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玄参

玄参朗读
 一六八玄参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无毒。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一名重台。又名黑参,元参。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根。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以浙江产量大,且质量优。多为栽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子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药材性状: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以条粗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为佳。其炮制名有:玄参、盐玄参。

玄参详情

  一六八、玄参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无毒。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一名重台。又名黑参,元参。

  【产地】处处原野多产之,根直而肥大,生时本白色,切片后即变黑。

  【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元参为清火退热要药,功能治一切实热,狂热,燥热,肿疡,瘰疬。

  【别录】暴中风伤寒,身热又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

  【甄权】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暴结热,散瘿瘤瘰疬。

  【大明】治游风,补劳损,心惊烦躁,骨蒸,传尸邪气,消肿毒。

  【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灵胎】育阴滋水。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四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凡血少目昏,停饮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均忌。恶黄耆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

  关于玄参之名,梁代陶弘景有“茎微似人参,根甚黑”的说法,按照其说玄参命名与色形有关。后世医家对陶弘景之说持有异议,认为玄参与人参形态并无相似之处,​“茎微似人参”的说法不可靠。别名有重台(《神农本草经》),玄台(《吴普本草》),黑参(《本草纲目》),元参(《本草通玄》)等。其中除了黑参、玄台等异名均与其色相关外,元参之“元”字,则是为避清代康熙皇帝玄烨之讳而将“玄”易为“元”​。

  玄参作为药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功用为“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补充了玄参的功用。如《名医别录》增加了“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等,较准确地补充了玄参的主治范围;《药性论》在此基础上又具体指出,玄参能“散瘤瘘瘰疬”​。​《本草品汇精要》认为,玄参能“清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明确了玄参苦泄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的功用。​《本草纲目》综合了历代本草著作的各家之言,总结了玄参的功用是“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与近代应用非常近似。​《本草正义》详细地归纳了玄参的功用,谓其能“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能制君相浮溢之火,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至此,历代医家及本草著作的记载对玄参功用的认识基本趋于完善。现代研究从玄参的成分、药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玄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使临床医家对玄参的功用认识更为深入,应用更为广泛。

  【性能】甘、苦、咸,微寒。主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应用】

  一、温热病证

  本品苦泄甘润,咸入血分,性寒清热,功善清营血之热、泻火解毒。常用治温热病热入营血,以及热陷心包,温毒发斑等症。1.热入营血证本品能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治温热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烦口渴、舌绛脉数,常与生地、丹参、连翘等同用,如《温病条辨》清营汤;若热陷心包,症见神昏谵语,常与麦冬、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同用,如《温病条辨》清宫汤。

  2.热毒发斑

  本品既清血热,又解热毒。治温热病热毒炽盛,气血两燔所致的发热或身热夜甚,发斑发疹,常配石膏、知母等同用,以气血两清、解毒消斑,如《温病条辨》化斑汤。

  二、津伤阴亏证

  本品甘寒质润,苦寒泄热,入肺、胃、肾经,既滋阴降火润燥,又养阴生津止渴,为肺燥咳嗽、内热消渴、阴虚劳热、津伤便秘等常用。

  1.肺燥咳嗽

  本品能润肺燥、清肺热、止咳嗽。​《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本品“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治肺燥阴亏之劳嗽咳血,常与百合、地黄、麦冬、川贝母润肺养阴止咳药等同用,如《医方集解》引赵蕺庵的百合固金汤。

  2.内热消渴

  本品能滋阴润燥、生津止渴。治阴虚内热之消渴,常与麦冬、五味子、生地黄等滋阴生津药同用;或可单用,如《吉人集验方》有取黑元参二片含口中,即生津液,用于夜卧口渴喉干的记载。

  3.阴虚发热

  李时珍认为“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本品入肾,能滋阴降火,清退虚热,以壮水制火。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常与地骨皮、银柴胡、牡丹皮等清退虚热药物同用。

  4.津伤便秘

  本品质润多汁,滋阴清火、润燥通便。治胃肠积热,或于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导致肠道失润之大便干结,常配麦冬、生地等润肠增液之品同用,即《温病条辨》增液汤。现临床用治习惯性便秘:玄参15g,当归15g,天花粉15g,莱菔子30g,制成散剂,每次6g,每日3次,10日为1疗程。治疗习惯性便秘96例,一般用药1~3个疗程,痊愈8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河南中医,1992,12(5):240]。

  三、痈肿咽痛

  《本草正》曰:“​《本草》言其性入肾经,而不知其尤走肺脏,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结热痈”​,即认为本品味苦咸性寒凉,归入肺经,既泻火解毒,又散结消痈,且清泄力强,故为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所常用。

  1.痈肿疮毒

  本品能清热泻火解毒,常用于疮痈肿毒属热毒型者,多与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同用,以增清解热毒之力。或与金银花、甘草、当归同用,用治脱疽,如《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

