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朗读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方:柴胡八两,人参三两,黄芩三两,生姜二两,甘草三两,栝楼根四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原文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方:柴胡八两,人参三两,黄芩三两,生姜二两,甘草三两,栝楼根四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方解】

  胡希恕注:此方原出《外台秘要》方引张仲景《伤寒论》​:​“治疟病发渴者。​”即于小柴胡汤去逐饮止呕的半夏,而加润燥解渴的栝楼根,故治小柴胡汤证不呕而渴者。

  【参考处方】柴胡12~24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擘)20克,栝楼根12克。上7味,以冷水1000mL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mL,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发烧时柴胡用24克,不发烧用12克。

  【讨论归经】

  栝楼根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少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

  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小柴胡汤方证不呕而渴明显者。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本篇是专论疟病的,前面几篇都是把几个病合在一起,如痉湿喝,百合狐惑阴阳毒,一般是三种病、四种病合在一起。这里专论疟病,专论一个病,说明疟病古代就很多,流行广。 疟病最早...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朗读
()

猜你喜欢

猪肤汤方 [原文] 猪肤一斤 [用法]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分温六服。(一说白粉即米粉,南阳林山则说白粉为白垩土) [相关条文] 【11.31】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厚皮的皮肤病,湿疣;阴天肌肉酸痛;脂溢性皮炎、手脚角质层过厚;又名麻杏薏甘汤)
()
桂枝附子汤方(风湿关节炎;有表证+湿) [原文]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二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原文]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宋版称之为四逆散,可用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脓疡)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苓芍术甘汤;湿气重的人感冒可用此方,苓芍术甘汤) [原文]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