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鸡矢藤

鸡矢藤朗读
又名:臭藤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平;归脾、胃、肝、肺经。消食健脾、活血止痛鸡矢藤具有消食化积、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众多功效。​《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鸡矢藤“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士痛,消散热毒。其叶擂末,加糖煎食,止痢。​”​《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鸡矢藤“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峙”​。​“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鸡矢藤详情

鸡矢藤属茜草科,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药用部位为鸡矢藤的地上部分或根。可在夏季采收地上部分,切段,晒干或晾干,生用,或鲜用;在秋季采挖根部,切片,晒干,生用。现代研究发现,鸡矢藤中主要含有鸡矢藤苷、鸡矢藤次苷、车叶草苷、熊果酚苷、生物碱、齐墩果酸、挥发油等。
【功效主治】
功效消食化积,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1.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食积腹痛腹泻等。
2.用于风湿痹痛。
3.用于痰多咳喘等。
4.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痈疮疖肿、烫火伤等。
5.用于铁打损伤、女性痛经、神经痛等多种疼痛。
6.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汤外洗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或皮肤瘙痒等。
【真伪鉴别】
鸡矢藤与白鸡矢藤具有不同的功效。白鸡矢藤,别名臭皮藤,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药用部位为茜草科植物毛鸡矢藤的根或全草。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卵状矩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两面均覆盖密集的白色柔毛。白鸡矢藤性平,味甘。其根主治黄疸、腹痛、胃滞(消化不良)​,全草主治疟疾。
【注意事项】鸡矢藤叶搓之有臭气。
【药膳养生】
1.治疗牙痛鸡矢藤猪肉汤:鸡矢藤5~10克水煎;或与猪肉同煮,喝汤吃肉。
2.治疗小儿疳积鸡矢藤炖猪肚:鸡矢藤干品15克,猪小肚1个,水炖服。
3.治疗热毒泻痢鸡矢藤炖肉:鸡矢藤120克,路边姜60克,炖肉服。
4.治疗关节疼痛,无名肿痛雄鸡雪莲盅:夏枯草9克,鸡矢藤3克,水煎,过滤留汁,与公鸡1只(切块)​、雪莲3克(用纱布包)​、盐和冰糖适量炖1小时左右,至肉烂即可,食用时滴加少量香油。
【古今验方】
1.治疗疥疮鲜鸡矢藤全草750克,洗净,加水1200毫升,煎煮30分钟,擦洗患处。每次10~15分钟,轻者每日1次,中度至严重者早晚各1次,5日为1个疗程,用药前先用温水、肥皂冲洗全身。
2.治疗痛经大红袍30克,鸡矢藤30克,水煎。每日1剂,适用于女性痛经。
3.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柴胡15克,炒黄芩15克,栀子15克,虎杖30克,鸡矢藤15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5克,青叶胆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有较好的疗效。
4.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鸡矢藤叶或嫩芽擦患处,每次5分钟,每日2~3次。
5.治疗痱子蜜枣10个,鲜鸡矢藤叶30克,红糖少许。将前二味药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成1小碗药液,加入红糖饮服。每日1剂,连服6~8天。
 

倪海厦讲鸡矢藤

最早知道鸡矢藤治疗疳积是在《任之堂跟诊日记》里看到的,作者说,这位药他是从太树人先生那里学到的,然后我去查阅了太树人先生的相关资料,原来是太树人先生从民间收集到的,在他老家太家庄以东十里开外的一个小村庄,有一张姓草医,祖传传疳积秘方,以其简便验廉,远近求治者不少。此医视之为枕中之秘。为学习他的这一长处,得到这一秘方,太树人与之叙旧攀谈,此医知道太树人是大地方大医院的中医,愿共相切碰医道,久之情深渐去戒心,一次畅伏醉酒之后,道出真言,他说:一味鸡矢藤研沫就是。

疳积的小孩都喜欢抠鼻子,这是因为小孩肠道有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轻度的疳积,单用鸡矢藤就行了。疳积日久,加点扣子七,就非常有效(单味药磨粉冲服,常用量一般是扣子七5克,鸡矢藤20克)。

鸡矢藤其它相关应用:

1.治气郁胸闷,胃痛:鸡矢藤根30g。水煎服。

2.治食积腹泻:鸡矢藤30g。水煎服。

3.治小儿疳积:鸡矢藤根15g,猪小肚1个。水炖服。

4.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鲜鸡矢藤根120g,红小芭煎头120g。炖鸡服。

5.治红痢:鲜鸡矢藤根120g,路边青60g。炖肉服。

6.治小儿脱肛:鲜鸡矢藤近根之头60g,老者,酒蒸晒1次,和羊肠煮食之。

7.治关节风湿痛:鸡矢藤茎藤30g。酒水煎服。

8.治阑尾炎:鲜鸡矢藤茎叶60g。水煎服。

鸡矢藤相关的方剂

  • 王幸福肩周炎专方

    猜你喜欢

    92【本经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桂之供药有两种,一曰菌桂,又称小桂,其皮为肉桂,或称筒桂:一曰牡桂,又称大桂,或单称桂,其皮为官桂,其枝为桂枝。
    ()
    ()
    ()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210枳实 本经原文z】味苦,寒,无毒。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