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鸡血藤

鸡血藤朗读
鸡血藤(《本草纲目拾遗》)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藤茎。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野生。秋、冬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切成段或片,晒干或制成膏、胶用。药材性状:气微,味涩。以树脂状分泌物多者为佳。

鸡血藤详情

新鲜密花豆藤茎砍断后,流汁色赤如鸡血,鸡血藤因此得名。​《本草纲目拾遗》载:“土人得之,以刀斫断,则汁出如血。​”本品的异名有血风藤(《中药志》),马鹿藤、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药》),猪血藤、九层风(《广西植物名录》)。此外,本品在广东、广西等地又称大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等。鸡血藤在明以前的本草不载,至清末《本草纲目拾遗》中始见鸡血藤胶,虽然原植物也有描述,但所载的功效主要属于鸡血藤胶,谓:“大补气血,与老人妇女更为得益”​,​“壮筋骨,已酸痛”​,​“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症。​“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男妇胃寒痛,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妇人干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活血,暖腰膝,已风瘫。​”​“治跌打如神”​,​“统治百病,能生血、和血、补血、破血,又能通七孔,走五脏,宣筋络。​”其后,​《本草再新》补充了本品的功能“补中燥胃”​。但临床实际似不支持这种说法,倒是《饮片新参》所总结的较为明洁:“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证。​”现代中药专著《现代实用中药》对本品所治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也符合目前对鸡血藤使用的认识:“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尽管本品用药历史不长,但因其功效显著、适用范围广、毒副作用小,临床日趋常用,特别是在治疗妇女月经病证及贫血等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性能】苦、甘,温。主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9~15g;或入丸、散剂,或制成糖浆、胶剂、片剂、浸膏。

