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朱砂

朱砂朗读
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主产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以湖南古辰州所辖区域出产质量最好,奉为道地药材。本品随时可采。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数朱砂,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用水淘去杂质和泥沙,再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即得朱砂。将朱砂劈成片、块状。水飞法研极细,生用。气味皆无。以色鲜红、有光泽、不染手、体重、质脆者为佳。

朱砂详情

  朱砂《神农本草经》称“丹砂”​,后世多部古本草如《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均载此名。其意有二:一则“丹”为朱红色之名;二则古人采觅朱砂之法,须掘地数十尺,有井中采“丹”之意。如《本草蒙筌》中言:丹砂“在井围石壁内”;朱亦赤色之别称,故从陶弘景始已有朱砂之名。李时珍《本草纲目》亦称:“丹乃石名,其字从井中一点,象丹在井中之形,……后人以丹为朱色之名,故呼朱砂。​”朱砂颜色朱红而呈细碎颗粒状,故亦名“朱沙”​。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就曾有“案此化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朱沙也”的记载。又称丹粟(《山海经》)。丹砂者称为“丹”​,又冠以“赤”而称‘赤丹”(《淮南子》)。可炼水银,故名汞砂(《石药尔雅》)。昔以辰州所出者为佳,故又有辰砂(《本草图经》)之称。其形如片状者,称之为镜面砂,又称为劈砂或片砂;形如块状者,称为豆瓣砂,又名豆砂、个砂;而碎末者,称为朱宝砂,又名洋尖砂、泽光砂。现代,朱砂为药品正名。

  朱砂的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黄帝内经》就以之组方,用于避疫毒之气。如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研细末,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刺法论篇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326]。​《神农本草经》对朱砂的功用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谓:“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久服通神明不老。​”将其列为上品,且为诸药之首。确立了朱砂“养精神、安魂魄”而安神的作用。其后,​《名医别录》又增加了“主通血脉,止烦满,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等内容,开拓出朱砂“解毒”的功效和应用范围。其后,唐、宋、金、元各个时期均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朱砂的功用。如《药性论》谓其“镇心,主抽风”;《日华子本草》增其“润心肺”​。孙思邈创制磁朱丸,主明目,常服益眼力,又立紫雪丹,将朱砂重镇安神与清热解毒之功兼而用之;李东垣言“丹砂纯阴,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凡心热者,非此不能除”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明代以前各医家对朱砂的多种论述,并详述了朱砂的配伍应用方法,其曰:“同远志、龙骨之类,则养心气;同当归、丹参之类,则养心血;同枸杞、地黄之类,则养肾;同厚朴、川椒之类,则养脾;同南星、川乌之类,可祛风。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随佐使而见功,无所往而不可。​”实为集古人论朱砂之大成。现代,在继承前人对朱砂认识的基础上,在朱砂的成分、含量、毒性及药理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推动了对朱砂认识的深入。

  【性能】

  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应用】

  一、心悸、怔忡、失眠

  朱砂味甘,性寒,质重沉降,专入心经。盖心藏神,主神明。若火热扰动、心失所养或惊恐恫吓等,均可导致神不守舍,遂见惊悸怔忡、烦躁不宁、健忘失眠等症。朱砂质重镇怯,性寒清火,故收镇心安神及清心安神之功。临床常以本品为主,依不同病因而配伍相应药物治疗各种类型心神不宁,故被尊为安定心神之要药。

  1.心火亢盛,烦躁失眠

  朱砂性寒,质重沉降,既能镇心安神,又能清心降火,最宜用于治心火亢盛之心悸、烦躁、不眠者。临床常以本品与清心除烦药物如黄连、生地黄同用,治疗心经热盛、心神不安,如《医学发明》朱砂安神丸。治心肾不交、心悸失眠,常与磁石、神曲同用,共收宁心安神之功,如《千金方》磁朱丸。治小儿惊热、夜卧多啼,​《普济方》以朱砂半两、牛黄一分,为末,每服一字,犀角磨水调下。

