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烧裈散

烧裈散朗读
又烧裩散方

烧裈散原文

烧裩散方

[原文]

[用法]

剪取妇人中裩,近隐处,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裆烧,和服如法。

[相关条文]

【12.38】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方义]

  此治阴阳易的通用方。

  [主治]

  热性病后,房事过早,症见头重不欲举,热上冲胸,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

  [药品]

  裈裆一块,约四五寸(近阴处的裤裆布,旧者良。男病用女裆,女病用男裆)。

  [制服法]

  把挥裆布烧灰存性,每服一钱,日三服,开水送服。或用青竹茹煎汤送下,或用其他适应证的药品煎汤送下。服后小便利,阴头肿则愈。

  [禁忌证]

  本方并无禁忌证。若无男女劳复的事实,虽有类似症状,也没有使用本方的必要。

  [用药大意]

  取彼之余气,祛彼之余邪。邪毒从阴部入者,复使从阴部出也。

  整理者按:由刘渡舟先生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3月出版的《伤寒论讲解》第461页有这样一段记述,值得参考: “关于阴阳易之病是否存在,烧裈散是否有效,历代医家都有所探讨,至今也未成定论。据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已故名医李翰卿先生1963年介绍,此病确有,用本方也确有疗效。李老以典型病例六七例,说明本病临证特点有三:一是头抬不起来,即‘头重不欲举’;二是少腹拘挛疼痛并牵引外阴拘挛;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治疗使用烧杆散, 皆已获效。李老的经验之谈,很值得重视。”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本方主之。(392)

  翰卿按:大病后犯色,复病者多。但病者不病,不病者反病,有是理乎?即以病菌传染而言,亦应与病者之证相仿,而这种特殊症象如何形成呢?曾遇一妇人,除膝胫拘急不甚显著外,其余症状与条文所述大致相同,就是用本方治愈的。但不是男方传来,而是病后房劳复。山田氏、陆渊雷亦认为系病后犯色复自病的。所以“易”字应作“交”字解,可见阴阳易是古人将性交当作了交换的解释,是否正确,尚希指正。烧辉散证,​《证治准绳》用独参汤送服烧辉散;《阴证略例》分三阴以治,厥阴用当归四逆汤送,少阴用通脉四逆汤送,太阴则用理中丸送;易老分寒热而治,若伤在少阴肾经,有寒无热者,以附子汤调下,若伤在厥阴肝经者,以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附子送,如有热者,以鼠屎竹茹汤送。总之,要随证施用,不可执一。本病特点有三:一是头抬不起来,即'头重不欲举’;二是少腹拘挛疼痛并牵引外阴拘挛;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用烧辉散治疗,即可获效。

  2.《巢元方病源论》曰:阴阳易者,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者,名曰阳易;妇人得病新瘥未平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者,名曰阴易。后世注家,皆遵守此说,无有异论。虽然,平素壮实无病之人,一夕与病后之人交接,安得有病证如此者乎。(《伤寒考》)

  3.王和安谓此时治法,应审三脉,菌集孰多,郁热孰甚。谅以鹿角治督、黄柏治冲、龟板通任,阴挛加荔核、川楝,筋结加羚羊、犀角,膝胫拘急、眼中生花加牛膝、杏仁。于清热解郁中,加苁蓉、车前、土茯苓等利窍,引毒从前阴去。此云烧裤散主之,以裤近阴处,常有余精流着,取之以烧灰人药,可引药力直达精所。然愚对于此证,又另有作引之药,可与烧裤散并用。其药非他,血余炭是也。盖血余原心血所生,为炭服之能自还原化。此证以之作引,有以心济肾之义也。且其性又善利小便,更可引阴中所受之邪自小便出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朗读
()

猜你喜欢

柴胡桂枝汤方(乳腺小叶增生;乳癌+牡蛎;)[原文]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脾脏有湿,腹部胀满)[原文]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厚朴二两 (炙去皮)
()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
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
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宋版称之为四逆散,可用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脓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