倪海厦讲鸡血藤

【应用】
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鸡血藤苦泄而不燥,温而不烈,甘补温通,入肝经血分,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补血调经,且性质和缓。因此,血脉瘀滞或气血虚弱所致的妇女月经病证均可应用,对两者兼有之证更为适宜。临床可根据虚实,分别配伍补益气血或其他活血调经药同用。​《中药临床应用》在四物汤中加入本品以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属血虚兼瘀者。有人用鸡血藤配伍五指毛桃制成糖浆口服,每日3次,每次20ml,治疗血虚经闭33例,结果痊愈26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0.9%[闽东医药,1978,(3):26]。​《益寿中草药选解》有二方分别治月经不调及经闭,各配翼核果、大力王、当归及穿破石。​《浙江省药品标准》活血通经丸以鸡血藤清膏配香附、益母草、红花,以治经闭、痛经属气血瘀滞而无虚象者。经病病机较为复杂,除上述两种常见病理外,尚有挟寒、兼热、脾肾亏损者,而鸡血藤在配伍对证药物的基础上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血崩方,除配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外,还加用补气助阳散寒之附片、鹿角胶、党参、黄芪等,适用于阳衰寒盛型。​《实用中医单方验方大全》治青春期崩漏属血热者有栀血汤,以鸡血藤、栀子为主,意在清热凉血、活血止血。有人用枸杞血藤汤(枸杞、鸡血藤、旱莲草、杜仲)治痛经,证属肾阴不足、冲任不和,此方可益肾补阴、活血止痛。
二、血虚证
临床证明,鸡血藤既活血祛邪,又具振奋机体生血之力,因而具有其他活血调经药所不逮的养血补血功效。近年来用本品制成糖浆、浸膏等,或与其他益气补血之品用治各种贫血证,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如广州军医《中草药制剂手册》即用本品制成糖浆口服,治疗营养不良及失血性贫血。​《益寿中草药选解》称以鸡血藤配当归、黄芪熬膏,经常服用,有补血强身之效。​《中药临床应用》以鸡血藤配鸡蛋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加用红枣),以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用本品配何首乌、牡丹皮、熟地黄等而成再障方,与前者相比,疗效更好。​《益寿中草药选解》则用鸡血藤与花生衣制丸治此症。此外,有人以鸡血藤、土大黄、仙鹤草为主组方治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症30例,结果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升至正常者19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1例[浙江中医杂志,1989,24(8):349]。
现代临床更常用本品治疗肿瘤化疗后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白血病。陈氏用单味鸡血藤制成糖浆、丸剂治疗30例放射性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患者,效果满意,为本品治疗上症的最早报道。江西《中草药学》亦单用本品煎服,治疗放射性白血病;《益寿中草药选解》配用黄芪、白术、茜草根;《中医精方荟萃》则配当归、白芍、枸杞、补骨脂等,均用于各种白细胞减少症,前者偏于脾虚气弱,后者属脾肾两虚兼血亏。近十几年来,以鸡血藤为主治疗上证,并获良效的病例屡见报道,如鸡血藤汤(鸡血藤、熟地黄、炙黄芪、巴戟天等)[山东中医杂志,1985,(5):22]、(鸡血藤、熟地黄、人参、白术等)[吉林中医药,2002,22(5):19],鸡芪归枣汤(鸡血藤、黄芪、当归、大枣)[山东中医杂志,1988,7(6):19],黄芪藤枣汤(黄芪、鸡血藤、大枣、女贞子、丹参等)[广西中医药,1985,(2):41],生白糖浆(黄芪、党参、鸡血藤等)[新中医,1989,(8):24],升白冲剂(鸡血藤、灵芝、女贞子、苎麻根等)[江苏中医杂志,1984,(4):24]。
三、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鸡血藤补血行血,性善通利,守走兼备,并能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对于血虚不能养筋、瘀血阻滞经络所致的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中风瘫痪之证,均可选用。外感风湿所致的痹痛,也可借本品温通经络、化瘀和血之能,配合祛风除湿药取效。1.血虚血滞,手足麻木本品常用于血虚血滞所致的手足麻木、疼痛及腰膝酸痛等,单用即可奏效。临床常制成片、膏等剂型,以便长期服用,如《实用中医内科学》​、​《全国医药产品大全》鸡血藤片,​《安徽省药品标准》鸡血藤糖液,​《河南省药品标准》​、​《上海市药品标准》鸡血藤浸膏片。当然,如果根据证型,选用养血舒筋、活血通络及补肾强腰健骨药同用,应能加强效果。​《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肾虚血脉不畅之腰痛,即以本品配杜仲、五加皮、生地黄同用。老年人由中风引起的手足痿弱、麻木瘫痪,可在病情稳定期用本品调补气血、行滞活络,​《中药临床应用》选配丹参、杜仲、桑葚子。​《中药古今临床运用》认为与葛根、地龙、何首乌等配伍效果更好。2.风湿痹痛本品用治风湿所致肢节痹痛,虽不能作为主药,但在祛风湿、强筋骨方中如用之,往往能明显提高疗效,临床治此症实际应用甚多。​《本草骈比》有加味二妙散,以鸡血藤、苍术、黄柏、千年健等组方,利湿清热、活血祛风,以治白虎历节,膝胫剧痛,局部发热。​《益寿中草药选解》治风湿性关节炎,以本品配小叶买麻藤、鸭脚木、九龙藤等民间祛风湿、舒筋活络药同用。​《全国医药产品大全》治此症之复方鸡血藤浸膏片,则主用本品及透骨叶、五叶藤三味。​《中药临床应用》认为治风湿,本品尤宜于平素气血虚弱而患慢性风湿病之老人和妇女,并设鸡血藤汤,方中除本品外,还配牛膝、半枫荷、防己、海风藤、当归等。
四、心神不宁本品补血活血之中,又宁心安神,可治心气心血不足所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全国医药产品大全》宁心安神片即为此症而设,内有鸡血藤、岗稔果、夜交藤、桑椹子四味。尚有不少用本品组方治疗各种心脏病的报道,如藤川合剂(鸡血藤、川芎)治疗冠心病,对冠心病心电图ST段改变及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疗效[新医学,1978,9(4):176];鸡苓汤(鸡血藤、茯苓、附片等)用治肺源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 (10):589];红灵汤(红花、菌灵芝、鸡血藤、党参等)治疗心脏期前收缩[四川医学,1981,2(4):221]。
此外,​《实用中医内科学》​、​《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还均单用本品分治便秘、阑尾炎;《中医男科学》以芪藤汤(黄芪、鸡血藤、丹参、小茴香等)水煎外洗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复方紫参冲剂(石见穿、丹参、鸡血藤、当归等)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大。上述病症都是借用鸡血藤活血通络、行气化滞之功。
