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马钱子

马钱子朗读
马钱子(《本草纲目》)为马钱科木质藤本植物马钱 Strychnos nuxvomica L.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取出种子,晒干,除去杂质,用砂烫至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棕色。药材性状:气微,味极苦。以个大、饱满、质坚、无杂质者为佳。砂烫后入药。

马钱子详情


马钱子(《本草纲目》)为马钱科木质藤本植物马钱 Strychnos nuxvomica L.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取出种子,晒干,除去杂质,用砂烫至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棕色。药材性状:气微,味极苦。以个大、饱满、质坚、无杂质者为佳。砂烫后入药。
【历史】
马钱子始载于《本草纲目》​,原名番木鳖,李时珍谓:“生回回国,今西土邛州诸处皆有之……生青熟赤,亦如木鳖。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又云:“状似马之连钱,故名马钱”​。又名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本草纲目》),苦实(《本草原始》),马前、牛银(《本草求原》),大方八(《中药材手册》)等。马钱子过去多为进口,现国产渐多。马钱子入药的记载始见于明代。​《本草纲目》谓:“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至清代,严洁等在《得配本草》加以补充,言其“散乳痈,治喉痹,涂丹毒”;《外科全生集》则谓其“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清代以后的医家对其功用不断加以扩充,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毒甚烈……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他药”;《中药志》又谓其“散血热,消肿毒;治痈疽、恶疮。​”逐渐总结了本品活血消肿、通络散结止痛诸功效,尤以现代对本品的研究和临床新用较多。

