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汉。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甘草小麦大枣汤方(可治小儿癫痫;用浮小麦;又名甘麦大枣汤) [原文]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擘)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可治小儿癫痫;用浮小麦;又名甘麦大枣汤)
[原文]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擘)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证指要]
以无端发作悲哭、怒骂、惊狂之状,腹部耘右下侧有拘挛结块或小腹有结块者为主证。西医,称此病证为歇斯底里。
【凭证用方]歇斯底里,小儿夜啼,舞蹈病,胃痉挛,子宫痉挛,痉挛性咳嗽,凡属于衰弱者之精神病等多有用本方之机会。
【诸家经验]
《腹证奇览》胸腹满而不实,但不柔软,仅见满,与大黄甘草汤腹证类似,其人躁,眼锐,时时发狂,数欠伸,或喜或怒,或笑或泣,其状如狐邪凭身。俗称色狂者,亦间有此证。《方函口诀》云:以本方施之昼夜啼哭不止之小儿,亦有速效。《汉法医典》神经衰弱及歇斯底里重症者,用甘麦大枣汤。《要诀》本方,以特显著于脑神经系统者为主。求真氏曰:藏躁者,妇人子宫病性神经症也,用小麦以养心气,甘枣以缓急迫。日人粟园云:妇人脏躁,右侧腹下拘挛结块者,有速效。《和汉医学真髓》先哲云:小儿夜啼客忤拘挛之在左者,为柴胡证;在右者,宜本方。日人松园云:此方煮法,先将大枣、甘草入水三合,煎取一合五勺,去滓。别以小麦粉5~8克,用50毫升乃至100毫升之水溶解之,待上药煮沸后去火,稍待微温时,和入搅之,令匀,更加武火使大沸,一滚即止,去滓,服。又云:歇斯底里证,非仅限于妇人,男子及小儿亦有病之者,奔豚证亦然。日人云:凡遇心脏跳动,及全身动甚时,均可用此方。又,此方全为食物疗法。古时遇此等神经症状者,即以百合或小麦之淀粉质治之。
近人杨华亭云:妇人脏躁多因气郁以致血燥上冲脑部,于本方内重加乌药、香附、赭石三味服之,每奏奇功。
【汉方应用】神经质,情绪多变,哈欠不断。精神分裂症,歇斯底里症。
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汉。仲景之伤暑。黄连三两 半夏半升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刘昆湘曰:暑邪肺为先受,逆传入心,其所以自气陷血者,必其人血分素有热也。暑邪陷血,内干于心,故心气热而神乱。心热,故烦躁夜卧不安。神乱,故谵语意识昏昧。
麻黄加术汤。。仲景之湿病。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仲景之伤燥。[原文]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仲景之伤燥。[原文]栀子十四枚(擘) 连翘二两 甘草二两 栝蒌根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汉。少阳病。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宋版称之为四逆散,可用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脓疡)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仲景之伤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苓芍术甘汤;湿气重的人感冒可用此方,苓芍术甘汤) [原文]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