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汤。汉。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旋覆花汤方(类似脂肪肝,喜欢被捶打一下胸口才舒服,因寒湿导致肝内血管挤压变窄;石应轩注:胸口处刺痛或闷痛,捶打几下很舒服,新降即是降香;金匮叫肝著汤)
旋覆花汤方(类似脂肪肝,喜欢被捶打一下胸口才舒服,因寒湿导致肝内血管挤压变窄;石应轩注:胸口处刺痛或闷痛,捶打几下很舒服,新降即是降香;金匮叫肝著汤)
[原文]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方解】
胡希恕注:旋覆花下气,新绛行血,而葱散寒,三药协力治肝着,气血郁结而胸中痞满者。
冯世纶解读:旋覆花,《神农本草经》谓:“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脏间寒热,补中,下气。”为温中下气治里饮药。葱辛温,是有力的发汗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葱白:“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可知主要作用是发汗解表,治伤寒寒热,并有温中作用,与生姜非常相近。再看旋覆花汤的组成,方中葱白用十四茎,比旋覆花三两明显大,大得多,应是该方的主药、君药。新绛是何物虽至今未明,但已注明用“少许”,可知即使是活血药,亦不可能使本方成为活血破血之方。用葱白主在发汗,谓其有通阳作用,亦是指通津液以发汗解表,而不是通经活血。
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在考证白通加猪胆汁汤为通脉四逆汤之误时,明确指出:“葱白主在发汗,合用附子是解少阴之表,通阳是通津液发汗,脉微欲绝之证决不能再用葱白发汗。”其研究不但明确了其错简,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葱白的发汗作用。再看旋覆花的作用,即为降气化痰、补中下气化饮药。这样葱白与旋覆花合用则是在解表的同时利饮,其证恰与小青龙汤、五苓散等方证相似,即为外邪里饮证。这样可以明确,旋覆花汤的适应证为外邪里饮证,这样再看“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再看临床治验,多是疲劳受寒后,所出现有明显的表证,同时又有明显的里饮证,即外邪里饮证,亦即为太阳太阴合病证,用葱白温中发汗解表,用旋覆花温里化饮,两者组成为旋覆花汤方,其功能为解表的同时化饮,即主治为外邪里饮证。
通过方证分析,临床验证,旋覆花汤的主治作用是发汗解表同时利饮,所治“肝着”是外邪里饮的太阳太阴合病,而不是肝血瘀结之证。
冯世纶《经方六经类方证》: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闷、胸痛而无热象者。本方证所称肝着,常见于疲劳受凉后胸胁闷痛
[相关条文]
【15.27】胸痹,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旋覆花汤主之。
【16.29】妇人半产若漏下者,旋覆花汤主之;脉虚弱者,黄芪当归汤主之。
【典型医案】
冯世纶先生医案:宋某,男,52岁,2009年8月24日,驾车拉货一天,感到疲劳,吃完晚饭即睡,至昨半夜即感胸紧胀痛、恶寒,至晚益重难忍,时以两手捶击胸肋,谓捶后较舒,伴恶寒头痛,咳嗽无痰,口中和而思热饮,苔白,脉弦细。嘱其自采鲜旋覆花一把、葱白4根,生姜三片,煎汤一碗,热饮并盖棉被,身见微汗即可。翌日告谢痊愈。此案深深启发了我对旋覆花汤方证的认识。无论感冒、肝炎,或神经症、心脏病等病,凡见胸闷、胸痛而恶寒者可试用本方。
胁肋脘痛
沈某,21岁,初起形寒寒热,渐及胁肋脘痛,进食痛加,大便燥结,久病已入血络,兼之神怯瘦损,辛香刚燥,决不可用。白旋覆花新绛青葱管桃仁归须柏子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76年7月)
胁痛
陆xx,男,35岁,化肥厂职工。1975年11月19日初诊。左胁引痛,呼吸更甚,苔薄脉弦,此络气痹阻,不通则痛,所以不通者,痰阻之也。旋覆花12克(包)广郁金9克栝楼皮12克当归9克红花9克桔梗5克丝瓜络9克白蒺藜12克煅瓦楞18克炙甲片6克葱须2克(自加)。3剂。二诊:11月22日。药进1剂后,即觉痛减,3剂后痛去十之八,亦云效矣。仍以原法进,以撤其根。旋覆花12克(包)丝瓜络9克当归9克炙甲片6克煅瓦楞18克红花9克广郁金9克白蒺藜9克白芥子5克桔梗5克葱须2克(自加)。5剂。(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张宗良医案》 1979年10月内部资料)
半产漏下
任xx,女,32岁,农民。妊娠5月,负重受伤,半产后漏下鲜血或夹紫块,淋漓不断,已近2月。少腹刺痛,漏下痛轻,少顷复痛复漏。小劳则病加,切脉弦细,断为半产后瘀滞为患。用旋覆花汤加味:旋覆花(包)12克青葱管6支茜草6克丝棉6克熬砂糖.180·(搅冲)15克红酒(冲)1杯童便(冲)1杯。前四味用水煎,汤成去渣,冲入红酒、童便、砂糖,搅匀顿服。连服2剂,患者排出白肉片一块,少腹刺痛消失,漏下亦止,继予补养气血之剂而愈。(张哲臣医案,录自《浙江中医杂志》(2)*20,1966)
这一篇首先讲五脏的风寒,也就是说风寒侵犯五脏所出现的一些情况。其次是讲积聚。积聚是一个病名,也就是癃瘕。症瘕和积聚,实际上是一回事。积就是症,而聚就是瘕。&ldq...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这一篇首先讲五脏的风寒,也就是说风寒侵犯五脏所出现的一些情况。其次是讲积聚。积聚是一个病名,也就是癃瘕。症瘕和积聚,实际上是一回事。积就是症,而聚就是瘕。&ldq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汉。仲景之温病。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栀子十四枚(擘) 牡丹三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龙汤。。仲景之湿病。小青龙汤方(表寒里寒,咳嗽,冬天发作的哮喘,内有水饮型咳嗽;治疗小儿流鼻涕且咳嗽,发热且舌苔发白者;遇冷就咳,温度低就严重,是肺中有痰饮;表寒里寒,天变冷就咳,清晨咳而白天不咳;) [原文]麻黄三两 (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仲景之湿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厚皮的皮肤病,湿疣;阴天肌肉酸痛;脂溢性皮炎、手脚角质层过厚;又名麻杏薏甘汤)
防己黄芪汤。。仲景之湿病。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仲景之热病。[原文]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柴胡汤。汉。少阳病。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