  2.咽喉肿痛

  本品既泻火解毒、利咽消肿,又滋阴润燥、利咽止痛。治外感瘟毒,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大头瘟疫,常与薄荷、连翘、板蓝根等同用,如《医方集解》普济消毒饮。治小儿疹毒热盛,上攻咽喉肿痛,与升麻、荆芥、牛蒡子等同用,即《医宗金鉴》玄参升麻汤。治急喉痹痛,​《太平圣惠方》以本品与解毒利咽之牛蒡子配伍同用,以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治阴虚火旺之咽痛口干,常与麦冬、桔梗、甘草等同用,以滋阴润燥、清热利咽,如《中成药制剂手册》玄麦甘桔汤。现代临床有报道治慢性咽炎,用玄参、麦冬、草决明各5~10g,加200ml开水,浸泡10分钟后服,每日数次,1~2个月为1疗程。治疗慢性咽炎100例,痊愈78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171]。亦有用玄参、麦冬、桔梗各20g,菊花15g,甘草5g组成的玄参甘菊袋泡茶治慢性咽炎。其制备方法是先取玄参、麦冬、桔梗及部分甘草煎煮制成稠膏,再与菊花、剩余甘草粗末混合,干燥后分装成每袋2g的袋泡茶。每日冲泡饮用袋泡茶2~3次,10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为痊愈27例,显效7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47]。亦有报道用玄麦甘菊胶囊治慢性咽炎,每次口服3粒,日服3次,服药2周判断疗效。治疗组40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2):297]。

  四、瘰疬痰核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又为瘰疬痰核所常用。治瘰疬痰核: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多与牡蛎、贝母等化痰散结、软坚消肿之品同用,如《医学心悟》消瘰丸。​《本草纲目》引广利方,用生玄参捣烂外敷,隔二日易之的方法,治瘰疬年久。此外,亦有玄参明目的应用。与疏风清肝的菊花、蔓荆子等同用,治肝经风热目涩痛,如《太平圣惠方》玄参散;与养阴凉肝的生地黄、赤芍、菊花等同用,治肝虚有热,视物不清,如《银海精微》黑参汤。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本品大多生用,能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降火。盐炒者能下行入肾,以滋阴退热。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而滞,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十八反”中本品与藜芦相反。

倪海厦讲玄参

 一六八玄参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无毒。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一名重台。又名黑参,元参。

   第168,药,叫做玄参。玄参呢我们又名就是黑参,玄,黑嘛。诸位看它长这个样子,玄参就是黑黑的样子。这个药呢,味苦微寒,诸位记得,苦,老师,苦就是泻嘛,能泻能坚嘛,微寒热症来使用它。对,没错,它能够治腹中的寒热积聚,因为它能够泻,女子产乳,生完小孩以后,喂母乳很多的病,还有可以滋补,它能坚能补肾气,有滋补的作用。诸位看到只要是黑色的,颜色黑的统统能入肾。那这个到处都有,价钱很便宜,野外到处很多。它你采下来生的时候是白的,你刀子一切了以后它当时就变黑的了。所以叫黑参,叫玄参。这个主要是清火退热的药,你看它主要的功能,所有的实热、狂热、燥热,肿疡,瘰疬,身上生的肿块硬块,发的脓,疮,所有的实热症统统可以使用玄参,用途也是很广。那你看呢,如果他发炎的地方很多热症很大,你可以用5钱都没有关系,这都没有毒的嘛。可以使用重剂。同样的,那,老师什么时候不能用,寒凉寒症的时候不要用嘛,中医说寒症的时候。那你看『甄权』,『甄权』他就说了,他说你看,这个热风头痛,最后他说散瘿瘤瘰疬,瘿瘤就是甲状腺肿大或者是腮腺肿大。有的人腮腺炎的时候,哇,肿很大,你都可以用玄参,为什么,那是实热嘛。脖子肿大,甲状腺那个淋巴结,腋下的淋巴结肿大,鼠蹊部淋巴结发炎肿大统统可以使用玄参,因为他是实热症。你看玄参的主治,它是清火退热药,功能治一切实热狂燥瘰疬。那你临床上在看到一些名家像甄权是名家,跟孙思邈唐代齐名的一个名医,他会写这个药出来,他就临床上做过,所以我们本草的主治跟甄权跟医生拿去做的结果效果是一样的,所以一定会有效的。那这种药呢,本草纲目只讲了滋阴降火,因为本草纲目比较温病派,它只喜欢滋阴滋阴,我们这个经方不是这样子哦,跟他不太一样的看法。那你3钱到4钱大剂到1、2两都没有关系,后面的禁忌你看虚寒的人都不要用就好了,因为它是实热使用的,它用途也是非常多的。

猜你喜欢

()
207【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温,杀三虫。久服轻身。生川谷。一名藙。
()
264附子【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
41【本经原文】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岐伯曰无毒。色白者善。
()
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
212秦皮【本经原文】味苦,微寒,无毒。治风寒湿痹,洒洒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川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