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义]
此辛温散寒,救误之方。
[主治]
太阳病误用攻下药后,胸部发满,脉象急促,恶风寒发热之桂枝证尚在者。
按:未经误用攻下药,如遇此证时,也可使用本方。
[药品]l
桂枝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二至三钱 大枣二至四枚^
[加减法]
兼脉微,恶寒较甚者,加附子一至三钱,名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煎服法]
用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取微汗,余如桂枝法调养。
[用药大意]
桂枝、生姜散寒,大枣、炙草补中。去芍药是因为这种胸满,宜升不宜降,宜散不宜敛,宜温不宜寒故也。
[禁忌证]
有口苦、喜饮、喜冷等热证者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此治太阳病误下后表证未罢,阳气被伤较甚,除胸满外兼脉微、恶寒之方。
(2)小柴胡汤:此治少阳病胸满兼有寒热往来证之方。
(3)大陷胸丸:此治下后形成结胸证,表证已解,胸部满而兼痛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本汤主之。(21)翰卿按:太阳病误下后,胸阳被伤,出现胸满,治当振奋阳气,故不宜芍药之酸敛。要之,本证主证除下后胸满、气促外,余同桂枝汤证。
2太阳病当汗解而误下之,致气上冲,脉促,胸满,即心下膨满者以本方主治之。与太阳病下之后气上冲者宜与桂枝汤之时相似。然其间自有差别,即桂枝汤证虽经误治,未至腹力脱弱,腹直肌尚挛急,故用有芍药之桂枝汤。本证由误治,腹力既脱弱,腹直肌不惟不挛急,且此腹力脱弱使上冲证增剧,并使脉促胸满,故用桂枝汤去芍药以应之也。(《皇汉医学》)映淮按:去芍与不去芍,应以脉促、胸满着眼较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