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龙骨

龙骨朗读
113龙骨【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

龙骨详情

  龙骨

  龙骨主,惊悸证,恐不安,脉芤动,

  多梦萦,恶人声,汗淋漓,醒后征,

  遇事惧,面潮红,易紧张,身汗冷。

  龙骨脉,浮大空,轻即得,重无踪。

  脐下悸,是特征,薪传自,东洞翁。

  一一三、龙骨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

  【产地】多产于我国山西四川等处山岩中,为一种化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龙骨为固敛正气,镇纳浮阳要药,主安心神辟惊烦,治泄痢脓血,崩带遗精,镇喘逆,敛虚汗,收疮口,疗脱肛。

  【别录】心腹烦满,恚怒,气伏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四肢痿枯,夜卧自惊汗出,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白龙骨主多寐泄精,小便泄精。

  【甄权】逐邪气,安心神,止夜梦鬼交,虚而多梦纷纭,止冷痢,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

  【日华】开孕漏胎,止肠风下血,鼻洪吐血,止泻痢渴疾,健脾,涩肠胃。

  【药征】主治脐下动也,旁治烦惊失精。

  【灵胎】敛气涩血,定志安神。

  【用量】普通二钱至三四钱。

  【禁忌】收摄太过,若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多致溺赤涩痛,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川椒,忌鱼及铁器。龙骨今所用者皆石质也,过去有人误解为龙之骨化石,实则为化石之一种,质细而性纯,如同禹余粮亦为石之一种,故二者功能相近,常与牡蛎合用。系土中石类,潜藏于土中,是天水之阳,以归地下,故能潜纳肾气.收敛心神.因其潜纳之性也。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泥沙即得,煅龙骨即置铁锅中,煅透,即得。

倪海厦讲龙骨

一一三、龙骨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

  113味,龙骨,龙骨是一种化石,那过去有人说是什么恐龙猛龙啊一大堆的,其实是一

  般的化石,一种化石,石类的一种东西。

  龙骨的性,味甘性平,这个要记得。金石类的药都有重镇的功能,往下沉的功能,所以一个人如果心气很慌很乱,焦虑,心气提起下不来,就是说金石类的。

  龙骨,诸位可以看“味甘,平。主心腹鬼疰”有没有?什么精物老魅,就是说被吓到嘛,不是真的说看到,胆子很小,女子漏下,主漏不止,下去了就不止,像子宫颈癌就会有滴漏,经常出血,癃瘕坚结,肚子里子宫妇科的硬块肿瘤都可以使用。

  龙骨的【主治】,它主治:固定正气,镇压扶阳的药,我们什么叫做扶阳?常人,阳就是阳,阴就是阴。所以我们可以用离中虚,坎中离来代表他,那阳是伏,潜在阴的里面,这叫做正常。

  这个肺,这个心脏,心脏的火没有肺的金来克制它的时候,这个心脏火会过热,心阳就会上浮,就会浮阳。那浮阳上去的时候,我刚刚在跟诸位假想,肺是汽车的冷却器,水箱,心脏是汽车的引擎,心脏过热,引擎过热会是浮阳,那心跳心悸心慌乱我们都可以用,龙骨这个药常常跟牡蛎是混合在一起的,这都是咸味的药,咸味能够软坚,坚就是硬块,我们治疗甲状腺肿瘤或是子宫癌或是胸部有肿瘤有硬块的都是利用咸味的药,因为咸味的药能够软

  坚。

  那像这个能够振奋心阳的,举例给你听,像有一个年青人跑来说,“哎呀,我这个晚上睡觉在梦遗啊,梦遗得很严重,没有办法控制”,每天晚上只要睡得,气血很暗,这种就是阳门,阳不守,固阳的时候,我们用龙骨牡蛎固阳。对,经方,金石类的药是固阳,我们开处方的时候,金石类的真的是很快,病人遗精或者是小便没有办法控制,一剂下去就止掉,马上就改善下去,这就是我们经方金石类的药。

  龙骨牡蛎,这个本身,它本身是没有毒的,所以它有些时候治疗像脱肛收敛固涩,固敛正气。

  【药征】主治脐下动,肚脐以下的震动。我们人身在中医的看法里面常常会出现脐下有动悸,肚脐以下的悸啊,心下悸,这个悸,就好像病人也会跟你讲心脏在跳,我的心脏在跳,动悸啊,这个就是这里讲的悸,那成因,我们怎么处方,就会在伤寒金匮里面跟诸位讲,龙骨是治疗脐下动悸其中的一味药。

  所以一般我看到病人的时候,神不守,很慌乱,心神不守,盗汗,我都会用到龙骨,尤其是遇到盗汗遗精的时候,慌乱焦虑就会用到龙骨。像南派用控髓丹啊,用了更凉,我们要用龙骨。

猜你喜欢

171知母【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一名蚔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蝭母。
()
246、蟅虫(地鳖中、土元)【本经原文】味咸,寒,有毒。治心腹寒热洒洒,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生子大良。生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一名地鳖。
()
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264附子【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