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龟板

龟板朗读
别名 龟板、乌龟壳、乌龟板、下甲、血板、烫板

龟板详情

  来源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称为血板。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者,称为烫板。

  性味

  咸、甘,微寒。

  炮制

  龟甲: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

  醋龟甲:取净龟甲,照烫法用沙子炒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龟甲,用醋20kg。

  性状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 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 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功效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经脉

  归肝经、肾经、心经。

  主治

  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①《本经》: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

  ②《别录》: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

  ③《药性论》:灰治脱肛。

  ④《四声本草》:主风脚弱,炙之,末,酒服。

  ⑤《日华子本草》:治血麻痹。

  ⑥《本草衍义》:补心。

  ⑦《日用本草》:治腰膝酸软,不能久立。

  ⑧朱震亨:补阴,主阴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续筋骨,治劳倦,四肢无力。

  ⑨《本草蒙筌》:专补阴衰,善滋肾损。

  ⑩《纲目》: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灰敷臁疮。

  ⑾《本经逢原》:烧灰酒服,治痘疮。

  ⑿《医林篆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痔血,阴虚血热之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宜先煎,9~24克;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烧灰研末敷。

  注意禁忌

  孕妇或胃有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沙参、蜚蠊。

  ②《药对》:畏狗胆。

  ③《本草备要》:恶人参。

  ④《本草经疏》:妊妇不宜用,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

龟板相关的方剂

  • 古开骨散古没竭散

    猜你喜欢

    ()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二味药经方用药分析
    ()
    353杏核仁【本经原文】味甘,温,有毒。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生川谷。今名杏仁。
    ()
    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