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医案】
《吴鞠通医案》:钱氏,三十四岁。寒痹,脉弦短涩而紧,少腹痛不可忍,兼有痰饮胃痛。丸方:生薏苡仁八两,熟附子二两,云苓块八两,炒苍术六两,萆薢四两,川椒炭三两,小茴香四两炒,川楝子三两,木通四两,共为细末,神曲为丸如小梧子大,每服三钱,姜汤下。尚炽昌医案:曹某,男,五十岁,工人。患肋间神经痛十余年。1975年1月4日晚,因连日劳累,觉胸部胀痛加重,至次晨疼痛无休止。此后,二十余来日,胸部持续胀痛不止。严重时常令子女坐压胸部,一致寝食具废,形神衰疲。伴有呕恶感,口唾清涎,畏寒肢冷等证。经西医检查,超声波提示肝大,X线为陈旧性胸膜炎,钡餐显示胃小弯有一龛影,其他无阳性发现。曾用西药解热镇痛剂、血管扩张剂、制酸、解痉、保肝、利胆及中药活血化瘀祛痰法,均无效。疼痛严重时,用杜冷丁能控制三四个小时。1975年1月8日初诊:形证如上,闻及胃部有振水声,脉细弦,舌淡苔白润多水。属寒湿胸痹,宜温阳利湿。先予薏仁附子散:附子15 克,薏仁30克。两剂。1月30日复诊:述服药当晚痛减,可安卧三四个小时。两服后胸痛又减,饮食转佳。即于前方合理中和栝蒌半夏汤,三剂。2月2日三诊:痛疼大减,仅遗胸中隐隐不舒,体力有增,饮食渐趋正常。改拟附子理中汤合小建中汤,三剂,胸痛止。又续服十余剂,钡餐透视龛影消失,胸痛未再复发。
《腹证图录》鹤台先生医案:一妇人二十七岁许,患证已三年,诸医术尽。后请余治,乃往诊之。腹满,身重如孕,虽不敢卧,然心烦而不能不行。余因术未熟,故见腹坚满,误以大承气汤攻之,无效。因转与大柴胡汤,凡半年余,亦无效。(中略)先生乃往诊察,责余曰:“汝术未娴,故后有病者乞治,必须告我。今此腹证大误,汝犹不知,投以峻剂,使病者受苦,至不仁也。夫大承气汤之腹证,坚满按之有力,且腹底有抵抗。又大柴胡汤证,胸胁苦满,腹实,少有拘挛。今病者虽腹满,按之濡,且腹底无力,身甲错,腹皮急,此即薏苡附子败酱散之正证也。而汝所投之药方,孟浪甚矣。”余惶恐谢过,慎与此散,不满二旬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