一、关于鸡血藤品种的讨论鸡血藤于晚清始载,用药历史并不长,但所涉及的品种却非常复杂。除密花豆外,各地作鸡血藤用的还有同科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er(广东、广西)、香花岩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浙江、江西、福建)、亮叶岩豆藤 M.nitida Benth.(广东、广西)、网脉岩豆藤M.reticulata Benth.(南方个别地区)、常绿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福建等地)等的藤茎。​《中药大辞典》还将前三种与密花豆并列,同作鸡血藤的正品来源。此外,个别地区还把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et Wils)的藤茎亦当成鸡血藤用。有人统计,全国各地区习惯作鸡血藤(包括伪品)用的原植物计达六科三十余种。为了避免这种品种混乱,在综合比较临床功效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77年版开始只将豆科植物密花豆作为鸡血藤的唯一正品来源。现行的中药著作包括《中药学》教材也普遍只认同鸡血藤的原植物为密花豆,其他均作附注提及。临床用药亦当注意区别,不可混淆。
二、关于鸡血藤与鸡血藤膏(胶)《本草纲目拾遗》并没有单独鸡血藤条,而在藤部首列鸡血藤胶,有关藤的描述只在胶条下可见。所载之“胶”有二:其一“乃藤汁也”​,似指鸡血藤汁的凝固品;其两者专有所指,乃由滇鸡血藤膏粉、川牛膝、续断、红花、黑豆、熟糯米粉及饴糖等七味经制的膏剂。至今,云南仍盛产此类药物组成的鸡血藤膏,商品常分凤庆鸡血藤膏和禄劝鸡血藤膏两种。据调查考证,前者所用的滇鸡血藤膏粉原植物为木兰科的滇南五味子Kadsura interior A.C.Smith和异型南五味子K.heteroclita(Roxb.)Craib.,而后者主要为豆科铁藤(巴豆藤)Craspedolobium Schochii Harms.。另《植物名实图考》鸡血藤条亦引《顺宁府志》有关熬膏的记载,从原植物附图来看,也似木兰科植物。临床应用证明,鸡血藤膏(胶)的药性和功用与鸡血藤基本相同,但补力更胜、补血强筋作用更好。至于《本草纲目拾遗》所载制膏用的滇鸡血藤是否就是文中所言的密花豆的鸡血藤?与鸡血藤效似甚至优于鸡血藤的现产于滇鸡血藤膏的作用,是七味药的配合作用还是主要归功于滇南五味子、南五味子、巴豆藤,尚需进一步考证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临床所用正品鸡血藤单味制成膏剂、浸膏剂,与上述滇鸡血藤膏并非一物,不可相提并论。三、关于鸡血藤补血作用的讨论自首载鸡血藤的《本草纲目拾遗》始,所有的本草书籍凡收载该药者,均提到其具有补血的功能,临床上也屡用本品或其制剂用治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症在内的各种“血虚”证。但是尽管本品的药理学研究报道甚多,支持鸡血藤补血作用的结果却很少。不仅如此,1962年《福建省药检所资料汇编》报道的密花豆100%煎剂对实验性贫血的家兔有补血作用的药理结果,也未被后来的实验所证实[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9(9):387]。对此,我们认为:①对鸡血藤的药理学研究尚不深入、全面,个别报道由于受实验环境及其他因素影响,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临床诸多有效的案例为该药的补血作用提供了依据。②中医“补血”作用不能等同于实验性动物血细胞的升高。如《益寿中草药选解》所言“鸡血藤的补益(血)作用,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保证身体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来实现。​”可以说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临床新用1.治疗深度慢性溃疡对于慢性深度溃疡,常规清创外,用鸡血藤复方汤(鸡血藤40g,川芎30g,地榆28g,冰片2g)汤剂经高压灭菌处理后,浸润无菌敷料填敷于创面,每1~2小时更换敷料1次以保持敷料湿润。治疗36例患者,治愈31例(86.1%),显效5例(13.9%),总有效率达100%[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206]。2.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病自拟鸡血藤汤(鸡血藤、黄芪、白芍、丹参等),重用鸡血藤40~100g,每月服中药20剂,第一、第二煎口服,第三煎中药熏洗、坐浴,2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一般治疗1~3个疗程。治疗结果:30例中,痊愈11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中国实用医药,2007,2(5):82]。
3.治疗乳腺增生以鸡血藤为主,佐以麦芽、山楂、通草制成冲剂,每包相当于生药30g,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半年复查。共治860例(包括男性22例),治愈且半年未复发者192例(占22%),显效(症状消失,增生结节缩小2/3以上)521例(占61%),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增生结节缩小1/2以上)141例(占16%),无效6例(占1%),近期总有效率达99%[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5):301]。4.治疗白塞综合征、结节性红斑丹参针剂2ml(含生药2~3g),每日1~2次肌内注射或8~16ml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内每日1次静脉滴注;同时口服鸡血藤片(每片含生药2.5g),每次2~4片,每日3次;白塞综合征有明显黏膜溃疡者加服珍珠粉0.15g,每日2次。治疗白塞综合征6例,全部获痊愈;治疗24例结节性红斑,痊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中华医学杂志,1979,59(10):625]
 

鸡血藤相关的方剂

  • 王幸福肩周炎专方

    猜你喜欢

    58黄耆【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
    71五味子【本经原文】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19【主治】呢它能镇心安脏,益气补血,清咽开音,能够清咽开音。诸位可以看这个哦,为什么?因为鸡蛋黄呢黄色的,颜色是黄的,那本来就有滋润的功能,
    ()
    272桔梗【本经原文】味辛,微温有小毒。治胸胁痛如仪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山谷。
    ()
    257铅丹【本经原文】味辛,微寒,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平泽。
    ()
    340水蛭【本经原文】味咸平,有毒。主逐恶血,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生池泽。一名至掌。
    ()