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枳术汤

枳术汤朗读
枳实白术汤方(胃部敲击咚咚响有鼓音,中空,为水饮在胃中间,脾太湿)

枳术汤原文

枳实白术汤方(胃部敲击咚咚响有鼓音,中空,为水饮在胃中间,脾太湿)

[原文]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用法]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证指要】
以心下坚满,不能食,小便不利为主证。
【凭证用方】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之小便不利,而腹中有块痛者(《临床实用方剂》)。
【诸家经验】​
《类聚方广义》此方及木防己汤之痞坚,十枣汤之痞鞭满,甘遂半夏汤之坚满,大陷胸汤之石鞭,其形状虽不同,均属水饮,但以其缓急剧易,以兼证之异,主方各不同耳。
《外台》引《文仲》徐玉枳实散,用枳实半斤(炙)、桂心一斤,茯苓、白术各五两,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二匕,主消肿,利小便,兼补疗风虚,冷胀,不能食方。​《千金》白术、枳壳(炒)等分,捣蜜丸,空腹饮水下二十五丸,主治结气。​《圣惠》于本方,加半夏、生姜,水煎,治癖结,不能饮食,心下虚满如水者,名枳实散。又,于本方加神曲各一两为简侯按:此方治腹水,即治肝散,不计时候,热酒调下一脏硬变也。然单用于此证者,甚罕。求真氏云:此方,有治 钱,治膈气,心胸间痛。又,腹水作用。又据《类聚方广 于本方加桂心、生姜,治饮义》所引肥气如覆杯之语,谓癖,心下坚大如杯,时腹疼是述肝脾二脏中之一种肿大,连及于心下之证治,本方单用 痛。​《是斋百一选方》于本于此证者颇稀,而与大小柴胡 方,加吴茱萸、茯苓、生姜,汤合用之处较多云云。如此治一切浮肿,水气亦可治。说,则本方亦能治肝脾肿大之腹水证矣。沈明宗云:见心下坚大如盘,当审虚实寒热,脉之浮、沉;迟、数;大、小为异,不得执方而误用也。​《医方论》此方,一补脾,一去实,简当有法,勿以其平易而忽之。

【典型医案】
脘腹胀(胃下垂)
唐xx,男,47岁。1972年11月4日初诊。脘腹胀滞,食后为甚,自觉按之有坚实感,大便欠调,或难下或溏泄,苔厚,脉涩。宜健脾胃消胀满。
枳实12克土炒白术9克补中益气丸15克(包煎)。10剂。
复诊:11月15日。上方服用3剂后即感脘腹胀滞减轻,大便日下已成形,服完10剂甚感轻舒。验不变法,原方再续7剂。(何任医案)
便秘
患者白x,男,成年,厂长,住大良。初起左胁下疼痛,用止痛针后痛已止。但当晚又剧痛,经大良西医会诊,认为是肾结石,送入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用X光透视,未发现肾结石,但因痛势甚剧即留医。每日打针服药止痛,经10多天痛已减,出院。当晚其腰胁腹之痛又复发,且痛更甚,即把患者送来广东省中医院。
初诊:腰腹及左胁痛,腹胀不舒,在问诊中知病者素有便秘,及痛势初起时,由前面左腹胁先痛,后放射至腰部。根据这情况和腹胀不舒等症,认为是大便郁结肠中(左降结肠处),而致左腹 腰 胁疼痛。又见患者每在痛减之后有面色青白等体虚之象,且舌无厚苔,故在治疗上不能用苦寒峻下之法,考虑用《金匮》中之枳术汤法健脾行气,使邪去而正不伤。处方:枳实15克白术15克。(药渣再煎服)二诊:病情好些,大便仍未有,惟药已对症,故继用前方并倍增其量。处方:枳实30克白术30克郁金9克。三诊:大便已有,便后痛势大减,睡眠亦甚好,病者表现非常愉快,再以原方加味。处方:枳实15克白术24克郁金9克当归12克生甘草12克。四诊:服前药后继续有大便,已全无痛,由于病者仍较虚弱,乃继用下方调理。处方:枳实15克白术24克郁金9克当归12克生甘草12克生黄芪12克。五诊:4天来其痛无复发,面色转红,精神亦渐好,食欲渐佳,嘱其再配上药4剂,每天1剂,以便调理而收全功。(阮君实医案,录自《广东中医》2:101,1960)
评议
心下,即胃之上脘。胃中有水饮,故心下坚;大如盘,是形容坚的面积;边如旋盘,是言其外坚而中空。此为水饮所作,与“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之由于阳虚寒凝所致者不同,故不用桂枝去芍药加庥辛附子汤辛甘温散,而以积术汤攻坚消痞,健脾强胃以主治之。得腹中软,则水饮自散,痞坚自消矣。后世张洁古治痞用枳术丸,即从此汤化出。但此乃水饮所作,故方中枳实用量大于白术,意在以消为主,寓补于消,作汤以荡涤之。彼属食积所伤,故方中白术用量重于枳实,意在以补为主,寓消于补,用丸以缓消之。一汤一丸,各有深意,学者当细玩之。
案一患者脘腹作胀,经西医诊断为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审其脉证,脘腹胀满,食后更甚,大便不调,脉现涩象,乃是脾虚气滞所致,症状与《金匮·水气篇》枳术汤证颇相类似,故用消痞健脾之积术汤并益气升阳之补中益气丸合治而获效。案二患者因便秘导致腰腹胁痛,腹胀不舒,本应采用苦寒峻下之法,但又由于患者面色青白,舌无厚苔,气血虚弱,不宜峻下,故投以枳术汤健脾行气,待气行则便通,通则不痛矣。此乃治便秘腹痛之变法,非常法也。唯有知常,方能达变,遣方用药才可出奇制胜。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朗读
()

猜你喜欢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黄芩三两 地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大便利,止后服。
()
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
桂枝附子汤方(风湿关节炎;有表证+湿) [原文]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二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原文]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宋版称之为四逆散,可用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脓疡)
()
[原文]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