  2.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朱砂镇心安神,通过配伍补养阴血之品如当归、熟地黄等,亦可用于治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健忘、虚烦不眠者,如《普济本事方》珍珠母丸。亦可与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物同用,亦能达到补虚安神之效。

  3.心气不足,心悸、怔忡、失眠

  朱砂镇心安神,通过配伍补气之品如人参、炙甘草、茯神等,可用于治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而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如《杂病源流犀烛》安卧如神汤。​《本事方》宁志膏以本品配伍人参、酸枣仁,炼蜜为丸,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治惊恐失志、心气虚耗、健忘、失眠。

  4.痰迷惊悸、怔忡

  朱砂镇心安神,配伍化痰、开窍之品如胆南星、麝香,对痰迷心窍之惊悸怔忡者亦效,如《景岳全书》朱砂消痰饮。

  二、惊风、诸痫、癫狂

  本品清心、镇心,有镇惊安神之效。常与泻火解毒、开窍、息风止痉之品同用,治疗热邪炽盛或痰热蒙闭心窍之高热、神昏、惊痫抽搐等,以及痰迷癫狂、精神恍惚等神志异常之患,共收安神、醒神、止痉之效。

  1.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本品清心、镇惊安神,与牛黄、雄黄、黄连、栀子、麝香等清热、开窍之品同用,治温热病火热炽盛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证,如《温病条辨》之安宫牛黄丸。

  2.小儿惊风、痉挛抽搐取本品镇惊安神和清心作用,可用于小儿惊风、高热烦躁,甚则神昏、痉挛抽搐等证,常与牛黄、钩藤、全蝎等同用,如《证治准绳》之牛黄散;若治小儿急惊、目瞪搐搦、或惊痫频发等,可与琥珀、天麻、牛黄等配伍,如《婴童百门》之琥珀散。

  3.诸痫、癫狂

  朱砂善镇心安神,通过配伍可用于诸痫、癫狂等病证。治风邪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扑地、口吐白沫、口噤戴眼、年岁深远者,本品与酸枣仁、乳香同用,如《圣济总录》丹砂丸。治痰迷癫狂、喜怒无常、发狂者,可与祛痰开窍之白矾、郁金为末,蜜丸,薄荷汤送下,以安神定志,如《士材三书》辰砂丸。治惊忧思虑或梦思恍惚、做作事多忘、心气不足、癫痫狂乱,朱砂二两、猪心两个、灯心三两,将猪心切开,入朱砂、灯心在内,麻线系合,于银石器内煮一伏时出,不用猪心及灯心,只将朱砂研极细,用真伏神末二两,酒煮薄糊,和朱砂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九至十五丸,加至二十一丸,用去心麦冬煎汤下。癫痫至甚者,乳香、人参汤下;夜寝不寐或多乱梦者,炒酸枣仁汤下。如《百一选方》归神丸。治心肾不交、癫痫,可与磁石、神曲同用,共收镇痫止痉之效,如《千金方》之磁朱丸。

  三、痈肿疮毒

  朱砂性寒,不论内服、外用,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故常用于治疗火热毒邪所致多种热毒证。常与清热泻火、解毒之品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

  1.痈疽发背,疔毒恶疮,红肿疼痛

  朱砂清热解毒。治疗疔疮肿毒、无名肿毒,常与雄黄、大戟、山慈菇等为末混匀,压制成锭,内服或外敷,以解毒消肿、散结止痛,如《片玉心书》之紫金锭;或与熊胆、牛黄、蟾酥等配伍,为丸如绿豆大,内服或外涂,治疗疔毒恶疮、无名肿毒、乳蛾、咽喉肿痛等,如《外科全生集》梅花点舌丹。

