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痉湿暍病脉证治二相关内容

经方

桂枝人参芍药汤
栝蒌桂枝汤方
瓜蒌桂枝汤

条辩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11条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后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痉病有灸疮,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xiè齿,可与 大承气汤。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