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射干

射干朗读
二七八、射干  【本经原文】一名乌扇,一名乌蒲。味苦,平,有毒。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生川谷田野。  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根茎。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苏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及细根,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苦、微辛,以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为佳。生用。

射干详情

  二七八、射干

  【本经原文】一名乌扇,一名乌蒲。味苦,平,有毒。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生川谷田野。

  【产地】处处有之,生于各地山中,为多年生草本,园圃亦可栽种,叶似菖蒲,其花可供玩赏。

  【性味】味苦,性平,有毒。

  【主治】射干清火解毒散血消痰要药,主咽喉肿痛,咳逆上气,降实火,利大肠,治积痰甀血,热气结毒。

  【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甄权】治疰气消甀血,通女人月闭。

  【大明】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镇肝明目。

  【元素】去胃中痈疮。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性不益阴,凡脾胃弱,脏寒,气血虚,病无实热,均忌。

  【容川】射干微苦,利喉中之痰。

  本品又名乌扇(《神农本草经》),夜干(《本草经集注》)。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名医别录》谓能“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本草经集注》言:“疗毒肿”​。​《药性论》除记载其“治喉痹水浆不入”外,尚认为有“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作用。​《日华子本草》则曰其“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滇南本草》更准确地概括了本品“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之功效。此外,后世医家还有其他论述与补充,如《本草纲目》之“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分类草药性》之“治妇人白带”等。纵观古今之应用本品,以咽喉肿痛为主,兼治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痈肿疮毒,妇人经闭及疟母等。

  【性能】苦,寒。主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应用】

  一、咽喉肿痛

  本品苦能泻降,寒能清热,为清热消肿,解毒利咽之品,常用治咽喉肿痛。如治热结血瘀,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有单用者,如《医方大成》治喉痹不通方即以本品捣汁咽之;又如《圣济总录》之射干汤治喉痹,即以本品“细锉。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入蜜少许,旋服。​”亦有与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者(《袖珍方》)。同时,也可配黄芩、甘草、桔梗等同用,如《便民方》之夺命散。或配伍解毒利咽之马勃、升麻、玄参等,如《张氏医通》之射干消毒饮。另外,临床报道口服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7):367-368],以射干等为主药的清咽退热汤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以缩短病程及提高治愈率[中医儿科杂志,2009,5 (1):29]。

  二、咳嗽气喘

  本品消痰散结,亦能止咳平喘,可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喘症。如咳嗽痰多,可配伍桑白皮、马兜铃、桔梗等同用,如《痧胀玉衡》之射干兜铃汤。如属寒痰喘咳,则可配细辛、半夏、生姜等同用,如《金匮要略》之射干麻黄汤。据报道,选取112名喘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头孢氨苄50mg/(kg·d),每天4次。治疗组口服射干麻黄汤(射干5g,麻黄9g,细辛3g,半夏15g,紫菀15g,款冬花15g,五味子9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并随症加减。1周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46.4%;治疗组痊愈率为23.2%,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65]。另据报道,单用本品水提浓缩后,制成片剂(每片含浸膏0.25g),每日服2次,每次3~6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8例,治愈20例,显效31例,好转59例,无效13例,恶化5例[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技术资料部分).1971:128]。

  另外,射干配连翘、夏枯草各等份,为丸,治瘰疬结核(《本草汇言》);配萱草根为末,蜜调服,治乳痈初肿(《永类钤方》)。

  【用法用量】3~10g。

  【使用注意】虚火及脾虚便溏者忌用。

倪海厦讲射干

二七八、射干

  【本经原文】一名乌扇,一名乌蒲。味苦,平,有毒。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生川谷田野。


 

  第二百七十八,射干,破音字,Ye干,一叶的叶,叶干,这个是经方里面在使用的,

  治疗咳嗽上面张仲景在用它,所有的积痰瘀血、热气热咳的时候,我们都会使用这个射干。那经方里面有“射干麻黄汤”,就是这个射干。

  射干呢另外一个名字叫“乌扇”,诸位看这就是,也叫叶干,长的这个样子,看看这个。那剂量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时候,射干也是差不多,我平常起价都是三钱,三钱。

  这个药是很普遍的药,喉咙痛啊,喉咙堵塞啊。【性味】呢,味苦,性平,苦味的。【主

  
治】呢,你看,射干清火解毒散血消痰主要的药物。当我们治疗咳嗽,热咳的时候,咳不止的时候,我们会用射干。那喉咙肿痛,半夏、射干都可以使用的。降实火,肺里面的实火。

  其它诸位看,【大明】消痰破症结,胸腔里面的,当你在诊断的时候,病人不管他里面是——这个肺结核、TB(Tuberculosis),或者是肺气肿,病人只要有咳嗽,里面有痰,里面有浓痰,一般都会用射干。射干是很好的入肺的药物。用它能够清火解毒,所以热症,肺家实热症的时候,用得很多。

  那平常呢一钱半到三钱。

  诸位看【禁忌】,凡是脾胃虚弱,脏寒,气血虚的,病没有实热的,都是禁忌。一般来说实热的咳嗽,像百日咳啊、肺结核啊,我们都会使用到射干。

猜你喜欢

【本经原文】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鲜生地根绞汁晒干曰干生地,大者今称大生地,细者称细生地。
()
140【本经原文】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虫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即甜瓜之蒂也。
()
()
194防己【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通腠理,利九窍。生川谷。一名解离。
()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5这个第五个呢赤小豆,那赤小豆呢跟红豆长的很像,我们挑越紧小越小越细小的呢越好,味辛性平无毒,赤小豆呢主要是行水,散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