  2.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本品与冰片、硼砂、玄明粉等配伍,研细为散,取少许吹喉,或吹敷口腔,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如《外科正宗》冰硼散。治咽喉肿痛、咽物妨闷者,朱砂与芒硝同研细末,取少许,时时吹入喉中,如《圣济总录》丹砂散。治小儿鹅口疮,朱砂、白枯矾各五钱,牙硝五钱,共为细末,搽舌上,如《片玉心书》保命散。治小儿重舌、口中涎出、水浆不收,用朱砂、牛黄、冰片各0.3g,玄精石60g,为细末,先将重舌用针刺破出血,并用盐汤漱口,然后取粉1.5g,掺舌下,咽津,如《太平圣惠方》牛黄散。3.小儿痘毒初发或未出朱丹溪以朱砂末半钱,蜜水调服。多者可少,少者可无,重者可轻,有预防痘毒之效。4.疮痈溃烂,久不收口朱砂与生石膏、冰片等配伍,研成细末,撒敷患处,共收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之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生肌止痛散。若疮疡溃后、疮口坚硬、内暗紫黑者,朱砂与雄黄、水银、硝石等配伍,收去腐拔毒、生肌长肉之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红升丹。

  四、眼目昏暗、视物不明

  《神农本草经》谓朱砂“明目”​,这一认识得到后世的继承和发展。古今临床用朱砂治疗多种眼目疾患。治心肾不交、视物昏花,以朱砂与磁石、神曲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常服益眼力,如《千金要方》磁朱丸。近代报道,用磁朱丸治疗白内障患者41例,共72眼。结果视力增进者40眼(55.6%),维持不变者32眼(44.4%),无1例视力减退。以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最好,有效率为70%[中华眼科杂志,1957,(1):1]。治近视,以朱砂末入青羊胆中,阴干,取出,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后以粥饮下10丸,能令彻视见远,如《太平圣惠方》朱砂丸。

  【用法用量】

  内服只入丸、散剂,每次0.1~0.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1.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服用,也不可持续服用,以免汞中毒。

  2.肝、肾功能异常者应慎用,以免加重肝、肾损伤。

  3.入药只宜生用,忌用火煅,见火则析出水银,尤易中毒。

  4.不宜在铝器中研磨,因朱砂在铝器中研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灰色的铝汞齐;若加水在铝器中研磨,还会产生氢氧化铝和硫化氢气体,从而失去其特性和治疗作用,降低药效[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01]。

  5.中毒与解救方法 急性汞中毒表现为腹痛、呕吐血性黏液、排脓血便等急性腐蚀性胃肠炎症状,以及尿少、浮肿、血压下降、震颤抽搐,甚则昏迷等急性肾衰竭和外周循环衰竭表现。口服朱砂制剂多表现为慢性汞中毒,症见心神不安,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黏膜充血、溃疡,牙龈肿痛、出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震颤,性功能减退等。肾功能损伤还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解救时,急性中毒时可给予牛奶、蛋清等,使之与汞结合成汞蛋白化合物,减少汞的吸收,并有保护消化道黏膜的作用;投予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中药五倍子粉12~15g,水调服,或用黄连解毒汤加金银花、土茯苓等,水煎服。慢性中毒可用二巯基丙磺酸钠等解毒剂;或用复方金钱草合剂(金钱草、忍冬藤、夏枯草、蒲公英各150g,谷精草、乳香、花椒、猪苓、贯众、甘草各90g,黄连45g,蔗糖适量,制成1000ml糖浆),口服,每次50ml,每天1次[辽宁中医,1979,(5):42]。

