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风引汤

风引汤朗读
风引汤方: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瘈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源云:​“脚气宜风引汤。​”

风引汤原文

  【方解】

  胡希恕注:此亦林亿等所附,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下热清里之品,除热以治惊痫可信,但与中风病无关。

  冯世纶解读:本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变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原治津液伤、表虚饮逆致躁烦、惊悸,加入寒水石、滑石、石膏、大黄清里热,又加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干姜温下固涩,因治津液更虚呈阳明太阳太阴合病的惊痫瘈疭。

  【参考处方】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牡蛎15克,大黄10克,干姜10克,生龙骨15克,寒水石15克,滑石15克,赤石脂15克,白石脂15克,紫石英15克,生石膏45克。上12味,以冷水800mL浸泡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mL,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冯世纶解读:本方很似1973年湖南长沙出土《马王堆医书》中的五十二病方中的第一方(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1988年第1版,第49页)​,故当可用于治疗破伤风、脑病等引起的痉挛、瘈疭。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凡脑病惊风、抽搐、惊痫,现太阳阳明合病证者宜用之。

相关医案

一、癫痫
张某,女,45岁,2014年2月8日初诊:癫痫发作性肢体拘挛、抽搐30余年,加重3个月,2014年1月6日MRI:小脑萎缩。近3月来癫痫每天发作7~8次,多于夜间发作,发作时上肢拘挛抽搐,左臂麻,伴有短暂意识不清(约20s)​,口服苯妥英钠未能有效控制。伴有头晕阵作、心慌,下午5、6点时为著,月经逾期,3月未至,无恶心,偶有盗汗,口中和,二便如常,眠差,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滑。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合五苓散证:桂枝18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泽泻12克,猪苓1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2014年3月1日复诊:服药期间,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每晚发作1~2次,上周因事停诊一次,停药后发作4~5次。头晕、心慌减,无盗汗,月经至,量少,口中和,纳可,二便如常,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细。处方:上方增桂枝为25克,继服7剂,癫痫明显减少,后随证选用苓桂术甘汤加远志、菖蒲治疗,癫痫发作已不明显。
二、木舌
龙田坊吴心明乃翁年逾花甲,忽患舌大满口,不能食,不能言。余审其脉洪大,是风气入心。风承火势,火借风威。主风引汤,一而愈。
(黎少庇:《黎庇留医案》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1958年内部资料)
三、癫痫
朱xx,男,36岁,1981年11月6日诊。癫痫已久,每周发作二三次。发作时神志不清,痰鸣,手足搐动,片刻而苏,影响工作。脉弦,苔厚,宜平痫为主。紫石英18克寒水石18克滑石18克赤石脂18克生石膏18克大黄9克干姜9克龙骨18克桂枝9克牡蛎12克石菖蒲 9克甘草12克上药各研粗末,和匀再研,贮藏。每晚临睡时吞服6克(或煎服,量略多)。服药1剂未尽,癫痫旬余未作,病者家属咸欣喜不已,又续配1剂进服。(何任医案)
四、气厥
金某,男性,成年人。卒病僵直,仰卧,昏不知人,面呈土色,闭目、口张、下颌紧,推之不能合,呼吸喘促,两手指微弯。据谓病者于工作时间与人抵忤,被对方推倒所致。曾施针刺,既苏复昏。继注强心剂,数度无效,失去知觉,已逾6小时矣。余诊其脉,浮而数,趺阳脉,綮如丝,断其为“气厥”​。按病虽重,经时虽久,仍有可为。盖生机未至全绝也。乃由李xx老师先用针治,余即处方,并着先煲水以候煎药。针后稍苏,但不久复瞑。余着即服六味丸少许,即予拟方药连续灌进,精神复苏,遂约明日再诊。处方如下:紫石英18克寒水石12克龙骨12克石膏18克桂枝9克牡蛎24克大黄6克白石英21克干姜6克赤石脂12克滑石18克。越晨按时往诊,病者可蹒跚行,见其色稍润,其神已清。自云:服药后能宁睡,小便黄赤,未有大便,今早已啜粥,但觉头晕,胸中不舒。聆其声,低沉,舌色微红,脉来徐而不疾,一切有向愈之机。
再处方如下:茯苓30克白术24克龙骨30克桂枝18克牡蛎30克春砂花·58.12克炙草18克煎服。,心日而精神复康,不复再诊,并已能照常工作矣。(马云衢医案,录自《广东中医》3:33,1963)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历节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为什么叫历节呢?因为这种病往往出现疼痛遍历全身关节的症状。古人认...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朗读
()

猜你喜欢

[原文]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阿胶一两 甘草一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三味,取四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
吴茱萸汤方(可治胃下垂,肝寒所致;)[原文]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去上焦湿)[原文]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
桂枝附子汤方(风湿关节炎;有表证+湿) [原文]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二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原文]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方(肺著汤;胳膊肘内侧疼痛,肺经络过之处) [原文]枳实四枚 橘皮二两 桔梗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