【性能】
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功效】
活血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应用】
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本品苦泄温通,入肝经血分,善活血通络、散结消肿,又长于止痛,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治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肿疼痛诸证。不论单用或入复方,外敷或内服均有良效。如《中医百症用药配伍指南》舒筋丸,即单用本品研末,以面糊为丸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0.3~0.6g,每日2次;用杜仲3g煎水送服,治腰疼、失闪岔气。临床常与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续筋接骨之品配用,如《救生苦海》马前散、​《集验良方拔萃》青龙丸等,马钱子与乳香、没药、穿山甲、骨碎补等同用。​《急救应验良方》九分散以之与麻黄、乳香、没药各等份为末,每服九分,酒下,不效,过3小时后再服;并以烧酒调适量外敷,治跌打损伤,伤筋动骨,青肿疼痛。​《医宗金鉴》八厘散则用制马钱子、苏木面、半两钱、红花各3g,自然铜、乳香、没药、血竭各9g,麝香0.3g,丁香1.5g,共为细末,黄酒温服,童便调亦可,治跌打损伤,以接骨散瘀。​《医宗金鉴》散瘀和伤汤,与红花、生半夏、骨碎补、甘草、葱须,加醋煎汤,熏洗患处,一日数十次,治一切碰撞损伤,瘀血积聚。马钱子与自然铜、川续断、赤芍、乳香、没药等共研为细末,用适量黄酒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在患处包扎固定,治疗锁骨骨折[陕西中医,2004,25(8):718]。二、风湿顽痹,麻木瘫痪
本品为苦温之品,善“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外科全生集》),通经络,透达关节,止痛力强,为治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瘫痪之佳品。单用有效,亦常配伍袪风散寒、胜湿止痛、活血通络之品,尤长于治疗风湿顽痹及麻木瘫痪等证。​《现代实用中药》即以本品研末,与等份甘草粉蜜丸服之,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等证。​《医学衷中参西录》振颓丸以马钱子与人参、白术、当归、乳香、没药、蜈蚣、穿山甲配伍,治痿废及偏枯麻木诸证。以制马钱子60g,乌蛇、川牛膝、川木瓜各50g,白酒1500ml,制成药酒,每日2次,每次服5~10ml。患者服药酒一料,症状明显好转;续服一料,病情基本痊愈[河南中医,1998,18(6):366]。采用LF-2型多功能药物导入电疗仪,将电极衬垫浸入5%马钱子液中,然后放置在治疗部位,阳极紧贴肩骨禺穴,阴极放置在相应穴位肩贞或肩前,用尼龙带固定。每天1次,每次20~25分钟,12次为1个疗程。50例漏肩风患者经治疗6~36次,痊愈41例,显效7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达100%[湖北中医杂志,1991,13(4):38]
现代取马钱子通络止痛之功,常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外伤性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患,均取得较好疗效。兹分述如下:
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用乌马四物汤治疗痛痹131例,治愈69例(占52.7%),有效50例(占38.2%),总有效率为90.9%[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25]。用复方马钱子丸治疗痛痹76例,结果治愈5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兵团医学,2005,(2):36]。用通痹胶囊(每粒胶囊中含生马钱子粉0.1g,全蝎、三七粉各0.2g)治疗风湿痹痛,每次2粒,一日2次;如服用2天后无不适,可每次3粒,1日2次,早、晚饭后服。10天为1个疗程,患者服2个疗程病愈[河南中医,2007,27(8):74]。
2.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用速效马钱子散(马钱子、徐长卿、全蝎、穿山甲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70例,治愈32例,显效20例,好转12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43]。采用中药熏蒸疗法将透骨药浴液(制川乌、威灵仙、乳香、麻黄、制马钱子、透骨草等)加入熏蒸药浴器对患者进行熏蒸,每次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温度高低及时间长短根据患者的体质、耐受性等情况而定,总有效率达83.83%[现代康复,2000,4(3):457]。3.治疗坐骨神经痛用马钱子配伍当归、五灵脂等中药制成丸剂,每丸重约1g,每日1次,每次1粒。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280例,连用20~40天即可基本痊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 (7):653]。
3.治疗坐骨神经痛用马钱子配伍当归、五灵脂等中药制成丸剂,每丸重约1g,每日1次,每次1粒。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280例,连用20~40天即可基本痊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 (7):653]。4.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用治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疾患,亦是取其消肿散结止痛之功。如用制马钱子100g,白芍、黄精各300g,当归、甘草各150g,同研细粉,初服每次0.6g,每天1次,睡前用100ml温开水兑适量酒送服,每日加服0.3g,最大量不超过每次3.0g,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紧麻感时不再加量,维持前1天量继续服用,10天为1个疗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9例,临床治愈53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89%[陕西中医,1999,20(2):66]。或以马钱子配伍牡丹皮、两面针、秦艽、闹羊花等中药制成痹痛散,用水、蜜糖调成糊膏状热敷阿是穴、腰阳关、腰眼等穴位,治疗急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治愈率39.4%,总有效率87.9%[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1):27]。以马钱子为主,配伍威灵仙、五加皮、骨碎补、黄芪、熟地黄、地龙、牛膝等制成壮骨止痛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总有效率98.4%[陕西中医,2001,22(9):533]。
5.治疗面神经麻痹用水浸泡马钱3~5天,剥去外衣后切成0.1cm的薄片,放在风湿膏或普通胶布上,贴于患侧下关、颊车等穴位处,每6~7天更换1次,一般贴敷4~5次。治疗520例,总有效率98.7%[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0):474]。或以醋制马钱子(100g生马钱子放入1500ml食醋中,浸泡7~10天,煮沸后文火加热,使滤液浓缩至1000ml,再加醋1000ml备用)离子导入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痊愈40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中医外治杂志,1997,(3):28]。6.治疗外伤性截瘫早期(2周内)配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如当归、桃仁、红花、川贝母、赤芍、延胡索、乳香、没药等;中、晚期配用通络、补气血、补肝肾之品,如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仲、山茱萸、地龙、白花蛇、路路通等。将炮制碾末的马钱子加入配用的中药煨好后沥出的汤液中,再煨半小时后服用,每日2次,用量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从每次每千克体重6mg开始,逐渐加量,至出现兴奋至轻度烦躁,如语言增多、呼吸增快即止,一般成人可用至每次每千克体重16mg,小儿可用至每次每千克体重10mg。治疗30余例,疗效显著,用量接近中毒时为最佳[湖南中医杂志,1997,13(5)(增刊):83]。
三、痈疽疮毒
本品既散结消肿,又攻毒止痛,用治痈疽肿毒、恶疮、丹毒、瘰疬痰核、疥癣诸证,内服、外用均可。单用即效,如《疡医大全·卷十四》口糜门“主方”项,以麻油煎本品至黑色,取出去毛,研细,吹喉,治口烂喉肿。或入复方应用,如《医方摘要》番木鳖散,以之与青木香、山豆根等份,为末吹喉,治喉痹;《本草纲目》取番木鳖仁1个,木香0.9g,同磨水,调熊胆0.9g、胆矾1.5g,以鸡毛扫患处,治缠喉风肿。以马钱子粉与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枳壳等制成平消胶囊,应用于2000余例的乳腺增生病(乳癖)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代肿瘤医学,2010,18(7):1429]。
四、皮肤病
本品苦温,能袪风除湿、攻毒止痛。外用于牛皮癣、鹅掌风及缠腰火丹等多种皮肤疾患,单用即效,或配伍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品以增效。
治疗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马钱子、儿茶、五倍子、炉甘石、独角连各6g,黄连、冰片各1g,共为细末,为加味儿茶五倍散,用白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一换。治疗带状疱疹50例,痊愈41例,显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治愈率80%[陕西中医,2001,22(12):728]。因其能解毒散结止痛,现代常用于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子宫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用法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剂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吹喉,亦可浸软后切片外贴。
【使用注意】
1.孕妇禁用;体虚者、运动员慎用。
2.本品有大毒,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
3.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倪海厦讲马钱子