  本品味甘、性偏寒凉,为历代医家所公认。但对朱砂的药性,各家多从《神农本草经》之记载,谓“微寒”​。而《日华子本草》言“凉”​,李当之称其“大寒”​。自清代以后,朱砂清热解毒治疗外科病方面的应用渐多,且组成多种有效方剂,故诸家渐多称其“性寒”​。​“微寒”之性能清热解毒的药物不在少数,故仍从《神农本草经》​“微寒”之说。古往今来,绝大多数医家均称朱砂味“甘”​,只有吴普、扁鹊称其味“苦”​。味苦之论,既与朱砂的滋味不符,又与其功用无大干系,故不被采用。朱砂入心经,亦为古今众多医家所共识。另外,​《本草经解》还载其入足少阴肾和足太阴脾经,​《本草从新》言其又入肺经,实为独家之见。对朱砂之毒,历史上大致有3种观点:一是认为“无毒”​。如《名医别录》​、​《开宝本草》​、​《证类本草》​、​《本经逢原》等。二是认为“有毒”​。如《吴普本草》​、​《药性论》​、​《日华子本草》​、​《景岳全书》​、​《图经本草》等。三是认为生无毒煅有毒。如《本草纲目》​“丹砂,别录云无毒,岐伯、甄权言有毒,似相矛盾。按何孟春余冬录云:丹砂性寒而无毒,入火则热而有毒,能杀人,物性逐火而变。此说是也。​”​《本草新编》也持有类似观点,谓“丹砂,……生饵无毒,炼服杀人。​”综上可见,朱砂有毒无毒之争,绵延有两千年之久。宋代·苏颂《图经本草》曾有:“谨按郑康成注《周礼》​,以丹砂、石胆、雄黄、矾石、磁石为五毒,故人多炼治服食,鲜有不为药患者,岂五毒之说胜乎?服饵者当以为戒。​”但并未引起当时和后世医家的重视,有毒无毒仍莫衷一是。只是到了现代,明确了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易产生游离汞,有引起急、慢性汞中毒之弊,朱砂“有毒”遂成定论。

  朱砂炮制传统采用水飞法。目前各地对朱砂的炮制方法各异,虽然多数依照国家药典的规定,采用研磨成细粉或水飞法进行加工,但亦有采用粉碎机粉碎、湿法研磨、研细粉后水漂等不同的方法。实验选用水飞法、湿法研磨、粉碎机粉碎、粉碎水漂3次、粉碎沸水漂3次等5种不同炮制方法,分别运用水提取法和稀酸提取法进行测定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结果无论是水提取法测定还是稀酸提取法测定,均以水飞法的含量最低,其余各种方法均偏高,粉碎机粉碎法最高。朱砂含HgS及少量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HgS溶解度很小,既不被体内吸收,也无药理活性。而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为其发挥药理及毒理学作用的活性成分,在胃肠道环境中各种化学因素可促进HgS中的汞溶出或生成甲基汞等化合物而增加毒性作用。故对朱砂的炮制加工应选用水飞法[中成药研究,1985,(7):20-21]。

  最初,对朱砂的毒性没有认识,用量亦无一定的限制,有高达30g以上者,一般均为每次1~3g。如唐·《外台秘要》​“治伤寒时气温疫,取真丹一两(约31.5g),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宋·《圣济总录》用朱砂“辟瘴正阳,每服半钱(约1.86g)”;“治诸般吐血,朱砂、蛤粉等分,为末,酒服二钱(朱砂量约为3.73g)”​。明·《普济方》​“治妊妇胎动,用朱砂末一钱(约3.73g),和鸡子白三枚,搅匀顿服。​”元·《医学发明》朱砂安神丸,每次用量中含朱砂约1.48g。

倪海厦讲朱砂

一、丹砂 HgS

  【本经原文】性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可以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畏磁石恶盐水,其色真珠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又名朱砂。

  第一个药丹砂就是我们用的,一般讲的朱砂。丹砂,实际上就是我们俗名说的朱砂,因

  为它在大陆上是辰州产的品质最最好的丹砂,原产地拿出来的时候,象箭簇,一个弓箭的,这样箭的尾巴,簇头是不是这样子,箭簇是不是这样子,这叫箭镞。丹砂原样拿出来一片片就是这样子的。那你要用的时候打碎。

  你知道什么叫水漂,常常说,水飞,水飞一下,中国人文人气质,我要总是表现我要读一点书。那虽然我们药房这个徒弟出身的,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把它名字用得漂亮好一点,好象里面一点文人的雅,那个诗意在里面。这个水飞。

