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的经方(7篇)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的条辩(29条)

()
水气病就是后世所说的水肿病,是因水而成病。这个“气”字跟风气、湿气是相同的,指的是邪气、病邪,也就是水邪为病。本篇就是讲水邪为病,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本篇根据不同的脉证,把水气病分为五种,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这五种类型。好像是痰饮一样,痰饮是分为四种,而水气分为五种。它与五脏水不同,比如水在肺脏、在肾脏、在肝脏等等。还有,同样是水肿,有水分、有血分、有气分的区别,都要根据具体的证候辨证治疗。水气病的形成,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所致。古代医家张景岳早就指出,水肿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病变。因为肾主水,所以水气病其本在肾。而其标在肺,因为水化于气,要靠肺的气化作用,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才能水津四布。而其制在脾,因为脾土能制肾水,按照五行来说,补土可以制水。大自然也是一样,水来了,我们可以用土去掩,叫水来土掩,给它堤防加高,大量的土堆上去,就可以制水。所以,水肿主要跟肾关系最为密切,其本在肾,因为肾主水液。水又化于气,所以其标在肺。土能制水,所以其制在脾。它又同三焦、膀胱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膀胱与肾相为表里;三焦是气水之通道,所以关系较为密切。在治疗措施上,本篇提出了发汗、利小便、逐水这三大法则,对指导临床意义很大。
枳实白术汤方(胃部敲击咚咚响有鼓音,中空,为水饮在胃中间,脾太湿)
()
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腹部硬邦邦的,里寒太盛;水与营养液积累在胃膜上)
()
桂枝加黄芪汤方(黄汗) [原文]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五枚 黄芪二两 [用法]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黄芪芍药桂枝汤方(腋下流出黄色的汗;金匮中为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汗)
()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原文]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
甘草麻黄汤方(加生半夏是治疗脑部积水的基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