  一、关于马钱子品种的讨论

  除马钱外,云南马钱S.pierriana A.W.Hill也为常用的入药品种。此外,海南马钱S.ignatii Berg.(海南、广东)、滇南马钱S.nitida G.Don(广西、云南)、云南马钱S.wallichiana Steud.ex DC.(云南)均可作为提取番木鳖碱的原料。在我国云南南部及缅甸、泰国等地,尚有一种山马钱S.nux-blanda Hill,其种子有时混杂在进口的马钱子中。种子呈盘状椭圆形,一端略尖;长1.6~2cm,直径1.5~1.7cm,厚0.5~0.7cm,边缘有一条隆起的脊,稍尖端有突起的珠孔;表面淡黄色,密被毛茸;质地坚硬如角质,半透明状,叶脉5~7条,胚根长约3mm。显微特征:种皮表皮非腺毛,长240~600μm,宽约30μm,有9~10个纵肋,多数弯曲,先端聚合而稍尖,或自然裂开而呈透明无色的棒状,毛茸易脱落或从基部折断。据报道此种山马钱因不含马钱子碱及番木鳖碱,不能与马钱子一样药用,使用时应注意区别。

  二、关于马钱子炮制的讨论历来马钱子有生用、砂烫法、炒制法、油制法、甘草制法等。传统炮制方法常用的有砂炒、水煮、油炸三种。如清·《嵩崖尊生全书》提出“炒焦去毛”​,​《外科证治全生集》最早提出“瓦上炙炭存性”;明·《鲁府禁方》首先提出“用牛油炸黄色炒干”​,​《外科启玄》用“油炸”​,至清·《医宗金鉴》则提出“香油炸浮”​,清·《串雅补》则曰:“水煮去皮,麻油炸黄,黄不令焦枯”​,​“如黑色则过于火候,失药之灵性矣”等不同的油炙制法和要求。又如《串雅补》首先提出“黄土拌入锅炒燥勿使焦黑,为细末”;《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提到“黄土炒,焦黄为度,不可太枯,筛取净末”的土炒法。​《外科证治全生集》尚提出“入香油煮百滚,透心黑脆,入土拌,去油土,如此三次,同细土再炒,磨粉入药”的加油与土复制法;而《串雅补》尚有“用甘草水煮胀,去皮毛,用真麻油入锅内同煮至黄色,勿令焦枯”的甘草与油的复制法。虽然古今炮制马钱子的方法众多,但其炮制原理和目的是一致的,通过加热高温处理减少士的宁含量而达到去毒和易于粉碎、便于入药制剂的目的。然而士的宁既是有毒成分又是有效成分,因此,如何尽量保留士的宁不受损失又能避免中毒,是炮制的关键。从长期的实践中证明砂烫法是较好的方法,也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的炮制方法。