  什么叫水飞,水怎么飞啊,用水飞法,很简单,你如果进口真正的原来的朱砂,拿到手上的时候,一片一片的,象箭簇一样。你把它打碎,在打碎之前你先看上面有没有灰,先把一些灰拿掉。打碎了以后很多的金属会出来,里面有铁在里面,过去的我们的中药房都是拿吸铁石,打了在上面一吸,铁统统吸走了,先把金属吸走,铁吸完以后再把这个朱砂放在水里面。

  好的朱砂是沉在底下的,一放下去的时候很多灰都上来,因为你已经打碎了,所以石头类,泥土类都会浮在水上面。这第一次,倒掉,朱砂停在下面。然后再倒第二次水,搅和一下,然后让它朱砂沉下去,轻石类,石头类,沙石类就在上面,再丢,然后这是第二次。再过第三次了以后,你把水慢慢倒掉,下面那是纯朱砂,沉底的,因为它沉底,所以它有毒。记得我讲的话,沉底有毒,但是你不去煮它没有毒。这个朱砂,你不要过火,你火一烧就变水银了,所以你不能加热的。那你把水通通滤干以后,上面都红红的,黏答答的,然后风干,晒干。

  要有点Commonsence,你拿一个锅子,旁边有盆子,有高一点的,朱砂放在下面,你如果是平的,晒朱砂,晒完朱砂没了,为什么,风一吹就走掉啦,像沙子一样走掉,所以你要一个平锅然后上面有高的,挡住它,它就不会给吹走,然后晒干,晒干以后朱砂非常的细,好的朱砂拿到手上面,就是很滑,很滑的,我们朱砂常常遇到。如果这个都很涩,后面会介绍眼科的药,我眼科药很涩,我们加点朱砂下去,然后就变得很滑,朱砂的功能很好。

  朱砂颜色是红色的,正朱砂色是红色的。本经的原文,诸位看那个本草经的原文,第一个,我们把它打在上面给大家看,它的【性味】,甘,微寒。当我们讲味甘这是阴,味道,甘,微寒讲的就是阳。我们药分阴阳的时候,微寒,这是没有毒,所以一个是味,一个是气,微寒。

  主治身体五脏百病,什么病都可以治,它都可以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那其色珍珠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又名朱砂。这种真的朱砂拿起来是一片一片的,一撇,就断掉了。

  为什么说可以这个杀什么精魅啊,邪恶鬼。诸位,这朱砂最主要是安神用的,当你心神不宁的时候看到以为那边有个人在那边,看到恶鬼,你看到东西对不对,吃了朱砂看不到了,这杀恶鬼啦,它就这样写下来。所以不是说真的杀,杀了它,而是你自己看不到了,你的幻象看不到了。所以说我们会用到朱砂,一般来说,都是心神不宁,会受到,长期受到惧,惊吓,这个时候我们在安眠的时候我们会放点朱砂下去。

  那朱砂强到什么程度,用到什么程度我可以跟诸位讲,比如说我们这样子拿一桶药,这里面都是做好的药丸。朱砂是生用啊,你不能做药丸的时候,烘焙的时候你把朱砂也放下去了,你不是杀人吗!

  丹砂,这个用量,我举个例给你听,比如说,我们这是一个药罐子,里面做了很多小药丸,这样子,差不多就接近一斤了,一斤的药丸,那我们要丹砂要生用啊,药丸做完以后丹砂是附在外面的,那怎么用,以前那个药房的师傅啊,这小指甲留长一点,这个抠鼻子方便以外,就是丹砂,丹砂抠一点,放进去,然后盖子盖在,“嘭”,一震拿出来,整个药丸都是红色的,丹砂就那么厉害,你就知道它多细了,多细啊。而不是说一个汤匙下去啊,一个汤匙下去你把它倒出来,里面一票丹砂在里面啊,就是那个,那个指甲这样一点点,那抠鼻子那个指甲一点点丢下去,我故意讲恶心点,因为以前就是这样子啊,就让你恶心一下。那“嘭”一震,这样一震,整个药丸就沾满了丹砂,所以药丸拿出来倒整个是红色的,朱砂就这样用,你一点点的量在那边。

