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大枣泻肺汤。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方解】胡希恕注:本方与皂荚丸治同均以祛痰为主,葶苈不仅祛痰,更可止咳,下水力猛,故加大枣和缓其性,临床可制成丸药服之。本方不仅用治肺痈,凡痰涎壅盛者,皆可用之,却不可用于脓成当排之证。冯世纶解读:葶苈子,味辛,寒。《神农本草经》谓:“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即有清热下水消痰作用。服用枣汤与皂角丸用枣糕的取意同,是用毒药攻病勿使伤正的配伍。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肺快化脓而未化脓)
[原文]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用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大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
胡希恕注:本方与皂荚丸治同均以祛痰为主,葶苈不仅祛痰,更可止咳,下水力猛,故加大枣和缓其性,临床可制成丸药服之。本方不仅用治肺痈,凡痰涎壅盛者,皆可用之,却不可用于脓成当排之证。
冯世纶解读:葶苈子,味辛,寒。《神农本草经》谓:“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即有清热下水消痰作用。服用枣汤与皂角丸用枣糕的取意同,是用毒药攻病勿使伤正的配伍。
【方证指要]以有喘鸣迫塞、气上不得息者为主证,兼见身面浮肿等。
【凭证用方]此方,治肺痈之始萌而未成者佳,并治支饮家之呼吸困难证。
【诸家经验】
《金匮述义》葶苈大枣泻肺汤,肺痈逐毒之治也。
《药征》用葶苈之证,浮肿、清涕、咳逆、喘鸣者也。尾台氏云:葶苈有甜苦两种,苦者良,炒用,以发油气为度。
《外台》引《近效》疗久上气,气急卧不得方,用葶苈子一味,熬令紫色,捣如泥,丸如梧子大,每食后,以枣饮下十丸,日二服。干枣十颗,擘碎,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用下丸,甚效。又引《肘后》近人有用紫莱一味, 因饮冷,上气发热,亦用本方。又,煎汤淡食,云愈多 《外台》大干枣三味丸,即大枣、葶愈妙,为肺痈奇药(见《万物医典》)。 苈子、杏仁三味,治渐成水病,更加大小便秘涩,头面身体浮肿,或作汤服之,即此方加杏仁也。
《治病法轨》肺气逆上,不能下行,则肺胀作喘,右寸脉洪实或实大者,用葶苈大枣汤。
冯世纶《经方六经类方证》:本方证当属阳明太阴合病证。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咳喘、吐黄浓痰偏实热证者。
[相关条文]
【14.23】咳而气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14.39】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典型医案]
《医学纲目》:孙兆视雷道矩病,吐痰,顷 万间已及一升,喘咳不已,面色郁暗,精神不快,兆与服仲景 世葶苈大枣泻肺汤。一服讫,已觉胸中快利,略无痰吐矣。《续名医类案》:薛立斋治一男子,咳嗽,脉紧数,服小青龙汤,一剂表证已解,更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喘止,乃以桔梗汤愈。又,张友樵治一酒客,夏月,痰喘,气喘,夜不得卧,服凉药及开气药,不效。有议用《金匮》麦门冬汤者。张诊之。右寸数实,此肺实,非肺虚也,投入人参,则立毙矣。遂用葶苈五钱(焙研),滑石五钱,煎服,立愈(此根据本方,以滑石易大枣也)。
简侯医案:曾于己丑年,治一马姓母,年六十余,住东火星庙巷。咳嗽喘急,身肿足肿,面肿颇甚,不能行,少食欲。诸医皆谓为不治。延予各往诊,脉沉实,舌淡黄苔,小便少而黄,大便间日或数日一次,不爽,为拟葶苈一两一钱,大枣六两,取净肉为丸,早晚各有一钱,车前子汤下。外用葱白一把,车前草连根一大株,共捣烂,炒热,布包,熨脐腹,日数次。六七日许,大小便转快,喘咳亦渐平,肿退去大半。再令接服两许,肿胀全消,咳喘亦已。
肺痈
辛未7月中旬,余治一陈姓疾。初发时,咳嗽,胸中隐隐作痛,痛连缺盆。其所吐者,浊痰腥臭,与悬饮内痛之吐涎沫,固自不同,决为肺痈之始萌。遂以桔梗汤,乘其未集而先排之。进5剂,痛稍止,诸证依然,脉滑实。因思是证确为肺痈之正病,必其肺脏壅阻不通而腐,腐久乃吐脓,所谓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治以桔梗汤。今当壅塞之时,不去其壅,反排其腐,何怪其不效也。《淮南子》云:葶苈愈胀。胀者,壅极不通之谓。《金匮》曰:肺痈,喘不得卧,即胀也。《千金》重申其义曰:肺痈胸满胀,故知葶苈泻肺汤非泻肺也,泻肺中壅胀。今有此证,必用此方,乃以葶苈子15克大黑枣12枚。凡5进,痛渐止,咳亦爽。其腥臭挟有米粥状之痰,即腐脓也。
后乃以《千金》苇茎汤,并以大小蓟、海藻、桔梗、甘草、杜赤豆出入加减成方。至8月朔日,先后凡15日有奇,用药凡10余剂,始告全瘥。9月底其人偶受寒冷,宿恙又发,乃嘱兼服犀黄醒消丸,以45克分作5服。服后,腥臭全去。但尚有绿色之痰,复制1料服之。乃愈,而不复来诊矣。(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79年3月)
痰喘
罗Xx,男,47岁。1978年1月25日初诊。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近日咳逆痰多,气喘促,胸闷胁胀,面部浮肿,大便较干,小便短少,脉滑苔白,舌质红,先宜泻肺化痰平喘。炒葶苈子9克大枣7枚姜半夏9克生甘草6克化橘红4.5克 冬瓜子、皮各9克礞石滚痰丸6克(包煎)。3剂。复诊:1月28日。药后气喘已平,咳痰亦减,大便量多而粘臭,小便较长,面浮渐消,脉长苔薄,宜理气化痰为续。方略。(何任医案)
本篇讲三个病。第一个是肺痿,“痿”,跟萎缩的“萎”是相通的,肺痿其实就是肺叶萎缩,现在用X线片拍出来有的患者确是肺叶萎缩。在仲景那个时代他就...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本篇讲三个病。第一个是肺痿,“痿”,跟萎缩的“萎”是相通的,肺痿其实就是肺叶萎缩,现在用X线片拍出来有的患者确是肺叶萎缩。在仲景那个时代他就
竹茹半夏汤。汉。仲景之伤暑。[原文] 竹茹二两 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半夏半升
白虎汤。汉。阳明病。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香蒲汤。汉。仲景之温病。[原文]大黄四两 香蒲一两 黄连三两 地黄半斤 牡丹皮六两 [用法]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黄连黄芩泻心汤。汉。阳明病。 黄连黄芩泻心汤方(口舌生疮)[原文]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猪肤汤。汉。少阴病。猪肤汤方 [原文] 猪肤一斤 [用法]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分温六服。(一说白粉即米粉,南阳林山则说白粉为白垩土) [相关条文] 【11.31】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