  三、关于马钱子药性的讨论

  《本草纲目》载为“苦,寒,无毒。​”​《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均记其性寒。对马钱子的功效认识,​《本草纲目》谓:“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外科全生集》谓其“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得配本草》言其“散乳痈,治喉痹,涂丹毒。​”​《串雅补》曰:“能钻筋透骨,活络搜风。治风痹瘫痪,湿痰走注,遍身骨节酸痛,类风不仁等症。​”​“治痈疽疔毒,顽疮瘰疬,管漏腐骨,跌打损伤,金疮,破伤风,禽兽蛇虫伤咬。​”​《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他药”​。在临床中,传统上所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阴疽流注、瘰疬痰核等病证中医辨证多属于阴寒之证。现代多用于性功能衰弱、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其表现的症状也多属于中医虚寒型。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温药对机体功能性或病理性衰退起兴奋作用;苦寒药对机体功能或病理性亢进起抑制作用[中医杂志,1986,(10):57]。温热药一般含有某些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循环和代谢活动以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者温热药能提供营养物质和供给能量,从而显示药物的温热作用;寒凉药则相反[药学通报,1984,(10):59]。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对脑和脊髓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拮抗中枢神经抑制药,对机体功能性或病理性衰退起兴奋作用,临床上表现为阳、为热的一方面。​《中国药典》(1995年版)将马钱子的药性由原来的寒改为温,符合临床实际。

  四、关于马钱子中毒及解毒的讨论

  本品炮制不当、过量(中毒量为1.5~3g,中毒致死量为4~12g以上)或久服均可导致中毒。不宜与麝香或延胡索配伍使用。因麝香的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增强马钱子的急性毒性,可使士的宁的致死率提高2~7倍。延胡索也可增强马钱子的毒性[中医研究,1990,(3):46]。马钱子轻度中毒可见头晕、头痛、舌麻、口唇发绀、全身肌肉微抽搐,严重者可见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双目凝视、呼吸急促或困难、血压升高等。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衰竭、尿毒症。对于出现一过性肌肉僵凝感及肌肉轻微颤动者,可不作处理,减少服药剂量或停药即可自行恢复。如果肌肉僵凝感持续时间较长,可用香油1盏加白砂糖适量混匀服;或用肉桂3~9g水煎服;或用黄芩60g水煎服;或用苎麻烧存性,温开水冲服;或用甘草125g煎汤服,每4小时1次,可连续服2~4 剂;或用甘草、绿豆各60g水煎服。惊厥严重时,应立即将患者安置于安静的暗室中,避免外界刺激,并用蜈蚣3条、全蝎6g,共研末1次冲服;或用僵蚕、全蝎各9g,天麻、甘草各12g,水煎2次合在一起,分2次服完,每6小时1次。或结合使用如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钠、地西泮及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或用东莨菪碱,每次0.3mg加在50%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注射,10分钟后复用一次。必要时乙醚吸入以制止惊厥,但禁用吗啡。惊厥控制后,可进行洗胃、吸氧、人工呼吸、输液等对症处理。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以番木鳖碱(士的宁)为主,占1.2%~2.2%,为本品最主要的成分,亦是主要的有毒成分;其次是马钱子碱(布鲁生),占0.8%;此外还含少量的番木鳖次碱、马钱子新碱、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等。尚含番木鳖苷、脂肪油、蛋白质及绿原酸等。

  二、药理作用

  马钱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镇痛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与给药剂量呈正比关系。能完全抑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的生长;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肝癌等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给药能对抗血栓的形成,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低浓度的马钱子碱能阻滞心肌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高浓度能抑制钠离子、钙离子通道。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心率。此外,还有抗炎作用。

  三、临床新用

  1.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拟三子仙活散:马钱子、急性子、苍耳子、威灵仙、独活等各等份共研成细末,过100目筛,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粉每处5g,用醋、酒各半调成厚糊状,放在麝香追风膏中央外贴于腰椎压痛处,或骨质增生发生的部位,每3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配合内服壮骨消刺宁痛汤(骨碎补、怀牛膝、血竭、地鳖虫、透骨香等)。治疗腰椎骨质增生260例,临床治愈257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100%[中医外治杂志,2007,16(6):24]。

