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汉。太阳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感冒3-4天,病毒进入肺,肺炎,发低烧多痰;喉咙痒的咳;又名麻杏甘石汤,麻杏石甘汤) [原文] 麻黄四两 (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感冒3-4天,病毒进入肺,肺炎,发低烧多痰;喉咙痒的咳;又名麻杏甘石汤,麻杏石甘汤)
[原文]
麻黄四两 (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相关条文]
【7.32】发汗若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汉方应用】外观似虚弱但肠胃强之人,喘咳,口渴,时常发汗,无发热恶寒,虫牙多。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外痔核,睾丸炎。
麻杏石甘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篇。本方是为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而设。其症或有汗或无汗,咳逆而喘,其病机由于邪热闭肺,肺热内郁,寒邪外束,故设此方,清热宣肺,降逆平喘之剂治之。
【方药】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
【方义】方中麻黄开肺之闭郁,杏仁降逆,石膏清肺热,甘草和中,合诸药共凑为方,有清热宣肺定喘之功。临床中凡属邪热闭肺,寒邪外束而变症各异的症候,俱投以此方,随症加减治之。举案如下。
曾某某 男 48 家住电信路老四号
1978 年 4 月 28 日,因患急性黄胆性肝炎,从某传染医院出院在家休养,三天前开始恶寒,身拥厚被,继则喉痛,汗出发热,不咳不喘,经服西药及注射西药后烧退,喉痛仍然,经查诊断为化脓性扁桃炎,喉痛痰多,喉中阻塞。脉浮大有力,苔薄黄。
【辨症】肺经郁热,表寒外束,邪热蕴毒,腐蚀肌肉化而为脓。
【治宜】清热宣肺解毒化痰养阴。
【方药】麻黄10g 生石膏30g 杏仁10g ,甘草10g 蒲黄10g 瓜蒌12g 玄参12g。二付。
1978 年 4 月 30 日,喉痛好转,痰减可食少量饮食,堵塞大减。原方二付。
赵某 女 5
1973 年 1 月 24 日,初起感冒恶寒发热打喷嚏流清涕,经打针服药后诸症好转,但仍咳嗽而喘,改服中医,已十多日,微汗出,感冒症状已不明显,但仍咳嗽喘气。脉浮大偏数,苔黄。
【辨症】表寒外束,肺经郁热。
【治宜】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10g。二付。
1973 年 1 月 27 日,诸症好转。原方二付。
刘某某 男 32 家住万寿路 6 号
1972 年 10 月 30 日,因家中劳作后全身发热,脱去上衣贪凉,初起流清涕打喷嚏,继则头痛身痛,咳嗽气喘,恶寒发热,遂求治西医逐渐好转,但咳喘不愈,间有微热,时逾一月,转而求治中医。目前咳嗽频频,气急息促,胸中隐痛,痰微黄不爽,微恶寒无汗,时有身热。脉浮而数,苔薄黄。
【辨症】表寒未解,热蕴肺经。
【治宜】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石膏30g 甘草10g 瓜蒌15g 枳壳10g。二付。
1972 年 11 月 4 日,病愈多半,仍用原方再进二付服后痊愈。
本案为外邪入肺,久而蕴热以致咳喘上气,治当清肃肺气,化痰宽胸降逆,借用麻杏石甘汤,清肺热宣表寒再加瓜蒌、枳壳化痰,宽胸降逆药症相投,故诸症速愈。前面第一案例初起仍是外感,因治疗不彻底,表寒未净,内热蕴于肺经,最终发展成化脓性扁桃炎,喉痛,痰多,堵塞咽管进食困难,其主症是表寒未净,肺经蕴热,表寒不去热无出路,久而化脓腐蚀肌肉,故酿成化脓性扁桃炎。首要的第一步必须宣肺解表而且同时清肃肺经蕴热挖除根源,故仍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加蒲黄以清血份之热,加瓜蒌以清痰热加玄参以养肺阴,因病情的主次分明,用药的主次亦配伍得当,故病情很快得控制而且速愈。第二案和第三病案相似,因第二案病情较轻,请读者对照参看自明。
【分析】麻杏石甘汤适用于邪热壅肺作喘症,太阳病发汗后表症已罢,邪传入里,化热壅迫于肺,以致肺失肃降而作喘。或因误下后,表罢邪热内陷,迫肺作喘,本症为邪热壅迫在肺,肺合于皮毛,故肺热薰蒸逼津外泄故见汗出。原文指出“无大热”一则说明太阳表邪已解,邪已入里,而无表热。再则说明邪热入里,壅入上焦气分,未至阳明胃腑故本症之喘独因邪热在肺,治当清宣肺热为主。本方取麻黄发散肺中郁热,降气平喘,但是麻黄辛温不宜于热症。故配石膏甘寒以清里热。麻黄得石膏之辛,且石膏之量倍于麻黄既能制麻黄辛温之性,又不减低其平喘之效。杏仁宣降肺气,协同麻黄以治喘咳,甘草和中缓急,调节诸药,本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麻黄汤去桂枝之辛温,加石膏之甘寒,能佐麻黄清泄肺热助杏仁止咳平喘,这一加一减则变辛温之剂为辛凉之方。四药配合,有清热宣肺降气平喘之功。医云:有汗不得用麻黄,无大热不得用石膏,以麻黄的药理功能来看,不同的配伍,所发挥的作用亦异。有汗禁用麻黄是指麻黄汤而言,因麻黄与桂枝配伍,走表发汗效攻专。本方仅用麻黄一味且与石膏配伍,则能透发在里之郁热,故攻专于清宣肺热而定喘。无大热用石膏是因石膏与知母配伍,能清阳明里热;与麻黄杏仁配伍,能清肺热而平喘,表无火热而里热迫肺者,用之甚当。
《类聚方广义》:麻杏石甘汤治喘咳不止,面目浮肿,咽干口渴,或胸痛者。又治哮喘,胸中如火,气逆延潮,大息呻吟,声如拽锯,鼻流清涕,心下痞塞巨里动如奔马者。又治肺痈发热,喘咳脉浮数,臭痰脓血,渴饮水者,宜加桔梗时以白散攻之。
《张氏医通》冬月咳嗽,寒痰结于咽喉,语音不出者,此寒客于会压,故卒然而暗也。麻杏石甘汤主之。
《幼科发挥》:五虎汤即本方加细辛,治寒邪客于肺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而见胸高气促,肺胀喘满两脇扇动,陷下作坑,鼻窍扇长,神气闷乱之症。
《伤寒来苏集》:治无汗而咳,大热者。
栀子豉汤。汉。阳明病。温病汗吐下之后余热未尽之佳方;感冒后的低热不愈;大病后虚烦失眠;栀子豉汤方(烦躁导致的失眠)
柴胡桂枝汤。汉。少阳病。柴胡桂枝汤方(乳腺小叶增生;乳癌+牡蛎;)[原文]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仲景之湿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去下焦湿)[原文]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防己黄芪汤。。仲景之湿病。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白术附子汤。。仲景之湿病。白术附子汤方(风湿关节炎,只有湿,无表证;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仲景之伤燥。[原文]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