  所以你现在知道,我们老师傅的出手就是这样子。几百年来,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用的,突然一个卫生署跑出来说,丹砂里面有汞不能用,第一个我们也知道啊,没有煮过啊。第二个,剂量那么少,怎么会不能用,不懂的人在管懂的人啊。好了,结果,最好的安眠药没了,好了,结果吃西药的安眠药,西药的安眠药是这个神安眠了,形没有……形起来夜梦游,所以在梦游,在马路上开车,去找吃的。在美国当街被拦下来啊,警察以为他喝醉了,结果他是睡着了,梦游,睡觉以前吃两颗安眠药,安眠药的后遗症就是梦游,也就是说你还是没有安眠啊,还是去梦游去了。多烂的药,你这样看。所以安眠药是给你的情敌吃的。

  那个丹砂你看我讲的剂量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然后一下一斤,然后一次吃个十颗,十五颗,二十颗,最多吃个三十颗。那三十颗有沾到多少丹砂,这第一个;第二个,这朱砂也没有经过火炙过,没有炙过火,炙过的时候它是阳是隐在,外面看起来是红色的阳,里面是真水在里面,它并没有出来,所以汞是隐藏在里面,没有,不会造成任何的毒性的。

  【主治】是,丹砂是安神的要药。我写的这个,除了产地以外,还有地名以外,它的主治就是根据神农本草写的,这安神的要药,所以心神丧失的时候,你心神丧失了,常常看到鬼魅了,所以它是杀鬼邪,不是把那个鬼邪杀了,而是这个人吃了以后心神就安了,就看不到鬼邪了,这等于是杀掉了。

  那后面的【别录】、【甄权】、【大明】啊,【徐灵胎】啊,这个时候我就把因为过去历代医家,有的是医生的名称,像甄权的医师,甄权跟孙思邈是同一个时期的,唐朝的医生。那有些本草的药名,大明这些都是别录都是本草的药名,本草的那个书解的名称,我把它好的择录起来。那为什么我们一般本草我们去列的时候,我们会列很多家的注解,就是告诉你,因为相传千年了,那现在你如果去说去用化学去分析它,分析了半天你还是不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但是千年来各个名家的注解,你把共同处取出来,大致这个药性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是这样子。所以这是一个我们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一般本草都是这样子写。

  【别录】说丹砂能通血脉,止烦渴,消渴,益精神,那这个都是怎么样,因为丹砂它本身是无毒的,它能够定心神,心神定了以后精神就好起来,当然很多的病会同时会去掉。

  那这个【甄权】说镇心啊,抽风,传尸,痨痵,中间有个传尸,这个传尸在过去我们为什么用这两个字,中医用这两个字就是这个病会相传的,就是现在讲的基因的遗传,爸爸把病遗传给儿子,儿子再给兄弟姐妹都有了,遗传下去的,就是怎么搞的,你家几代统统死在这个病上面,几代都这样子死叫传尸。诸位在我们过去医家遇到传尸的时候我们并不像西洋人说啊,有基因的观念,如果基因的观念,你真的人长得会有那个基因,也很像,儿子会像爸爸,这样子。那实际上很多它跟基因没有关系的,就好像说,你们家有糖尿病家族史,你以后也会有糖尿病,这胡说八道啊,这是西医的胡说八道。

