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writer--]。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其制法是取较大量面粉或麸皮,与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自然汁混合拌匀,使干湿适宜,放入筐内,复以麻叶或楮叶,保温发酵1周,长出黄菌丝时取出,切成小块,晒干即成。药材性状:有陈腐气,味苦。以陈久、无虫蛀者为佳。其炮制品有麸炒神曲、焦神曲等。
关于神曲的命名,陈修园曰:“考造曲之法,六月六日,是六神聚会之曰,用白曲百斤,青蒿、苍耳、野蓼各自然汁三斤,杏仁研泥、赤小豆为末各三升,……通和作饼,麻叶或楮叶包,如造酱黄法,待生黄衣,晒干收之。陈久者良。药用六种,以配六神聚会之日,发黄衣作曲,故名六神曲。今人除去六字,只名神曲。”因此,本品又名六神曲、六曲。
神曲首载于《药性论》,言其“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张元素谓其“养胃气,治赤白痢。”《汤液本草》以之“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主霍乱心隔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及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能治小儿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胎动不安,或腰痛抢心,下血不止。”以上论述,基本概括了神曲的主要功效,后人进一步有所发展,如《本草便读》曰:“消磨水谷,发表强脾……发表以其有郁蒸之气,性能升发也。”《本经逢原》云:“神曲,其功专于消化谷麦酒积,陈久者良。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现代神曲之功用,主要拘于健胃消食、理气调中。古人的其他应用现临床均少用。
【性能】甘、辛,温。主归脾、胃经。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和胃。
【应用】
一、食积证
1.食积不化,脘腹胀满本品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常配山楂、麦芽等同用,习称“焦三仙”。适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或腹痛泻痢之症。
2.脾胃虚弱,食少泄泻本品健脾暖胃、和中止泻,用于消谷食尤为适宜。如“治脾虚不能磨食”,本品配白术、人参、枳实等,饴糖为丸,白汤下(《方脉正宗》);治脾胃俱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时胀,以本品配乌梅、干姜(炮)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饭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食丸)。据报道,用神曲加水成50%煎剂(每6ml含量为3g),按不同年龄段给药,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的腹泻129例,大便恢复正常者103例(79.8%),平均治愈天数为2.6天;大便次数减少者15例(11.6%),平均好转天数为2.7天;无效者11例(8.5%)[湖南医药杂志,1984,(5):41]。另据报道,焦神曲12g,炒鸡内金6g,炒山药30g,共研细末,服时用开水调成糊状,加糖适量。治疗小儿久泻患者220例,治愈167例,有效36例,无效17例[临床资料验方集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22]。
3.食滞挟外感
因本品略能解表退热,故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
二、其 他
此外,前人应用本品不只健胃消食,尚有他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曲术丸,本品配苍术,治时暑暴泻;《普济方》之神曲丸,以本品配芜荑、吴茱萸、生姜汁,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太平圣惠方》神曲散,以本品配熟地黄、白术,治产后冷痢,脐下疼痛等。另外如丸剂中有金石之品,难于消化吸收者,可用六神曲糊丸,以助消化,如《千金要方》之磁朱丸及万氏牛黄清心丸。
【用法用量】5~12g。
生神曲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多用于治感冒食滞。麸炒神曲以醒脾和胃为主,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焦神曲消食化积力强,以治食积泄泻为主。
三、临床新用
1.治疗癫痫神曲60g,炒黑、白丑各22.5g,法半夏15g等,共研细末,加入白面粉500g,加少量糖或芝麻,烙成焦饼10个,成人每晨空腹服1个,小儿酌减。治疗癫痫16例,痊愈11例,无效3例,2人未随访疗效不明[临床验方集锦(续一).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3]。
2.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用神曲、丹参各30g,生乳香、威灵仙、桃仁各15g,桃仁捣为泥合药研末,调醋加酒少许敷患处,连续1周,肿块消失,再连敷半个月(隔日一次),未见复发[云南中医杂志,1986,(4):44]。
大枣。。。123【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五味药。。。
四味药。。。
猪肤。。。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一味药。。。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香豉。。。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10豆鼓呢是用黑大豆做出来的,又名为香鼓,就是我们一般吃的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