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蜜煎导

蜜煎导朗读
蜜煎导方(作用类似现在的开塞露),现在用灌肠法,此方已少使用,但在偏僻地区无灌肠设备者,也可使用此方。

蜜煎导原文

  蜜煎导方(作用类似现在的开塞露)

  [原文]

  食蜜七合

  [用法]

  上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可丸时,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纳谷道中,以手紧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译文]

  食蜜七合上一味药,倒进铜器里,用小火煎熬,待熬炼至能凝结得象饴糖一样即成。煎熬时,要不断搅拌,以免焦糊粘着,煎熬到可以作丸的程度时,用双手捻蜜做成头部尖锐、大小如指头、长二寸左右的棒状物,必须趁蜜热时马上做,冷却后就会变硬。使用时,将所做的药棒塞进肛门里,用手急转,待病人想要解大便时就拔出去掉。

  [相关条文]

  【9.57】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便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王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方义]

  此外用通便之方。

  按:现在用灌肠法,此方已少使用,但在偏僻地区无灌肠设备者,也可使用此方。

  [主治]

  大便燥结,急欲大便不得下。

  [药品]

  蜂蜜四钱

  [制用法]

  将蜂蜜用砂锅煎如饴状,稍冷(不可过冷,过冷则硬),捏作锭,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纳谷道中,移时粪便即能便出。

  [用药大意]

  蜂蜜有润燥之作用,故润大便之燥结。

  [禁忌证]

  没有急欲大便而不得下的现象则不必用。

  [类似方剂参考]

  (1)新灌肠法:此是用灌肠器通便的科学方法。

  (2)大承气汤:此治阳明燥热过甚,内服汤剂通便之方。

  (3)麻仁丸:此润燥通便之法。

  (4)猪胆汁导法:此有热者用之。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233)

  翰卿按:津液枯竭,大便燥结至直肠而难于排出者宜用。患者多为极欲大便而苦于不能自下,并无其他内热证。

阳明病

阳明病就是里阳证...

阳明病朗读
()

猜你喜欢

麻黄茯苓汤方(寒湿在肌肉,黄肿)[原文]麻黄二两(去节)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防己 赤小豆一升
()
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
[原文]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肚子胀吃不下饭可用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 (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原文]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宋本称肾著汤,治疗坐骨神经痛和尿频;治疗阴囊潮湿如牛鼻上汗;前列腺炎;女子带下淋漓不断,如坐水中;又名肾着汤、苓姜术甘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