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术汤。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枳实白术汤方(胃部敲击咚咚响有鼓音,中空,为水饮在胃中间,脾太湿)
枳实白术汤方(胃部敲击咚咚响有鼓音,中空,为水饮在胃中间,脾太湿)
[原文]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用法]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证指要】
以心下坚满,不能食,小便不利为主证。
【凭证用方】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之小便不利,而腹中有块痛者(《临床实用方剂》)。
【诸家经验】
《类聚方广义》此方及木防己汤之痞坚,十枣汤之痞鞭满,甘遂半夏汤之坚满,大陷胸汤之石鞭,其形状虽不同,均属水饮,但以其缓急剧易,以兼证之异,主方各不同耳。
《外台》引《文仲》徐玉枳实散,用枳实半斤(炙)、桂心一斤,茯苓、白术各五两,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二匕,主消肿,利小便,兼补疗风虚,冷胀,不能食方。《千金》白术、枳壳(炒)等分,捣蜜丸,空腹饮水下二十五丸,主治结气。《圣惠》于本方,加半夏、生姜,水煎,治癖结,不能饮食,心下虚满如水者,名枳实散。又,于本方加神曲各一两为简侯按:此方治腹水,即治肝散,不计时候,热酒调下一脏硬变也。然单用于此证者,甚罕。求真氏云:此方,有治 钱,治膈气,心胸间痛。又,腹水作用。又据《类聚方广 于本方加桂心、生姜,治饮义》所引肥气如覆杯之语,谓癖,心下坚大如杯,时腹疼是述肝脾二脏中之一种肿大,连及于心下之证治,本方单用 痛。《是斋百一选方》于本于此证者颇稀,而与大小柴胡 方,加吴茱萸、茯苓、生姜,汤合用之处较多云云。如此治一切浮肿,水气亦可治。说,则本方亦能治肝脾肿大之腹水证矣。沈明宗云:见心下坚大如盘,当审虚实寒热,脉之浮、沉;迟、数;大、小为异,不得执方而误用也。《医方论》此方,一补脾,一去实,简当有法,勿以其平易而忽之。
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汉。仲景之温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黄芩三两 地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大便利,止后服。
防己黄芪汤。。仲景之湿病。防己黄芪汤方(帮助减肥;小肚子凸起的将军肚)[原文]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桂枝附子汤。。仲景之湿病。桂枝附子汤方(风湿关节炎;有表证+湿) [原文]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二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仲景之热病。[原文]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汉。少阳病。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宋版称之为四逆散,可用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脓疡)
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仲景之伤风。[原文]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