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天雄散

天雄散朗读
天雄散方(里阴寒,不能自举,阳萎;嗜睡疲倦无力) [原文] 天雄三两 (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天雄散原文

天雄散方(里阴寒,不能自举,阳萎;嗜睡疲倦无力)

[原文]

天雄三两 (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用法]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天雄桂枝术龙骨,证状可自方中出,脐下有动更上冲,恶寒腰冷精常滑。此依据日人吉益。 东洞氏说,以定本方证状。
【凭证用方]失精,梦交,阴痿;老人腰冷,小便频数或不禁等而有本方证者。
【方证指要]
本方证状具见歌词,不赘。其脉当有芤动微紧之状。
【诸家经验]
​《腹证奇览》本方也主失精家,但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别。本方虽有桂枝、龙骨,但以白术、天雄为君,有下达、温寒、利水之意。腹证亦随之见腰腹冷、小便数、脐上剧动冲逆,脉见芤动迟,以其有失精、梦交。​
《方函口诀》云:此方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属阴证者。​《类聚方广义》阴痿病,脐下有动,或小便不利兼白浊者,严禁入房。服此方,不过一月,必有效。又,治老人腰冷,小便频数或遗溺,小腹有动者。​《皇汉医学》引东洞说:失精家,小便不利,脐下有动,或恶寒,或冲逆者,此方主之。
《外台》载《范汪方》疗男子虚,失精,三物散,即本方,无龙骨。云张仲景方,有龙骨。​《文仲》同。

[相关条文]

【13.25】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汉方应用】阳萎,遗精。

【典型医案】
肾虚头痛
刘xx,男,42岁,汽车司机。
主诉:头痛已1年多,时轻时重,最近头痛增剧,痛时觉头部空虚不能动,动则痛甚,并影响吃饭睡眠。大便时溏,小便多。曾经西医检查诊为神经性头痛,治疗无效,转中医治疗,服药时疼痛稍减,停药即痛。特由部关来穗求医。初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弦细,重按无力,诊为血虚头痛,用加味八珍汤治疗。服药3剂,症状未减,并有遗精,自诉过去亦常遗精,约三四天1次,时有腰痛,夜尿多。后诊为肾虚头痛,改用天雄散治疗。
处方:炮附子18克白术24克桂枝18克龙骨18克。煎水至八分,与米酒30克同服。3剂。
复诊:头痛大减,喜甚,继服药23剂,头痛消失。(程祖培医案,录自《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6:40,1964)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本篇讲了血痹、虚劳两个病。汉《易纬通卦验》中就有“太阳脉虚,多病血痹”一句。所谓“太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太阳...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朗读
()

猜你喜欢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滑石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一两  人参三两
()
温病汗吐下之后余热未尽之佳方;感冒后的低热不愈;大病后虚烦失眠;栀子豉汤方(烦躁导致的失眠)
()
麻黄茯苓汤方(寒湿在肌肉,黄肿)[原文]麻黄二两(去节)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防己 赤小豆一升
()
白术附子汤方(风湿关节炎,只有湿,无表证;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
()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肚子胀吃不下饭可用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 (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一两六铢,麻黄(去节)十六铢,生姜(切)一两六铢,杏仁(去皮尖)十六个,甘草(炙)一两二铢,大枣五枚。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