  2.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用制马钱子配伍制附子、桑寄生、补骨脂、淫羊藿、全蝎、地龙、穿山甲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风湿类药物及激素。治疗68例患者,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89.7%[河南中医,2010,30(8):741]。

  3.治疗重症肌无力水浸泡马钱子15天,去毛,切片后用香油煎至棕黄色,捞出,用六一散吸附,磨粉,每粒胶囊装0.2g。每日3次,每次1粒,饭后即服。每隔2~4日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止。如不到7粒,而自觉肌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或抽动感时,不再增加。肌力基本正常后减少药量,直至终止。治疗8例,结果近期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3例。其中全身型近期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1例;眼肌型2例均无效[浙江中医杂志,1986,21 (1):27]。

  4.治疗肌肉萎缩

  以马钱子为主药,配伍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全蝎等制成复方马钱子片。治疗肌肉萎缩症52例,总有效率为84.6%[药学实践杂志,1996,14(2):81]。

  5.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以马钱子为主药,配伍麻黄、僵蚕、全蝎、乳香、没药等制成马钱子散。治疗多发性神经炎25例,其中药物中毒3例(呋喃唑酮2例,异烟肼1例),糖尿病4例,不明原因18例。结果:18例痊愈,总有效率92%[中国社区医师,2004,(2):38]。

  6.治疗癫痫

  马钱子粉0.4g(分2次吞服),僵蚕、钩藤(后下)各12g,生甘草、石菖蒲各10g,小麦、郁金、赭石(先煎)、夜交藤各30g,朱砂(分冲)1.5g,白矾(分冲)3g,并嘱停服苯妥英钠等药。服上方30剂,病发1次,症较前轻微,口吐少许白沫,未发生抽搐,约2分钟苏醒。原方再进30剂,痫证未再发作,后停汤药,马钱子粉0.5g(分2次吞服),续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后经随访,愈后至今未复发[中医药学刊,2006,24(4):608]。7.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用炒过、去毛、研粉的马钱子,每天0.3g,分早、晚口服,连服6天、停药4天为1个疗程,第2个疗程每天0.6g,第3、4和5个疗程每天0.75~0.9g,治疗43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总有效率为83.7%。与对照组比较,肌力大幅提高(P<0.01)[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3):40]。

  7.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

  用炒过、去毛、研粉的马钱子,每天0.3g,分早、晚口服,连服6天、停药4天为1个疗程,第2个疗程每天0.6g,第3、4和5个疗程每天0.75~0.9g,治疗43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总有效率为83.7%。与对照组比较,肌力大幅提高(P<0.01)[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3):40]。

  8.治疗癌肿及癌性疼痛

  采用自拟化积丹(硇砂、马钱子、干漆)每服1.5~3g,每日3次,开水下或稀粥服,长期服;配用抗瘤煎(黄芪、白术、莪术、猪苓等)内服。治疗肝癌20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陕西中医,2000,21(3):104]。以马钱子、莪术、山棱、血竭、生南星等破血消症、化痰软坚、行气止痛之品经粉碎、碾细,溶入黑药内,制成马钱子膏,稍加温溶化后直接贴于癌症患者体表疼痛部位,每3天更换1次,可连续使用。治疗癌性疼痛57例,总有效率96.5%[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2(6)(增刊):16]。

  9.治疗阳痿和不射精

  用疏肝通络汤(制马钱子、柴胡、白芍、当归、蜈蚣等)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每次200ml,治阳痿43例,总有效率为84%[陕西中医,2003,24(10):901]。马钱通关散由制马钱子、蜈蚣、冰片组成,研为细末,充分混匀,晚睡前1.5小时吞服,40天为1个疗程,治疗功能性不射精99例获得良效[中医杂志,1996,27(9):35]。

马钱子相关的方剂

  • 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

    猜你喜欢

    详情见206竹叶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竹叶项下
    ()
    118阿胶【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58黄耆【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5这个第五个呢赤小豆,那赤小豆呢跟红豆长的很像,我们挑越紧小越小越细小的呢越好,味辛性平无毒,赤小豆呢主要是行水,散淤。
    ()
    101原名檗木今名黄柏。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下漏下,赤白阴阳蚀疮。今名黄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