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义]
此是小结胸证,清热、降痰、开胸膈之方。
[主治]
小结胸病,心下部胃脘胀满,按之则痛,脉浮滑。但必须具有口苦,痰饮,热痰互结现象
[药品]
瓜蒌实三至五钱 黄连一至二钱 半夏一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先煎瓜蒌至一茶杯半,去滓,入黄连、半夏,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黄连清内热,半夏去痰饮,瓜蒌开胸膈。
[禁忌证]
心下满痛喜按之虚证不可服:没有热痰现象,或脉不浮滑之寒证不可服。
[类似方剂参考]
(1)大黄黄连泻心汤:此是治心下痞满不痛而无痰饮之方。
(2)半夏泻心汤:此是治心下痞满不痛,寒热夹杂,虚而有痰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本汤主之。(138)翰卿按:小结胸证,比大结胸证病势较轻,其痛部位,正在胃口,并不涉及其他部分,疼痛程度轻,虽有拒按,但不按则不痛是其特点也。大小结胸都是水火互结在胸膈部的证候,水包括痰饮,火包括一切热邪而言。大小陷胸汤、丸,正是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制定出的不同治法,我们应从这些地方体会其辨证施治的方法。
2.治胃炎之多黏液者。小结胸与痞,俱是胃炎,其证极相似,但小结胸多黏液也。(《伤寒论今释》)
3.本方加枳实、栀子治火动有痰,嘈杂。(《证治大全》
4.治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手足有凉时,其脉洪,者,热痰在膈上也。(《张氏医通》)5.大小结胸的鉴别点,如果仅以结胸部位来分,似尚不够全面……其主要不同点,当在大结胸为石硬而痛不可近,小结胸为按之则痛,再参合其他脉证,庶几可以不致混淆。(《伤寒论译释》)
5.大小结胸的鉴别点,如果仅以结胸部位来分,似尚不够全面……其主要不同点,当在大结胸为石硬而痛不可近,小结胸为按之则痛,再参合其他脉证,庶几可以不致混淆。(《伤寒论译释》)
6.此证若但痰饮结于心下,而脉无滑热之象者,可治以荡胸汤(瓜萎仁生黏石苏子芒硝)。(《医学衷中参西录》)
7.小结胸与,其证极相似,按之则痛,不欲近手者,小结胸也。按之则痛,虽痛其人反觉小安,欲得按者,痞也。(《伤论集成》)
8.治食积痰壅滞而喘急。(《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