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临床使用经验或相关医案

()

  【典型医案]​

  《成绩录》:一男子,年二十有余,咳嗽数日,时时咯血,胁下结硬,脐旁有动。先生诊之,与黄土汤,四五日而血止,咳未解,乃与小柴胡汤,而诸患愈。尔后复发咳,于是作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与之,全复常。《汉方与汉药》和田正系氏医案:此为自身之体验。年末严寒之季,连续三日夜半出诊,身体冷却引起支气管炎。无热咳嗽,咯吐大量黏稠痰,咳时伴有噫气,时时呕吐。全身似有恶寒之冷象,遇寒与小风即感身冷,已处于机能衰弱无元气之境地。既不是阳证,又非附子证,故用本方。服一次,即觉体温、咳消、精神振作。一周痊愈。

  痰饮例

  1叶瑞初君,丽华公司化妆部。初诊2月17日。咳延4个月,时吐涎沫,脉右三部弦,当降其冲气。茯苓9克生甘草3克五味子3克干姜4.5克细辛3克制半夏12克光杏仁12克。二诊2月19日。两进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咳已略平,惟涎沫尚多,咳时痰不易出,宜与原方加桔梗。茯苓9克 生草3克五味子1.5克干姜3克细辛1.8克制半夏9克光杏仁12克桔梗12克。

  服初诊方凡2剂,病即减轻。服次诊方后,竟告霍然。(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79年3月)

  例2

  孙xx,男,60岁,干部。1977年12月29日初诊。痰喘咳逆,胸脘满闷,剧则气冲上逆,阵咳必至面红头昏始已,畏寒溲少,面浮,脉沉,苔白满,宜平气蠲饮。,C川桂枝6克·茯苓18克生甘草6克五味子4.5克北细辛3克干姜3克姜夏9克杏仁9克陈蒲壳15克川贝母4.5克化橘红4.5克。3剂。

  复诊:1978年1月2日。药后咳逆轻,冲气见平,畏寒已解,溲较利,原方再续。川桂枝6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五味子4.5克北细辛3克姜夏9克杏仁9克陈皮6克陈蒲壳15克。5剂。(何任医案)

  咳嗽

  张XX,1945年3月13日初诊。感寒而咳,润肺化痰加表药可也。桔梗4.5克川象贝各9克杏仁12克茯苓12克陈皮6克姜半夏12克生甘草6克防风6克苏子9克化橘红6克竹茹9克冬桑叶9克。3剂。3月22日复诊。咳愈复起,是为懒服药之故,致邪得乘机活跃,多言则呛,是为气逆。当降之,可与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白茯苓12克生甘草6克五味子3克干姜3克细辛3克姜半夏9克杏仁12克。3剂。服后咳呛即愈。(张志民医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