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朗读
【方解】  胡希恕注:茯苓利小便,芒硝除坚满,于木防己汤去石膏加此二味,故治木防己汤证心下痞坚甚、二便不利而烦渴者。【方证指要]以痞坚甚,小便闭,大便不利为主证。 【凭证用方]急性尿闭,冲心性脚气等而兼有大便不利者。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原文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原文]

  木防己二两 桂枝二两 茯苓四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方解】

  胡希恕注:茯苓利小便,芒硝除坚满,于木防己汤去石膏加此二味,故治木防己汤证心下痞坚甚、二便不利而烦渴者。

  【方证指要]

  以痞坚甚,小便闭,大便不利为主证。
   【凭证用方]
急性尿闭,冲心性脚气等而兼有大便不利者。

  【诸家经验]​

  《腹证奇览》心下痞坚,按之稍痛,且悸而小便不利者,此方证也。

  ​《脚气钩要》木防己汤,其虚者,外虽痞坚,内无积聚,水去气行而愈;其实者,复聚,仍依前方,减石膏,加芒硝之咸寒,峻开郁塞,以茯苓之淡利,千秋直输之水道,未有不愈者,配合之妙,非后世所及也。

  《类聚方广义》治脚气,一身面目浮肿,心下石鞭,喘满气急,咽燥口渴(简侯按:似宜加石膏),二便不利,胸动甚者,兼用铁砂炼、陷胸丸、蕤宾丸等。原南阳云:本论虽去石膏,如有热渴,不可去也。求真氏以本方治急性尿闭得速效。

  冯世纶《经方六经类方证》: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木防己汤证心下痞坚甚、二便不利者。

  【典型医案]

  张志民医案:张女士,1940年5月2日诊。小产后,腹胀大,系正虚水气内停,月经照行,脉沉弦,舌苔黄白相间,大便时闭,治当益气利水,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木防己、甘草、党参、芒硝各9克,桂枝、白术、冬葵子、冬瓜子、杏仁、赤白苓各12克。服药5剂,二便微利,腹胀大减,惟睡时仍有漉漉水声,脉弦,苔白,当再益气利水。上方去芒硝、冬葵子、冬瓜子,加生薏苡仁12克。再服5剂而愈。

  膈间支饮,心下痞坚结实,与木防己汤不愈者,宜于原方去石膏之大寒,以其但清郁热,不能去坚实之饮邪也。再加茯苓甘淡,引饮下行;芒硝成寒,软坚散结,以去心下痞坚。如此,膈问支饮乃由胃中下走小肠、大肠,但得微利则愈。本案患者小产之后,正虚水气内停,腹部胀大。且大便时闭,邪无出路。故方用木防己、赤白苓、白术、冬葵子、冬瓜子,利水从前阴而出;芒硝泻下,从后阴而出;桂枝通阳,助膀胱气化;杏仁开上,即所以泄下;复有党参益气,甘草和中。利水而不伤正气,方克有济。复诊腹胀大减,故于前方去芒硝、冬葵子、冬瓜子等通利之品,加生苡仁健脾利水,以善其后。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本篇主要讲痰饮。痰饮是一个病名,咳嗽是一个症状,往往咳嗽是由于痰饮所引起的,所以仲景把痰饮和咳嗽放在同一篇来论述。古代“痰"字和“淡”字是相通的,...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朗读
()

猜你喜欢

栝蒌茯苓汤方(在胃与心脏之间的部分有水饮)
()
温病汗吐下之后余热未尽之佳方;感冒后的低热不愈;大病后虚烦失眠;栀子豉汤方(烦躁导致的失眠)
()
理中汤方(脾胃寒湿,腹泻;又名人参汤) [原文]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
 [原文]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原文]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地黄三两 牡丹皮二两 [用法]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桂枝加葛根汤方(倪海厦常用来治疗学生跑操汗出后的感冒,也治面瘫嘴歪眼斜;急性扁桃体炎+连翘金银花浮萍蝉蜕,少商、商阳放血,扁桃体点刺放血,针刺后溪+照海;颈椎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