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寒水石

寒水石朗读
149【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

寒水石详情

一四九、凝水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

  【产地】生于卤地积盐之下,精液渗入土中,年久至泉,结而成石,清莹如水晶,亦有带黑色者。

  【性味】味辛亦做咸,性寒,无毒。

  【主治】凝水石主明目固齿凉血降火,时气热盛,腹中积聚,疗汤火伤(烧研敷)。

  【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止渴,水肿,小腹痹。

  【甄权】压丹石毒风,解伤寒劳复。

  【用量】普通煎剂一钱至三钱。

  【禁忌】性寒,虚寒之体不宜,入肾走血,除热之功与诸盐同,畏地榆,解丹石巴豆毒,制丹砂,伏玄精石。

倪海厦讲寒水石

一四九,凝水石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又名寒水石。

  凝水石,一百四十九,这个凝水石呢,味道是辛寒的,它过去是生在盐地,卤盐的那个

  地,那个盐田下面,它那个盐,泡在地上面,泡着,一直渗,渗下去,津液都渗到泥土里面,年深日久以后哦,它渗到地下的泉水里面去,这个时候你去挖起来以后,看起来就像水晶一样,哇,一块块,白白的石头,这就是凝水石,它味道是辛辣的,同时有咸味。看[别录]说,这个凝水石呢,止渴,水肿,我们一般吃的海盐,青盐,岩盐,这种天然的盐,都有排水的功能,就是我们的人工盐不排水,所以你到那个工厂提的精炼盐,都不排水,越吃水肿越厉害,最烂的盐,就是我们在美国在餐厅里面桌子上吃的那种盐最烂,那是全世界最烂的,他们美国人吃盐的时候,吃个牛排,盐洒很多啊,不是洒两三下,洒满满的啊,然后开始吃,都被骗嘛,因为广告,也可以说明是假的,所以吃那个盐,啊我需要这个,这里面有什么什么钙呀,什么钠呀,什么成分在里面,我需要这个,对我身体好,越吃下半身水肿的越大,根本是骗人的,所以有时候,我跟老外已经不用讲了,为什么啊,我一站起来,我就赢了,已经赢了嘛,那你还要跟我讲什么啊,你跟我讲什么没有用,你看看我们俩的身材就知道了,这种盐呢,这种盐块,诸位吃的时候可以大剂量,你可以用到两三钱,那味道很咸。我们用得不多,因为止渴,我们利水,水肿,我们有很多的药,那这个我用得不多,诸位可以试用,因为,我用得不多的原因是,太咸了,吞不下去,咸的东西啊,诸位到海水里面,哪天到海边去啊,海水你吞一口看看,海水是催吐的,保证你吐啊,呵呵,很咸,所以太咸了有时候吞不下去,但这个咸跟我们一般的中药的咸,我们在攻坚的那个咸不一样,我们攻坚的咸,病人可以吞下去,但这种咸,太咸的话,像卤水一样,恶心啊,好像喝肥皂水一样。

寒水石相关的方剂

  • 风引汤

    猜你喜欢

    140【本经原文】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虫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即甜瓜之蒂也。
    ()
    157【干姜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
    ()
    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见260栝蒌根(瓜蒌根)产我国陕西者良,他处亦有之,为山野自生之蔓草,根名天花粉,实名瓜篓实,皮名瓜篓皮,中含仁甚多,名瓜篓仁,俱入药。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二味药经方用药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