桂枝干姜汤方(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劳;劳证;胡希恕治无名低烧,疲倦无力用此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劳;劳证;胡希恕治无名低烧,疲倦无力用此方)
[原文]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 (熬) 甘草二两(炙)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相关条文]
【8.26】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外感病五六天,已经发汗又用泻下,出现胸胁满闷微有硬结,口渴,不呕,头部出汗,发热畏寒交替而作,心中烦躁不安的,这是病没有解除,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
柴胡桂姜汤方(即柴胡桂枝干姜汤)
[原文]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再服,汗出便愈。
[相关条文]
【13.17】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亦主之。
[故乡的云注]桂林古本中出现两个这样的处方,名称不一样,但处方内容一样,存疑待考。
大青龙经方学习录注:故乡的云是一名民间中医爱好者,通过自学倪海厦老师的人纪教程,学会了很多治病的技术,认为这是一套特别适合自学的中医教程。创办了经方之家网站和编著了相关书籍,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受益,学习记录中也有部分内容来自他的书籍,在此致谢!
【汉方应用】虚证、冷症,更年期障碍、血脉证、失眠症、神经症患者伴有贫血症候、动悸、神经过敏等症状。
[方义]
此是小柴胡汤加减之方,也是和解方中寒热并用之剂。
[主治]
太阳病误用汗下后,形成小柴胡证的兼证,其症寒热往来,胸胁满结,口渴,心烦,但头汗出,小便不利。必须具有大便溏,或口苦,太阳证未尽,或脉浮有力等。
[药品]
柴胡一至三钱 桂枝一至二钱 干姜一至二钱 炙草一钱 牡蛎一至三钱 瓜蒌根钱半至三钱 黄芩钱半至二钱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多半茶杯,去滓温服。
按:此方初服微烦,因药力未及,且用桂、姜散阳郁之寒,散寒必先助火,虽有黄芩以减其热,但仍难免出现心阳火郁之心微烦之症。再服桂、姜,辛温之性已升达,而火郁外发,故汗出便愈。
[用药大意]
往来寒热、胸胁满是小柴胡汤的主症,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渴而不呕,故去半夏加瓜蒌根;胁下满结,故去火枣,加牡蛎;心烦是内热的表现,故用黄芩以清之;下后大便不正常,故加干姜以温之;因太阳证未尽,或但头汗出,或外有微热,或身有痛处,或脉浮有力,故去人参,加桂枝以调和营卫。
[禁忌证]
没有大便溏,不得用干姜;没有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不得用桂枝;没有脉浮无力,不得用人参。
[类似方剂参考]
(1)小柴胡汤的加减法:此是本方用药的依据。
(2)栀子干姜汤:此是本方使用干姜的标准。
(3)金匮柴胡桂姜汤:即本方之异名,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此是本方使用桂枝的标准.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本汤主之。(147)翰卿按:本方从用药上体会,完全是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来,已如上述。总的来说,本方是治太阳少阳相兼、寒热并具之证方。有人说本方治水饮甚效,我的看法,如果真有水饮,渴应有呕证,方内也必有茯苓半夏,因此,说本方治水饮是不够正确的。“但头汗出”,系误下后阳气遇于内,不能四散,周身阳气欲出不能,故上冒而汗出于头。柴胡桂枝并用,正是为解决这些证候的。“小便不利”是汗下后津液被伤,故不需加利水之药。可见,凡与柴胡证并见者,柴胡汤即能治之。
2.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金匮要略·疟病篇》)
3.慢性衰弱证,疟疾寒多热少,以及无热性疟疾,舌干、胸腹动悸、汗多、头汗出,或盗汗出,腹部软弱无力而有上冲急迫之证。(《古方临床之运用》)
4.劳瘵,肺痿,肺痈,痈疽,痔漏,结毒,梅毒等,经久不愈,渐就衰惫,胸满干呕,寒热交作,动悸烦闷,盗汗,自汗,痰嗽干咳,咽干口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无血色,精神困乏,不耐厚药者宜此方。(《类聚方广义》)
5.肩背强痛。(《方函口诀》)
6.治汗下后,胸胁满微结,脉数紧细者。(《伤寒约篇》)
栀子豉汤。汉。阳明病。温病汗吐下之后余热未尽之佳方;感冒后的低热不愈;大病后虚烦失眠;栀子豉汤方(烦躁导致的失眠)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仲景之湿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去下焦湿)[原文]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仲景之伤燥。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方(肾脏津液不足,太干燥;又名地黄黄柏茯苓瓜蒌汤)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仲景之伤风。[原文]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地黄三两 牡丹皮二两 [用法]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仲景之寒病。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方(肝著汤;两腋疼痛,不能转侧身,肝经络过之处)[原文]柴胡四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二两
桂枝去芍药汤。汉。太阳病。 桂枝去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治腹挛急的芍药,故治桂枝汤证腹不挛急而虚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