  这个传尸,中医的传尸的,就跟西医精神不太一样,形好像是一样,实际上是神不一样。西医很多东西都用基因遗传,啊,你这个是遗传的。遗传个头啊,什么叫遗传,不是身体的遗传,而是行为的遗传。比如说爸爸,他很辛苦啊,每天在外面工作,在工厂里面做事情,那忙到晚上八,九点以后回到家里面,肚子很饿啊,他才开始吃晚餐,他晚饭还没吃,吃晚餐了后,小朋友,儿子,他们六,七点都吃过吃过晚餐了,爸爸才回来。儿子们正要准备睡觉啦,那爸爸说我要跟儿子谈谈话,看看你们学校功课如何啊,我今天忙一天,好了,就把儿子统统叫来,全家人吃个宵夜,吃完宵夜,对你来说爸爸刚吃完晚餐,吃完夜宵大家在吃饭的中间聊一聊天。也只有这个时间有碰到小朋友聊一聊。然后大家回房去睡觉,好了。从爸爸开始有这个吃夜宵的习惯,儿子继承了这个习惯。那我们每次在空肚子的时候你吃了东西下去,到胃里面去,如果你白天你在忙的时候胃就消化掉也就没有关系了,但是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人睡着了,胃的蠕动会减缓,食物等于是闷在嘴巴里面,你把一个食物闷在嘴巴里面,不要吞,五分钟看看,变甜的,闷在胃里面,血糖就增加了。那日积月累之后,糖尿病就生出来了,就增加啦。所以糖尿病是富贵病,很多人爸爸做工厂做得很辛苦,赚到钱了,结果血糖太高了,不能吃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常常吃宵夜,那小朋友因为跟着爸爸学的爸爸的生活习惯,也是习惯吃宵夜,结果也得到糖尿病。那西医没有去看这些,西医说遗传,遗个屁传,这个不是遗传,你只有脸的长相会遗传,一看就晓得他是你爸爸。因为你脸很像,看得出来。但是病传尸是行为上的遗传。

  那比如说我们现在住在,这个过去讲风水的时候,比如这个房子住进去,人畜六畜会灭绝。“那老师,这个是讲得很笼统,这个我怎么信服”,实际上你仔细去看的时候你会知道,因为这个房子本身中间的井是个死水,所以很多蚊虫,很多滋生在里面。搞不好还有那个这个乌龟啊,鳖啊,什么都活在里面,你也在那边跟它一起抢水喝,好了,这个水质不干净,造成人吃了会生病死掉。结果爸爸吃了这个水啊,生了个病,脚气病,乌脚病死掉,结果你吃也是乌脚病,就不去研究水,说这个身体上的遗传,也不对,所以是环境造成的。所以一个是饮食行为上的相同,因为承继父母亲的,还有就是环境上,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得到同样的病,传尸。

  【大明】这边,说朱砂也可以外用,我们药很多都可以外用。过去这个朱砂因为是红色的,很漂亮,那有女的可以把它涂在嘴巴上,可以变成口红。额头上点一点,比如小孩子,受到惊吓,晚上会无缘无故哭叫起来,叫得很惨,好象看到鬼一样,妈妈就拿那个朱砂在额头上点一下,印堂上点,朱砂点一下就能够镇心,那点一下,外用也可以啦。还能吃,我刚刚讲的剂量,那大人吃的指甲丢下去这样,那小朋友就一眯眯眯,一点点,倒到他的米粉里面给他吃都可以,就光朱砂都可以。

  那怎么会有毒,现在有无知的人说不能,所以中药你越多的药不能用,被限制住的话,你的武器就越来越少。朱砂很难取代的,有的药可以取代,朱砂,没有,几乎没办法取代。这个用量一般水飞用,拌合其他药,单服时二,三分,很少啊,一点点的药,你不能煮的,就直接吞的不能煮的,不要煮。

  【禁忌】,一般都是生用,火炼则为水银,有毒,都是生用。如果你吃太多的话因为它是重坠,会让人,因为朱砂有定神的功能,那吃太多的话变呆呆的,坐在那边呆呆的。如果是好动儿,过动儿,我宁可你吃朱砂,也不要去吃这个……,那个就是(吃错)朱砂比那个海洛因好,那海洛因还是人工的毒品。你看看,药厂坏不坏。中间我们写上去的东西,诸位可以稍微参考一下。

  这个朱砂的炮制的方式,后面就是水飞,以后看到这个药要水飞以后用,这个水飞的方式就在这里面。

猜你喜欢

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二味药经方用药分析
()
58黄耆【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
71五味子【本经原文】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