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柏子养心丸

柏子养心丸朗读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柏子养心丸原文

  柏子养心丸

  《中国药典》:柏子养心丸处方

  柏子仁25g 党参25g 炙黄芪100g 川芎100g 当归100g 茯苓200g 远志(制)25g 酸枣仁25g 肉桂25g 五味子(蒸)25g 半夏曲100g 炙甘草10g 朱砂30g

  性状

  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先甜而后苦、微麻。

  炮制

  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柏子仁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处方

  柏子仁(鲜白不油者,以纸包,捶去油)白茯神 酸枣仁 生地黄 当归身各60克 五味子 辰砂(细研)犀角(镑)甘草各15克

  制法

  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

  用法用量

  午后、临卧津嚼1丸。

  摘录

  《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

  《医统》卷七十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处方

  柏子仁(鲜白不抽炽者,以纸包捶去油)2两,白茯神2两,酸枣仁2两,五味子半两,当归身2两,生地黄2两,甘草半两,辰砂(细研)半两,犀角(镑)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子大,金箔为农。

  功能主治

  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

  用法用量

  《丸散育丹集成》有黄耆。治血虚内热,失眠心悸,及妇女经少,瘦损潮热。

  摘录

  《医统》卷七十引《集验方》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拼音注音

  Bǎi Zǐ Yǎng Xīn Wán

  处方

  柏子仁(蒸,晒,去壳)4两,枸杞子(酒洗,晒)3两,麦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浸)1两,石菖蒲(去毛,洗净)1两,茯神(去皮心)1两,熟地(酒蒸)2两,元参2两,甘草(去粗皮)5钱。

  制法

  上为末,内除柏子仁、熟地黄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末和匀,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补肾滋阴。主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所致的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寐多梦,健忘盗汗。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临睡白汤送下。

  摘录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

...

朗读
()

猜你喜欢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
[原文]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栀子十四枚(擘) 牡丹三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黄连二两 黄芩三两 半夏一升 猪胆大者一枚(取汁) 上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纳胆汁和合,令相得,分温再服
()
可用于治疗皮肤发痒的皮肤病、荨麻疹,桂枝麻黄各半汤方(麻黄汤见后卷,冷风过敏、风疹、荨麻疹常用此方+蝉蜕连翘二花有特效;) 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
()
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