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麦芽

麦芽朗读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而成。全国各地均产。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药材性状:气无,味微甘。以色黄粒大、饱满、芽完整者为佳。其炮制品有炒麦芽、焦麦芽等。

麦芽详情

  麦芽的命名缘由,因本品为发芽之大麦,故称麦芽。其异名尚有大麦盉《药性本草》​,麦盉(《日华子本草》),大麦毛(《滇南本草》)等。麦芽始载于《药性本草》​,言其能“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痛。​”​《日华子本草》谓其有“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瘕结,能催生落胎”的功效。​《千金·食治》曰本品:“消食和中”​,​“止泄利。​”​《医学启源》除谓其“宽肠胃”之外,还有“补脾胃虚”之论。​《滇南本草》言其能“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治胃宽隔,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此与当今用法大体一致。​《本草纲目》载麦芽“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则进一步指出了麦芽的功用特长。

  【性能】

  甘,平。归脾、胃、肝经。

  【功效】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应用】

  一、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

  本品甘平,有良好的行气消食、健脾开胃之功,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嗳气吞酸,不思饮食。本品尤能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常用于米面薯芋类积滞不化之证。本品配神曲、白术、橘皮,蒸饼为丸,人参汤下,可“快膈进食”(《本草纲目》)。应用本品,凡治食积为主兼有脾胃虚弱者,需配益气补脾药,使其消食而不伤脾胃,正如《本草纲目》所云:“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另外,本品为“补脾胃之辅佐品。若与参、术、芪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不至作胀满”(《医学衷中参西录》),使补而不滞。

  二、乳汁淤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本品有回乳消胀之功,用治妇女乳汁淤积之乳房胀痛,可每天用生、炒麦芽各30~60g,煎服。​《丹溪纂要》以其用于“产妇无子食乳,乳不消,令人发热恶寒。​”治妇女断乳可用炒麦芽30~60g,煎服。

  三、肝郁胁痛,或肝胃气痛《本草求原》曰:“凡麦谷之发芽,皆得升生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本品既为消食化积药,又为舒肝之品,对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的肝郁胁痛,或肝胃气痛,可为辅助用药。现代还用之主治肝炎。

  四、其 他

  《太平圣惠方》以其“治妊娠欲去胎”​。​《外台秘要》言其“治妊娠得病去胎”​。而《兵部手集》用治“产后腹中膨胀不通转,气急,坐卧不安”​。​《伤寒类要》言其“治诸黄,杵苗汁服之”​。​《妇人良方》治“产后秘塞”等。

  【用法用量】

  10~15g;回乳炒用60g。生麦芽长于消食和胃、疏肝通乳,多用于脾虚食少,乳汁淤积,乳癖;对食积化热者尤宜生用。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长于行气、消食、回乳,多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强于消食化滞、止泻,多用治食积泄泻、脾虚泄泻,或脾胃虚寒、大便溏泄。

  【使用注意】

  妇女授乳期忌用。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主要含大麦芽碱,大麦芽新碱A、B等生物碱类成分;还含腺嘌呤,胆碱,蛋白质,蛋白水解酶,淀粉水解酶,氨基酸,维生素B、D、E等。

  二、药理作用

  麦芽可提高切除卵巢、结扎输卵管去势雌小鼠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升高,黄体酮(P)水平下降,表明麦芽可刺激生殖腺轴而提高性腺激素水平,且单味药优于复方。麦芽煎剂可影响雄性小鼠的性轴,影响其性激素水平。还有调节肠道细菌的作用。

  三、临床新用

  1.治疗急、慢性肝炎取大麦低温发芽的幼根,干燥后磨粉制成糖浆内服,每次10ml,每日3次,饭后服。另适当加用酵母或复合维生素B片。一般以30天为1个疗程,连服至治愈后再服1个疗程。治疗急性肝炎56例,有效48例;慢性肝炎108例,有效60例[新医药通讯,1972,(1):22]。

  2.治疗浅部真菌感染5%乙醇浸泡麦芽,以浸液备用,每日早、晚各搽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浅部真菌感染80例,痊愈45例,好转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2%[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 (4):710]。

  3.治疗乳溢症

  观察口服生麦芽煎剂或成药(100~200g/d)对8例健康人、15例单纯乳溢症和18例闭经乳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发现健康人睡眠及甲氧氯普胺试验时催乳素释放高峰均受抑制,单纯乳溢症中13例症状消失或缓解,闭经泌乳综合征中2例症状缓解,2例恢复月经,但无排卵征象[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3):134]。

  附:稻芽

  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功效,主要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用量9~15g。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麦芽相关的方剂

  • 午时茶颗粒

    猜你喜欢

    208【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生川谷。一名木丹。
    ()
    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41【本经原文】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岐伯曰无毒。色白者善。
    ()
    211【本经原文】味苦,温,无毒。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生山谷。
    ()
    137麻蕡【本经原文】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今名麻勃(花粉),火麻仁(果仁)。
    ()
    113龙骨【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